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那就……阳春面呗。”一行人一致决定都吃阳春面, 这样减少了许多的麻烦。 叶盛宁负责将这份信息传递给大娘。 大娘乐呵笑着, 扭着腰转身朝着厨房去。 叶盛宁也坐下,等待食物的到来。 可没想到的时,她人刚一坐下,身旁的同事小雨就凑过*7.7.z.l来, 惊讶的问她, “盛宁姐, 你能听懂这边的方言?” 叶盛宁点头, “听得懂。” 小雨更惊讶了。 叶盛宁随后解释:“我十七岁之前就生活在这儿。” 浠水镇, 怎么也算是她的另外一个家乡,一个她永远都不想回去的故土。 “你小时候生活在这儿??” “嗯。” “我没听错吧?” 叶盛宁笑着说:“你没听错,我小时候真的住这儿。” 他们都是记者,干新闻实时播报的,大家都是知道这个地方有多贫苦,生活有多艰难的,更何况是他们小时候的那个年代。 但叶盛宁却从这个地方脱颖而出破茧成蝶,成为现在所有人都赞许有加的王牌记者。 这让小雨同情心泛滥,她有点心疼。 握住她的手,声音轻柔的说:“盛宁姐,你小时候应该受了很多苦吧?” 叶盛宁微怔,几分说不出话来。 她好久才稍作反应,鼻尖有点发酸。 那些她不愿回想的日子,确实好苦好苦。 因为她是女孩儿,爷爷奶奶不爱,大姑大姨不疼,喜欢她的,只有她的爸爸妈妈。可是后来爸爸去世了,家里的亲戚变本加厉,不止讨厌她,连妈妈也受了连累。但她的妈妈始终爱她,保护她,也从来没想过要抛弃她,可是现在,连妈妈也去世了。 没有人会像他们那样无条件爱她了。 眼眶隐隐发涩,叶盛宁眨了眨眼,将那股干涩的感觉狠狠逼退,努力的挤出一个笑,佯装轻松,“都过去这么久了,已经没事了,更何况现在,我过得很好。” 填饱肚子后,众人分散开在四周转了转。 浠水镇近些年被京北市对口帮扶,政府下发修缮资金,乡镇道路向着两边扩宽,马路也砌成了平坦的水泥公路。道路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商铺,服装店便利店维修点早茶店交织在一起。 马路上的车流变多,从身旁驶过时能扬起一层厚厚的灰。 叶盛宁从包里取出一只黑色的口罩戴好,她脖子上挂着单反相机,对着热闹的集市拍下了不同角度的照片。 低头检查相机里的照片时,小雨从身后跑来,到她身边跟她说:“盛宁姐,浠水镇政府的王主任来接我们了。” 来本地采集素材作新闻报道之前,他们联系了浠水镇政府的王主任,道清楚缘由,王主任十分乐意他们这次前来,并在刚刚接到消息说他们到了的时候,赶忙派了车过来亲自接应。 叶盛宁收好胸前的相机和小雨往那边赶,她取下口罩塞进兜里,跟王主任握了手,很客气的笑容,“您好王主任,我是这次新闻报道的记者,叶盛宁。” 王主任近六十岁,头发花白,穿着很正式的西装,脸上洋溢着笑容跟她握手,“你好你好你好。” 他很高兴他们的到来,笑着跟叶盛宁还有叶盛宁身后的同事们说:“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啊,咱们这个地方太小又窄,没有大城市那样漂亮繁华,希望各位不要介意。” 叶盛宁弯唇,摇着头说没事。 后来,他们跟随者王主任的车,去了乡镇政府的地界,为了工作方便,他们定下了离政府最近的旅馆。 六个人,他们定了三间房。 叶盛宁跟小雨住一个屋。 旅馆是民宿类型,地板踩上去会吱呀吱呀的响,并且房间不隔音,旁边一有什么动静,耳朵能听得清清楚楚。 这样的环境,对于一个从未住过的人来说,心里是莫大的崩溃。 比如此刻,小雨能听见隔壁屋的男同事们交谈的声音。 “……” 她开始苦恼晚上该如何睡着觉,“这么大的声音,晚上我们还怎么睡觉啊?” “隔壁吵,楼上吵,楼下吵,外面也吵,不出一天,我感觉我会疯的。”她崩溃的捂着脑袋,欲哭无泪的哀叹。 叶盛宁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只能安慰她说:“忍几天吧,很快就过去了。” 小雨声音狼狈,音线颤抖着像是快要哭了,“盛宁姐,我忍不了一点。” “忍不了也得忍,”叶盛宁收拾着行李箱里的东西,她动作很快,将洗漱用品全都整理好放在桌上,然后看向抱着脑袋仰躺在床的小雨,唇角勾着淡淡的弧度,“不然你还能怎么办。” “……” 说的也是。 …… 程屿辞红着眼眶离开超市,将傅莹甩在身后,驱车赶往了叶盛宁工作的电视台。 半路上,他把车速提的很高,也超了很多车辆,陆家骏的那些话还萦绕在脑海,他说的那些,他好像都不知道。 她喜欢了他那么久,他不知道;为了能和自己考去c大,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吃了那么多苦,他也不知道;高考时那样的难以抉择,他还是不知道,甚至还对她说了那样令她难受的话。 他什么都不知道。 程屿辞,你就是个混蛋。 心脏像是快要碎了。 到电视台楼下不过十分钟之后,停稳车,他乘电梯到五楼。心怀急切的朝着里面走去,脚下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