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小说 - 历史小说 - 重回年代:我家菜窖通现代在线阅读 - 第191节

第191节

    两大锅馒头出锅,秦浩端上桌说道:“大家都别客气,能来帮忙都是关系不错的,吃喝咱们肯定不能差了。”

    只要大家肯出力干活,他就不在乎花多少钱。

    “这有啤酒,还有白酒,你们想喝啥就喝。不过别喝大了耽误事儿就行!”秦浩还是把话说在前头。

    别在这混吃混喝的,然后不干活那他图意什么。

    “那肯定的。”赵老六拎出来两瓶啤酒说道:“喝点解解渴得了,谁能耽误事!”

    有人带着说话,大家自然不会喝多贪杯的。

    李美玲抱着孩子在后屋待着,人太多了,屋里乱糟糟的怕吓到孩子。

    忙活要这些,秦浩抽空去给送了菜。

    不止李美玲带着孩子,几个做饭的都在后屋吃饭。

    “你去吃你的,这边不用管。”李美玲看他还没吃饭,就让他去吃。

    忙活一上午了,谁不饿啊?

    秦浩点点头,让赵梅照顾一下,就回去招呼人了。

    毕竟他是家里的男人,都来帮忙,吃饭的时候他不在也不行。

    回屋的路上,秦浩看到不远处有几个人在那说话,远远的看去也看不清。

    他没多看,回去吃饭了。

    下午他的事情还挺多,买的红砖拉回来要先冲水。新家他要安装蹲便,还要弄粪池呢。

    负责框架的技术工倒是给他提了不少意见。

    “你这么盖还真不如盖二层了,暖气片接上,烧煤更划算。”

    当然了,现在烧木头合适,最起码不用花钱,只要自己愿意出力就行。

    但过几年就不行了,这边不让随便砍伐呢。

    秦浩看着图纸,总觉得盖二层太惹眼了。但是盖完以后,他们家也是秦家堡子里最亮眼的。

    “要不盖二层得了。”秦德也认同道:“反正就你们小两口带着孩子,以后孩子住哪都方便。”

    两层楼烧火跟一层差不多,但保暖性不一样,二层房间多,会暖和一些。

    一层的话空间大,不保暖。

    秦浩琢磨琢磨,便道:“行就盖二层!”

    惹眼就惹眼,反正他们家够显眼的了。家里有大卡车,还有摩托车,本来都知道他们家有钱了。

    得知他们家盖二层楼,大家都挺兴奋的,这可是农村头一份啊。

    最起码附近的几个村子,就没见过这么盖房子的。

    秦浩吃完饭就去跟李美玲说了,家里大事小事,就算已经做了决定了,他也要告诉一声。

    “行,你决定就行。”李美玲也不管,反正说啥也不听,还不如不说。

    等秦浩走了,赵梅羡慕道:“还是你有福气啊,嫁个好男人,你姐嫁的也挺好,但是她没福气。”

    不得不说,秦浩对媳妇那是没的说,什么东西都是买好的。

    而且还顾家,不随便发脾气。

    倒是李美芹这人,给她香饽饽她都得扔了。

    提起李美芹,李美玲面上闪过一丝无奈。生孩子都没来不说,连个话都没有,这还是亲姐妹?

    要不是石磊都来了,她还以为人家不知道呢。

    看到她这个表情,赵梅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就不应该提这个人。

    秦浩这边把设计图换了,但是地基不用改。依旧是那么大的,一楼的地方大一些,空出来一间做仓库。

    到时候买小汽车了,也可以当做车库,隔着一道墙,就是锅炉房了。

    他们这个设计算是最新的,城里的楼房也就这样。

    现在没有自来水,秦浩又找人挖水井,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干完的。

    种参还也需要重新翻地,这边让秦德盯住,第二天秦浩就去地里找人干活了。

    全都雇人,这时候没人帮忙了,别人都忙着种地呢,能雇到人都算不错的。

    “种参是这么种的?”赵老六忙活完家里种的苞米,就来帮忙种参了。

    他也不知道这玩意儿咋弄的,好奇心太强,就跟过来干活了。

    “嗯,我让你咋干你就咋干得了,反正就这么弄。”秦浩也不想解释,太累。

    这么多人,他分工明确,教人用机器,基本上两趟下来都会了。

    光种上可不行,还要把棚子架子弄好,到时候上面盖塑料布做个小棚子。

    秋天做防寒得铺一层苞米杆子,或者其他的保温材料。

    秦浩指导着大家干活,一通下来谁也没整明白,反正活会干了。

    “这可真是技术活啊。”秦大山过来也没帮忙,就在旁边看热闹。

    秦浩累的不行,一上午都没歇过。“大爷,你来不帮我干点活啊?这都忙啥样了。”

    得知他种植人参,可以说是在秦家堡子出风头了,看热闹的人多了去了。

    基本上谁都没看好他,就盼着他明年剩一地的草。

    秦大山却没这么认为,反而很感兴趣。看了他们操作以后,觉得能行。

    “我都多大岁数了,你还让我帮你干活?你说话不怕丧良心。”他翻了个白眼,直接就走。

    “我去上你家蹭饭去,一天六个菜,这真是天天过年。”

    闻言秦浩也不去追了,他们在山上干活都带着饭来的,当然了,肯定没家里吃的好。

    上下山太浪费时间了,他们折腾不起。

    他把带的吃的拿出来,招呼大家吃饭。虽说没有家里吃的好,但正经不错了。

    老式面包在现代的蛋糕店买的,没有标签,随便吃。还有火腿肠,都是卖肉的地方自己灌的,同样没有标签。

    味道还可以,秦浩尝过才买的,贵是贵了点。吃的好,才能让人出力干活嘛。

    就算花钱雇人,那也得吃的好一些。

    除了这些,他还买了烤鸭烧鸡。

    酒就没带了,他们是来干活的,不是来野餐的。

    连着忙活五天,秦浩把一晌多地都种上了人参。剩下的地也同样是种参,地不够把别人家的都承包了五年,价格不高,最起码比买地便宜一点。

    “家里还有瓷砖没有买,我觉得没必要啊。”李美玲实在是搞不懂,采购清单上的瓷砖买了干啥?

    城里人贴瓷砖为了美观,他们家贴了是不是有点多余?

    “怎么没必要。”秦浩给她拿出来几张照片,都是在县城瓷砖店带回来的。

    人家有装修好的,贴一小块墙。

    小块的瓷砖最适合厨房还有卫生间,就是那种拼图的地砖秦浩没看好。

    可惜现在的瓷砖都是这样的,木地板确实不适合农村。

    “这能行?”李美玲看着几张照片,确实是对瓷砖改观了态度。

    秦浩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道:“最起码油烟能够擦的掉,要不然白墙都会熏黑,那可是不能擦的。”

    这确实做饭做家务都会方便。

    最后李美玲同意了,颜色款式都她自己选的,没啥太大区别,就是白色砖。

    地砖是选的拼图浅绿色的,有点土气,可未来十几年都是这些东西。

    两人敲定了款式,秦浩第二天就去县城把砖订了,好家伙,瓷砖的钱快赶上盖房子买材料的钱了。

    一共花了八百多,这还只是厨房跟卫生间的瓷砖上墙了,要是其他地方再铺点砖,一千块钱都打不住。

    要是按照李美玲的想法,一楼不铺地砖,就用水泥砖,可是真不行,那还铺楼上有什么意思了?

    这些东西买完,秦浩的事情就没啥了,建工有秦德,参地交给赵老六还有秦大山了。

    秦大山很热衷这个行业,天天去看。剩下的收尾工作两个人监工就行,也没啥活了。

    “姐夫,你还是跟我去吧,那么多钱我不敢。”李海东有点害怕了。

    送了两次衣服,给的货款居然有四五万,他拿着那些钱都觉得烫手。

    回来的路上看谁都像劫车的,平时三个小时能开到家,今天两个半小时就到家了。

    看着他满头大汗,秦浩恨铁不成钢,“你咋这么没出息啊?以后能赚大钱吗?”

    这才哪到哪?以后参卖出去了,那绝对会赚个几十万的。

    除了春秋夏天忙,参地冬天都不用管。还需要防病虫害,这个没那么严重,现在还没有那些虫子呢。

    专门吃参的虫子是因为常年在一块地种植,以及其他各种原因。

    但是现在没有,而且他的参不太好,都是经过药水泡过的。

    也就是糊弄糊弄现在的批发商,放在现代,他种出来的参能值十几块钱一斤就差不多了,再高的价格根本卖不上去。

    是不是觉得不可能?但这就是事实。

    第199章 亲兄弟又如何

    目前在东北,人参市场的价格并不算好。再加上不用心照顾,长出来的也差。

    种植不是那么简单的,总的来说,在八八年,这个有出路。

    在现代,几乎就是往里面扔钱,想赚钱,那就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跟精力。

    不论干啥都是这样,反正秦浩是打算好好干,种五年以后,最起码能挣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