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5
书迷正在阅读:无异能者该如何在修罗场里拯救世界、她的兵王直播间爆红全星际、被渣后,我送渣攻火葬场、将军夫人娇养手册(重生)、这周目的青花鱼大有问题、当纸片人拥有自我意识、朕抱错了媳妇、基建指南、大少这病治不好、被迫营业
		
		    过来,声音涩然:“大奶奶,婢子今早儿要把绣品装盒时又仔细查看了一遍,结果,结果发现这里有个小洞!”    “快给我看看。”甄妙心中一沉。    接过昨晚才完工的绣品一看。果然在不起眼的一处有个小洞。    这洞一看就是溅了火星烧出来的,只是太小,又恰好在黑字的最后一笔上,并不显眼。    可当做寿礼的绣品,是绝不可能补的。那是对寿星的不尊重,被人察觉了就是天大的笑话。    甄妙盯着那破洞发愣。    昨夜,她真的不记得有没有这个小洞了,到底是新形成的还是早就有的,更是说不清。    可自打秋千的事后,她这屋子就只有陪嫁的丫鬟们才能进来。    要说这是人为的,她实在不敢相信。    “姑娘,都是婢子的错,请您责罚婢子吧。”绛珠咚咚磕头。    “绛珠,你起来吧。”甄妙挥挥手。    见绛珠还跪着,抿了唇:“绛珠,你听话,赶紧起来。这也并不是你的错,再说现在不是追究的时候。”    绛珠站起来,额头紫青一片。    “阿鸾,带绛珠去上药。”    甄妙看着绣得工整的藏头祝寿诗叹了口气。    好好的寿礼毁了,这可真愁人啊,难道还是要用吃食来显示她的不同凡响吗,这多不好意思。    “紫苏,去取些萝卜来,青的、紫的、红的都要。”    天很快大亮了,镇国公府的门开着,人来人往没有断过。    当红的戏班子梨春班早就在府里东边园子里把戏台搭了起来。    隐约的丝竹声传到大堂,更添了喜庆。    老夫人坐在上首,看着满堂宾客心情不错,与相熟的几个老姐妹闲聊着。    很快到了拜寿献礼的时候。    各府的人来拜寿,寿礼都是由管事唱念着入了礼单直接收起来,唯有府中晚辈和关系极密切的后辈才会直接把寿礼呈上来,讨老寿星欢喜。    田氏、宋氏、戚氏依次献了寿礼,很快就轮到了甄妙。    笫一百八十三章 收徒    甄妙脚并没有好利落,这一走动,别人就看了出来,不由多看几眼。    只是这种场合,谁都不好多议论,那眼神别提多好奇了。    甄妙知道自己被围观了,打定主意速战速决,忙跪了下来说了吉祥话,然后接过紫苏递过来的托盘交给了一个丫鬟。    那丫鬟把蒙着红布的黑漆托盘捧到老夫人面前。    “是什么?打开看看吧。”老夫人笑道。    看那高度,像是一株小珊瑚,或是一块奇石。    田氏悄悄笑了。    那礼单上,今日收了不下十株珊瑚了,最大的足足有半人高,至于奇石,以前老国公倒是稀罕,老夫人对这个可是没什么兴趣的。    像田氏这样想的大有人在,三五成群的贵妇们都是自顾轻声攀谈着,不过是随意瞥了几眼。    可随着红布被掀开,那些目光就凝固了。    一棵青松盘根在黑褐色的山石上,松下数只仙鹤姿态各异,奇怪的是它们的翅膀是绯红色的,与青松配在一起,反倒出奇的协调瑰丽。    竟是不知由什么材质雕琢成的松鹤延年图。    “这是什么玉石?”坐在老夫人旁边的一个老妇人探着头问道。    这老妇人一身福字不断纹酱红褙子,头发盘得紧紧的,看面容明明和老夫人差不多大,却没有一根白发,人显得极为精神。    “大郎媳妇,快告诉杜老太君。”    甄妙知道,这位杜老太君是欧阳将军府的老夫人,和镇国公老夫人关系相当好。    见众人目光都落到这里,抿唇一笑:“杜老太君万福,这不是什么玉石,是花瓜。”    说着又施了个礼,脆生生道:“请祖母品尝。”    “什么,是花瓜?”大厅里的人们嗡嗡议论起来。    年长的妇人也就罢了。那些年轻的媳妇和姑娘们,有调皮的已经站了起来探身仔细瞧着。    “不可能吧,那怎么可能是花瓜?”    那山石,青松和白鹤。实在是太真切了,怎么能用瓜果雕刻成这个模样?    随李氏前来的甄玉瞥了那提出质疑的人一眼,道:“有什么不可能,我四姐去岁七夕女儿节时做的花瓜被国子监祭酒骆夫人亲评了绝品,这可是多少年没评出过了。别人做不出,可不代表我四姐做不出。”    前不久甄玉李代桃僵替甄冰进宫参选,建安伯府不得不让甄冰称病落选,为了不落人话柄,到现在甄冰还是在府里养着,这次并没有前来。    见甄玉出头说话。李氏悄悄掐了她一把。    甄玉疼的皱眉。    好在因为她这番话,许多人恍悟,纷纷道:“不错啊,我听说后来今上还宣甄大奶奶进宫了呢,可见甄大奶奶花瓜是做得极好的。”    众人纷纷点头。又开始猜测那松鹤延年盆景到底是什么做成的。    见没人注意,甄玉小声抱怨:“娘,您掐得我好疼!”    李氏一脸不乐意:“你一个姑娘家,这种场合多什么嘴,显得牙尖嘴利的坏了名声!”    镇国公老夫人的寿宴,来得都是京城有头有脸的贵妇,借着这种场合相看各家小娘子太正常了。    不知多少人家的结亲。就是在各色宴会上促成的。    两个女儿正是议亲的时候,可不能行差踏错半步。    想到这偷偷瞪了甄妙一眼。    这个四丫头,自己攀了好人家,不说帮衬妹妹们一把吧,至少别再带累人!    这样一想又忍不住叮嘱两句:“玉儿,你要拿出大家闺秀的样子来。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能说,省得被人笑话了去。”    甄玉认真看了李氏一眼,淡淡道:“娘,我们都是一个府上出来的姑娘,任由别人猜疑四姐。做妹妹的一声不吭,才会让人笑话呢!”    说着不由想起了去年七夕的事。    当时四姐被初霞郡主和赵飞翠挤兑着参加比试,三姐还拿了支蝴蝶簪出来呢。    想到这,心里一堵。    三姐真是被猪油蒙了心,就算庶出的女儿,也没有这么糟蹋自己的。    当了皇子的妾又如何,但凡正经的场合,都没有机会出来呢。    李氏母女二人的私语,被坐在一旁的王阁老家的儿媳萧氏听入耳中,不由又多看了甄玉两眼。    她的二子正在议亲,夫君前不久还提过建安伯府的两位姑娘。    依夫君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