第44章
一整顿晚饭,陈琢跟杨枝讲排球课有多好玩,杨枝跟陈琢讲模拟联合国有多可怕,悲喜不相通。 “那你打算怎么办?选修课可以换的,要不要弃暗投明,跟我一起打排球?”陈琢问。 从小到大,杨枝都是一个遇到困难就必须克服的人,而且百试百灵,不会的题她一定会做出来,800米考试她一定会跑满分,没时间吃的水果她熬夜也要吃完。 虽然这个信念在这个礼拜已经有所动摇,但她还是想坚持一下。 杨枝答道:“下周再听听吧。” 她今天也不算完全没有收获,至少她知道慕留读的是什么了,他在读一个会议的背景文件。 江珠提前回了家,慕留倒是上了今天的晚自习,依旧在看资料。 杨枝拿出数学作业,绞尽脑汁地写。 理科班的老师也是竞赛班的老师,试卷是学校老师自己出的,一道比一道难,杨枝越写越不会。 她思量再三,轻轻喊道:“慕留。” 专心的男生转过头来,“怎么了?” “你有做数学作业吗?我有一道题不太会,可以问问你吗?” 慕留脸上有一瞬间的犹豫。 他点点头,答应了下来,“我还没写,但是我可以给你看看。” “谢谢。” 她把题指给他。 慕留看了遍题目,在草稿纸上随便写了写,就把题做出来了。 他给杨枝讲得很仔细,也很有耐心,但杨枝看得出他的勉强。 他面前放着一大堆英文文章,她耽误他的时间了。 杨枝后知后觉,原来慕留不 是要跟她当朋友,他只是在感谢她。 帮她扔橘子皮,给她讲题,都是为了感谢她照顾江珠。 她再也不要找他讲题了。 第20章 020 前几天放学, 要么慕留没上晚自习,要么杨枝出来得晚,还是跟在了慕留后面。 今天她必须要走在他前面。 杨枝提前两分钟收好了书包, 陈琢比她准备得更早,九点二十的时候桌面已经洁净如新了。 一打铃,两人从后门溜出了教室。 周五的夜晚是世界上最好的夜晚, 杨枝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 吹着微风, 脑子里想着后面两天的安排。 这个礼拜不回家,她要洗衣服,看模联的材料, 写作业, 其中包括她最讨厌的八百字作文。如果还有时间,她想练练英语听力。 杨枝带着满满当当的周末计划一路骑进了小区, 眼见着又要走到停电路段, 她轻叹了一声气。 这条小路不长,可实在是太黑了, 两边都是树,把居民楼的灯光隔绝得彻彻底底。 杨枝心一横,脚一蹬, 单车前轮还没滚进漆黑里, 一道迟疑的干净嗓音先从身后飘过来了:“杨枝?” 都怪那个六十秒的红灯。 杨枝回头看,慕留正动着长腿,几下就骑到了她身边,微微笑道:“真的是你。” 慕留下了车, 杨枝也不好继续骑,她点了点头, 也下了车。 “你也住这里?” 杨枝的家当然不在这里,但是她不想对慕留讲这么多,含混地“嗯”了一声。 两个人推着车走进了无光的小路。 “所以前几天也是你?” “什么前几天?” “有个女孩总是跟着我回家。” “?谁总是跟着你回家?” 慕留的笑声在黑暗里明朗又开怀,“我说着玩的。” 杨枝瞄了他一眼。 这个人,怎么好像有点欠。 “下午的模联听得怎么样?”慕留问。 “不怎么样。” “那你下个礼拜还来吗?” 杨枝没答话。 “你还是来吧,”他吓唬她,“因为你跑得太快,学术总监记住你了,说要重点关注你。” “……啊?” 路上有光了。 男生的面容在暖黄色灯光下清晰起来,刚才勾起的嘴角一直没放下,“下周见。” 他跨上自行车,风一样地骑走了。 杨枝上了楼,她懒得找钥匙,直接按了门铃。 三秒钟之后,门从里面打开,一个年轻女人敷着面膜站在杨枝眼前,“回来啦?饿不饿?我买了好多零食。” 说话的是杨枝的小姨,今年二十八岁,前年结婚,去年离婚,一个人住在这套两室一厅的前婚房里。小姨的工作朝九晚六,没有加班,没有作业,没有人管,在十四岁的杨枝眼里,小姨的生活快乐似神仙。 杨枝把沉重的书包放下,“不太饿,我明天吃。” 作为长辈,小姨关切地问外甥女:“开学第一个礼拜怎么样,有帅哥吗?” 眼睛在面膜的两个洞洞里努力地眨。 “……”杨枝语气坚定,“没有。” “高中男生嘛,就那样,班里同学还好吗?” “嗯,大家都挺好的。” 大家不仅脑子好,家里也很体面,江珠的爸妈是医生,慕留的爸妈是外企高管,常乐乐就更夸张了,听说家里有个大公司,有钱到可以把他塞进一中实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