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
“潘郎君。”庞叔走在前头,先一步地看到潘文济,他连忙停下脚步行礼。 后方,许黟也停下脚步,目光扫向前方停下的人时,愣了愣。 他很快反应过来,行礼道:“见过潘县尉。” “是你?”潘文济的表情古怪,“你就是那制消食丸的许大夫?” 许黟不知道他们在惊讶什么,点点头说:“是在下。” 潘文济感叹:“原来如此巧合。” 他们兜兜转转要找的许大夫,竟就是拐子案的报案人。 屋里,庞博弈在看到许黟时,亦是如此想法。那回在市井里见到的年轻后生,如何想,都没法和制消食丸的大夫联系到一起。 许黟却没有多想,屋里有亮光,又点着灯,虽没有白日光线好,可也能看得清人的脸色。 这位庞郎君脸色苍白,无光,唇角无色,精神状态肉眼可见的憔悴。 许黟直接进入主题:“庞官人的头疾已有多久?” 庞博弈敛起思绪,看着许黟说道:“有五载之久。” 许黟又问:“头痛症是偏左还是偏右?” 庞博弈:“左边犯病多,一疼起来似有东西在作祟,常不能眠。” 许黟:“能进食?” 庞博弈叹口气,轻声道:“重时无食欲,食不下。” 许黟听得这话,锁着眉头地让他伸手。 庞博弈没有因他年纪轻而散漫对待,便伸出手给他诊脉。 许黟的手指放在脉搏一探,就探出他这脉弦,让他张口查看舌苔。 只见苔白,心率急,伴有心烦。 许黟问他:“你这几日是否头痛得更厉害了,且眼睛频频难受?” “确实如此。”庞博弈吃惊,问他怎么看出来他眼睛也不适的。 许黟说:“你这是风邪滞留少阳经,乃郁气不宣,心常有抑事,而如今又是入冬时节,遇了风寒更是大痛。”[注1] 庞博弈沉默,这话到底是说对了几分。 他默默地收回手,不敢去看旁边友人的眼睛。 潘文济缓而慢地深吸口气,询问许黟:“这如何能治?” 许黟道:“寻常的止痛药汤是治不好的,服用安神丸亦是失效。我先给庞官人开一剂药方试试,若是两剂服下有效,就可以继续服用。” 潘文济点点头,立马喊小厮备纸笔。 而后,他又问:“这病要是对症下药,可能痊愈?” “能。”许黟颔首,看着他说,“此辩证为风邪上犯少阳之经,说到底还是因郁气引起,郁先伤肝后伤胆,必须要解郁。解郁则可解肝胆气,我所要开的药方,便是疏肝胆。”[注2] 他一边说,一边目光落到这位庞官人身上。 这人看着气度不凡,年龄在四十岁左右,又是盐亭县县尉的友人,可想而知,不是寻常人。 他提醒:“庞官人,你要想不犯病,还是莫要郁气烦心。” 庞博弈失笑:“庞某记下了。” 说完,备纸笔的小厮端着文房四宝回来。 许黟起身来到桌前坐下,提笔写药方。 他所开的药方拟用了散偏汤。这药方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辩证录》,里面所记载的病例,就与这庞博弈的病症极为相同,且脉苔皆是一致。 于是,他写下川穹十钱,生白芍五钱,白芥子一钱,香附二钱,白芷二钱,以及郁李仁、甘草和柴胡各一钱。[注3] 写完,他就把药方交给庞叔,让他连夜抓药煎服。 “这汤剂先服用两剂,要是有效,头痛轻缓,还可叫我回来二诊,我再定夺是否改方。”许黟对他们说。 庞叔拿着方子的手微微颤栗。 这药方与以往给庞博弈看病的大夫开的极为不同,他连忙收好,替庞博弈致谢。 许黟摇摇头:“无需多谢。” 庞博弈在旁边虚弱一笑,提着神道:“庞叔连夜将你从去往梓潼县的路上截回,是为无礼,许大夫莫要怪庞叔,他是为我心急。” “医者本为治病救人,既然庞叔能寻到我,若我拒绝了,自己过不去本心那一道坎。”许黟不矜不伐,自若道。 潘文济连说了三声好,他看友人已经很累了,就替他做主,让庞叔送许黟出府,好去给庞博弈抓药煎药。 庞叔哪敢耽搁,连忙请许黟出屋。 他送别之前,在袖袋里拿出一块二两重的银块,递到许黟面前。 “这是诊金,许大夫且收下。” 许黟淡定地把诊金收下,看着他说,“庞叔,你家官人心中郁气已久,若不想头疾加剧,还是好好劝慰为好。” 庞叔心里喟叹,隐在袖子的手掌攥紧,他岂是不知。 就在许黟和庞叔离开屋子那刻。 潘文济就把房屋的门关上,然后……他痛骂了庞博弈好久。 “你真是……”骂到后面,见友人一脸求饶的姿态,他气笑了。 他就说,致仕如此大的事,庞博弈怎么可能如同信里所言,潇洒自在,不用再烦忧天下大事! 第72章 许黟乘坐庞府的骡车回到石井巷。 他背着行囊下来, 隔壁的何娘子在院子里拍打棉被,看到他惊喊:“黟哥儿,你怎么回来了?” 许黟停下脚步回她, 说他临时接到个急病病患,耽误不得,就先回来了。 接着,问她道:“何娘子, 这么晚你还在忙吗?” 何娘子眼里多出笑意:“明日是秋哥儿休假归家的日子, 我想着先将他屋里的被子松松,这样他明日能用得上。” 时间过得真快。 又到何秋林回家的日子。 许黟想到这个外表和他同龄的邻居, 眉梢轻抬, 说道:“明日他回来, 家里就能热闹一些了。” 何娘子说可不是,家里就她一人,冷冷清清的, 要不是有活做, 这日子是真没法过了。 两人聊了几句,何娘子看许黟脸露疲倦之色,就催他快回屋歇息。 “你都没出过远门,这两日都在路上奔波累坏了吧。”何娘子问,“要不我明天给你熬些红枣茶暖身?” 许黟谢过何娘子,说道:“我让阿旭熬吧, 他会。” 何娘子也没坚持,不过她想好了, 明日要给秋哥儿熬一盅红枣茶。 扯完家常, 许黟开门入内,许家院子静悄悄的, 他开门的声音在静谧的夜里被格外放大。 “汪汪汪!” 小黄抬头,看到许黟,兴奋地吠叫起来。 许黟“嘘”地一声,让它安静点。小黄跑到他面前,嘤嘤地绕着他的脚边讨好,要摸摸。 许黟勾唇,蹲下身地拍了拍它的脑袋和后背。 里头屋里睡着的阿旭被惊醒。 他敏捷地跳下床,鞋都没穿地踩在冰凉的地板上,隔着屋门的缝隙,去看外面。 借着月色,阿旭看清是谁进来了。 他眼里一喜,打开门地跑出来:“郎君!” “把你吵醒了?”许黟打量了阿旭几眼,“去把鞋穿上,衣服也穿好。” 阿旭立即应声跑回屋,睡在里面的阿锦也醒了,她睡眼蒙眬地在里面喊人。 “哥哥,发生什么事了?” 阿旭没撩开帘子,在外面喊道:“是郎君回来了,妹妹你也快起来。” “郎君回来了?!”阿锦瞬间清醒,没有任何磨蹭,穿了衣服,扎个小辫子,下床穿鞋出来。 许黟在堂屋整理带回来的行囊。 阿锦过来就把这活给揽过去,许黟见这里没他什么活做,就去到灶房,便看到阿旭在烧热水…… 这两人倒是什么都没问,只顾着照顾匆忙回来的许黟了。 许黟回屋把脏衣服换下,洗漱好,天色已很晚,大家又困又累,眼皮子撑不住地直打盹。 他就让阿旭阿锦快回屋睡。 既然回来了,他就不再去想梓潼县那边的事情了。至少,这会躺在熟悉的床上,被褥沾着香丸熏过的木质香,身上的疲倦逐渐扩散全身,困意袭来,没多久,许黟就陷入睡梦里。 …… 庞府里,庞叔送走许黟,便马不停蹄地举着灯去到最近的医馆。 医馆正要关门,庞叔赶在前头进来,顺利地把药抓好。 回来府里,他见庞博弈没有休息,披着头发,手捧着铜炉地站在廊中。旁边的随身小厮垂着头伺候在侧,大概是劝不过他,还在庞博弈的脚旁安置着暖炉。 庞叔快步过去,立即道:“大郎怎么还在这里吹风?许大夫都说了,你这病就是吹了风寒加重,怎么不听医嘱。你怎么伺候郎君的,让他在这里吹风,要是明日病加重了,我看你也不用在旁伺候。” 小厮赶紧委屈地解释。 这郎君不听劝,他一个仆人能怎么办呀。 庞博弈无奈地开口:“好了,这跟他有什么干系,庞叔你想说我还用得着找别人激我?我以后听你的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