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装迷情] 《小城大户的主母日常》作者:积丘山【完结 番外】 简介: 【传统古言 商户夫妇 后甜宠 日常恩爱 家长里短】 女主温柔清醒不受气vs男主体贴幽默有手段。 白河镇的沈家小女,嫁给了平山县开生药铺的谢家二郎,听说他常年在外,家道中落,没想到婚后很恩爱,相当恩爱,恩爱了一辈子。 小镇姑娘沈绮:人人都说,我被退过亲的克夫命,娘家也无人能撑腰。 商海奇才谢聿铎: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有你在,我谢二才能有这般羡煞旁人的好福气。 在家横着走的沈绮:夫君,你到底能不能正经一点! 越来越不正经的谢聿铎:二奶奶,求您疼我。(勾引状) 主线:从家道中落的小城大户,到叱咤风云的京中巨富,沈谢夫妇步步高升的发家史。 (始终经商,并未为官做宰,也非凤子龙孙。) (男主平生两大爱好:出门赚银子,回家逗老婆。) 架空,勿考据。慢节奏,超级甜。家长里短,细水长流。 第1章 又一个提亲的媒婆 洛河自北而南,清流急奔,越石穿林,到了盘钩滩,河身忽而一转,水流大为平缓。 转弯之处便是白河镇。 这个北方镇子虽小,也有一南一北两条大街。南街的街尾有一家小小的绒线铺子,专门售卖各种丝线、纱条、花边、绦子。虽是小本生意,也能养活沈家老小。 盛夏,柳荫匝地。 沈绮从前街回来,怀中抱着一筐毛豆,一方豆腐,一把小葱,正准备整治中午的饭菜,刚进院子,就发觉自家来了客人。 “这谢家可是平山县的大户人家,在银狮街上开着门面五间的生药铺,家里很有几分好钱。沈家弟妹,你家女儿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又一个来给自己提亲的媒婆。 沈绮没进去,转身绕去了后门,坐在门槛上,一边安静地择菜,一边悄悄听着娘亲和那媒婆的对话。 “薛大嫂,你说谢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却如何能看上我们这等镇子上的小门小户,怕是那谢家二郎身上有什么毛病吧?” “哎哟哟,瞧你说得这个话!我是县里衙署上递了名字的官媒,不是那等只顾着收钱、乱牵姻缘的黑心媒婆!这谢家二郎啊,是他家大房的独子,长得相貌堂堂,身量少说也有八尺高……” 说来奇怪,手里这把小葱碧绿鲜灵,明明不怎么呛人,却让沈绮觉得眼睛里辣胀胀的。 自从两年前被退亲后,来给自己说亲的媒婆没有五十个,也有三十好几个,可是十里八村的年轻后生,来沈家相看了一个又一个,都没有下文。 原因嘛,大概是那个“克夫”的谣言。 原来,沈绮十三岁上,爹爹就跟镇子上开医馆的许家定了亲,此后两家就当亲戚来往,只等她满了十六岁就行嫁娶之礼。 没想到,临成亲的头两个月,许家大郎许游突然一病不起,不省人事,治了两三个月也不见好转。许家爹爹亲自登门,说怕耽误沈绮做了望门寡,只好要回了聘礼,就当是退了这门亲事。 没想到,退亲三天后,许游就醒了过来,七日后,就下了床,半个月,就痊愈了。 可是许家再也没提定亲、嫁娶的事情。 慢慢的,街坊间就开始传沈绮八字不好,生来克夫的流言。 若非如此,怎么许家一退亲,儿子的病就好了呢? 这样的流言,自然没人当着沈家人的面说,可时间久了,沈家人都知道了,虽然不信,心里也不是滋味。 好在,一家有女百家求。 退亲后,陆续来相亲的人也不少,但凡见过沈绮的样貌,几乎没有不中意的,可一打听到所谓“克夫”的名声,就都打了退堂鼓。 这一耽误,就是两年,沈绮就快十八岁了。 嫂嫂乔氏从后边过来,见沈绮坐在门槛上择菜。 “月丫头,怎么不进去?” 沈绮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嘴边,又指了指里面,示意屋里有人。 乔氏看了,就一扭身,挨着沈绮坐下了,压低声音说话。 “又是给你说亲的?” 沈绮点了点头。 “哪儿的人家?” “好像是平山县。” 姑嫂两人低声说着话,慢慢一起择完了毛豆,刚要起身,娘亲张氏走过来了,看着脸上喜滋滋的。 看来是已经把媒婆送走了。 嫂嫂问:“娘,这个媒婆说的是哪家?” 张氏道:“说是平山县城里的大户,姓谢,家里开生药铺的,很是阔绰。” 沈绮问:“家境倒是其次,不知道家里人如何?” “她说,这谢家一共两房,这家是大房,二房有个堂哥,所以他行二。娘去世早,家中爹爹尚在,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子,嫁进去便是当家的主母。” 沈绮望着母亲欲言又止,嫂嫂懂她的心思,替她问了出来。 “那这后生呢,人怎么样?” “薛媒婆说是自己亲眼见过这位谢家二郎,长得可俊呢,身量嘛,比咱家老大还高些。只是年岁大些,二十四岁,比咱家小月儿大了六岁呢。” 沈绮听了,忍不住摇摇头。 “媒婆把他家说得这么好,却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成婚,必然有个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