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书迷正在阅读:顶级女主播日常、极品歌妃:王爷,请留步、嫁给当朝太子妃、恋综我在财神爷的雷点上反复蹦迪、公主请造反、恋爱纪年短篇合集、靠抽卡经营旅馆、女配她又又又吞鬼了、年代文白月光自救指南、少夫[女尊]
竹溪书院内宁静雅致,飞檐翘角,院内曲径通幽,穿过一条连廊,几个年龄相仿的孩童正蹲坐在地上,面前摆放着一些石子。 归子慕手持折扇,俯身问他们:“懿儿,你们在玩什么,今日的功课可做了?” “子慕先生。”其中一个年级稍大的孩子站起来,有模有样行了个礼:“我们在玩六博,子慕先生可听过此棋?” 归子慕笑了笑,一拍折扇:“先生陪你们玩一局如何?” 孩童们赶忙给他让出位置来,归子慕棋法熟练,每一步都走得甚是精准。孩童们脸上兴奋不已,带着崇拜的目光看着他。 五回棋局后,晚钟响起,归子慕站起身,对他们道:“今日早些回去,明日先生再来检查你们的功课。” “好,恭送先生。”孩子们齐声道。 暮色四合,一个年轻女子提篮走入书院,朝其中一个孩子唤道:“懿儿,该回家了。” 一路上,懿儿都在兴奋说个不停:“采莲姑姑,方才子慕先生先生来了,陪我们玩了好大一会六博棋。” 采莲对他道:“子慕先生才学广博,你一定要好好听他的话,跟着先生好好学功课,给你晏弟弟做个榜样。” 懿儿恭顺行了个礼,一本正经道:“好,都听姑姑的。” 采莲指了指他的鼻子:“人小鬼大。” 第39章 情浓 几日之后, 大晋朝堂之上,群臣肃立于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 淮阴侯身着紫袍玉带,面沉如水, 手持玉笏走向殿中央。 “陛下,微臣有要事上奏。”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众臣纷纷侧目。 “魏将军英勇善战,在外领兵数月,连破梁夏西南数城,战功赫赫, 乃我大晋脊梁。” “然微臣认为, 魏将军看似大胜,实则暗藏祸端。” 众臣闻言皆是一惊, 朝堂气氛登时微妙起来。 晋帝坐于龙椅之上, 眉头微蹙,示意他继续。 淮阴侯继续道:“魏将军领兵在外,久战不休, 一则耗损国力, 民不聊生。二则梁夏国虽已是强弩之末,其背后或有他国暗中支持,一旦联合他国反扑, 恐我大晋引火烧身,被拖入战争泥潭……” “三则, 魏将军战功显赫, 声望日隆, 若其心有不轨, 恐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我大晋社稷不利。” 前两则都无关痛痒, 明眼人都听得出来,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晋帝猛拍龙椅扶手站起,怒斥道:“淮阴侯此言差矣,魏家世代骁勇,为国尽忠,魏将军在外为国尽忠屡建战功,你身为一方军侯,应当想着如何为朕稳定大局,在梁夏推行大晋国策,而不是在这里危言耸听,离间君臣关系!”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针落可闻。 淮阴侯身躯一震,屈膝跪下,咬着牙高声道:“陛下息怒,微臣所言,皆出自肺腑,绝无半点私心!” 重臣面面相觑,左相持笏跪着,余光瞥向主座上的晋帝,只见他凝视着淮阴侯,眼神中既有怒气未消的余温,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心里便有了数。 晋帝一甩袖袍:“罢了,退朝罢。” 剑拔弩张的朝堂,在太监的唱喏声中结束。 早朝结束后,归子慕已经听说了今日朝堂上的事。 “左相大人不必忧心,依在下愚见,陛下深知淮阴侯所言有理,只是此刻伐梁尚未结束,他还需要魏家为他效力,又碍于朝野舆论与战事形势,不得不暂压其言。” “只要在陛下心里种下一根刺,我们这番努力就不算白费。” 左相道:“此话有理,这只是刚开始,若本相猜的不错,陛下不日就要召见我等臣子,商议督军人选。” 归子慕拱手道:“丞相大人,在下有一不情之请。” “先生但说无妨。” “按照我的猜测,陛下应当会从兵部中选一官员做督军一职,大人在兵部有些势力,不知可否在在下随军?” 他说得郑重,连沙哑的声音都显得异常清晰。 左相扫视面前这个清瘦公子:“虽说督军不必上阵杀敌,可到底是军营里,一路上长途跋涉,风餐露宿都是必不可少,督军也非朝中显要之职,先生可想清楚了?” “正因如此,在下才要前往,不仅是为了朝局稳定,更是为了大人的军权着想。” 左相满意点头:“好罢,你的意思我已知晓,届时如果需要你随军,记得安顿好家中妻儿。” 归子慕面无波澜:“丞相大人放心,我归子慕孑然一身,没有妻儿牵挂,并无后顾之忧。若能随军而行,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大人厚望。” 左相心里有些奇怪,如此人物,怎会家中没有妻儿。 本想问一句,可见此人面目冷清,垂眸不言,便按捺下了念头。 “好,你若有此心,届时,我便替你安排一番。” “多谢大人。” 两人又交代了一番,归子慕回至院内,问门旁小厮:“今日可有人上门拜访?” 见小厮摇头,归子慕敛去神情,朝里屋走去。 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书案前,白衣男子处理了一会手头公文,搁下笔,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桌面。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