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
书迷正在阅读:湿漉漉、或许春天知道、你不告而别的那些冬天、没有月亮的夜晚、迷途知返、我当了十年反派后穿回来了、十万八千梦、表兄不善、夜来南风起、在年代文里卖美食
叶惜儿坐在了院子里的凳子上,当真就认认真真地打量起了面前站成一排的男子。 第098章 攒功德 老大的年纪确实不小了, 尤其相貌比他本身的年龄还显老,一眼看过去就跟中年人没两样。 老二老三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脸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面相,长期的重体力活, 像黄牛一般不停歇的干,风吹日晒又吃不饱的日子。 让这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子看着又老又疲累。 只有干活干出来的肌肉看着稍微有力量些。 叶惜儿把视线从头到尾, 一一挪过去。 被视线扫到的人,无一不是紧张的咽口水, 生怕自己哪里表现不好没有被媒人看上。 眼前这个年轻的媒人,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若是再被她看不上, 估计这辈子就真的打光棍到死了。 叶惜儿看了一圈, 就只有老六老七的精神面貌好一些。 毕竟人还是年轻很多。 一个二十二, 一个二十。 虽也是超过了娶亲的年纪,但到底也比几个哥哥好太多,还不算太晚。 “咳......” 叶惜儿看完后,咳嗽了一声,正准备说话, 吴老头就上前殷切道:“小叶媒婆, 走这么远的路, 口渴了吧?” 而后转身就向厨屋喊道:“老婆子,快,端水来,放点白糖,给媒人喝些糖水。还有这小兄弟,也冲一碗糖水。” “吴老伯, 不用了, 我们带水了。”叶惜儿赶忙摆手说不用。 安福也站在叶惜儿身后说自个带了水囊。 他还为表示没说谎,掏出挂在腰间的水囊喝了两口。 然而, 一个老妇人从那两间茅草房子旁边搭的一间低矮厨屋里急急忙忙走出来了,端着两个豁了口的土黄色碗。 “来了,来了,糖水来了,小叶媒婆,你快喝一口,甜着呢。” 她把碗放在了她身边的石桌子上。 看着叶惜儿的笑容拘谨又期待。 叶惜儿看着那两碗水,面对这样热情的吴家人,不知道怎么办。 她从来没在客户家里喝过水,自从买了紫水壶后,更是只喝自己带的水。 一个是安全,二是卫生。 今日...... “安福,喝吧,糖水,别浪费了。” 叶惜儿端起一碗,一口气就给干了,顺便还叫安福也喝。 喝完才后知后觉地尝出甜腻的味道,甜得差点没给她齁死。 “咳咳咳......” 这个吴婆婆放那么多糖做什么?是不是把她家的糖都给放里面了? 叶惜儿赶紧打开自己的紫水壶喝了一口去甜。 妈呀,她以后再也不随便喝客户家的水了。 这太热情了也不行,她的嗓子太难受了。 后面的安福放下碗,也立即打开自己的水囊狂喝一口。 “咳咳,你们都坐下吧,坐下说话。” 叶惜儿连喝了几口水,才让嗓子稍微好受些。 可七个男子直挺挺的站在那儿,也不是个事儿啊。 众人听话的都去搬了凳子坐下了。 他们还拿了竹凳子让后边站着的安福坐。 待所有人都在院子里落座后,叶惜儿开始了今日的主要工作。 “首先,我说一下大概的情况。” “你们几人我看了,都有姻缘线,都不是一个人活到死的结局。” “但是,你们现在最重要的困局不是年纪。” “多年来你们娶不到媳妇,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始终是三个字。” “就是没银子。” “相信你们自己也知道,若是有银子,能给上一个两个的聘礼,也不至于一个也没成亲。” 叶惜儿说话直接,那几个汉子被说得低下了头颅。 “当然,我也知道你们这个村子的产出确实不高,且吴婶子前些年生病花了不少钱。所以即使你们没日没夜的出去找活,也没存下什么银钱。” 叶惜儿既然承担下了这单活,那即使再困难也要把它完成。 那么既然要完成,就必须把问题摆在明面上来,大家一起解决根本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我不管你们存了多少聘礼,有多着急娶媳妇。你们必须一起把银子拿出来,首先把这个房屋修建一下,加盖几间。” “这个房子起来了,大家的眼睛都看得见,就会重新改变对你们的印象和看法。” “其次就是你们现在七个人,挤在一个房屋里,睡在一张通铺里。” “这不是适合成亲的环境,姑娘来了,你让她住哪儿?和你们挤在一起吗?” “这是目前最紧急需要处理的地方。” 吴大牛一脸的为难,欲言又止,吞吐的说:“小叶媒婆,不是我们不想盖房子,我们也早就想盖了。” “可盖了房子,几乎就掏空了这些年的存银。那成亲的聘礼怎么办?” “没有聘礼,没有姑娘愿意......” 叶惜儿点点头,这一点她也知道。 “这样,咱们一个一个来,也不贪多。今年的目标,一是盖三间房,二是大牛和二牛的婚事。” “今年主要解决这两个。” “盖房子交给你们,婚事就交给我,我会办好的。” “聘礼这个东西,有多的,有少的,是没有定数的。介时可以两家商量商量,可以少一些,但不能没有。” “还有,这段时间你们还得想办法赚些钱,两个人的聘礼,加上成亲办酒席,这些就算再怎么省,也是要有的。” 吴大牛和吴二牛都老实点头称是:“是是是,小叶媒人,我们知道了,我们会加把劲的。” 叶惜儿见他们都已经三十的人了,在古代这个年纪,有些早早成亲生孩子的,也许孙子都有了。 却是这幅坐得规规矩矩,她说什么就听什么,让他们做什么都愿意付出的模样,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其实在以前,她是不理解,揭不开锅的人还要成亲生孩子的。 可柳媒婆说了,人家有这个需求,人家要传宗接代,人家也想要成家有个伴。 人生百态,难道穷人就不配拥有夫妻之情,享受天伦之乐了? 人活在世,他们又不是没有努力去奔命,只是天命如此,不可能每个人都生在富贵之家的。 吴家七兄弟也是这样,他们不是没有铆足劲的干,从睁眼到闭眼都在干,可悲哀的是,贫瘠的土地,偏远的地理位置,加上生病的家人。 这些东西压得他们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包括在码头干活的牛平和关大成。 叶惜儿不会当自己是什么救世主,只是她的工作遇到了,就如柳媒婆说的那样,做这一行,人家上门了,就不能挑三拣四。 况且,这些挑战也对她的职业有帮助,也可以作为她的战绩。 做好了也是功德一件。 叶惜儿想了想,对他们说:“方才我进村的时候,看见山脚下有一棵树,上面的果子可以用来做一种解暑气的小吃。” “但采摘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等天气再热些,你们就摘回来做了,放些红糖水,挑到镇上去买。” “你们村子离镇上远,每日来回得费些功夫,不过也没法子,辛苦这一个夏季,或许能存些银子下来。” “这个方法,只能赚一段时间的快钱,过了夏季就没法做了。” “你看你们愿不愿意,愿意我等下就把做法教给你们。” 叶惜儿认识冰粉果,还知道怎么做,完全就是误打误撞。 以前有一次去一个古镇旅游,在民宿里看老板娘亲自做过手工冰粉。 她还上手体验过,给自己做了一碗加了五种水果,十种小料的超级豪华版冰粉。 刚才她也是灵光一闪,看见了那棵树,就想起了这件事。 这不是什么赚钱的法子,但赚个一两个月的快钱,哪怕一天几十文,也比打一天的短工好。 兴许能更快的筹集一些聘礼钱。 吴家人听后都激动了,尤其是吴大牛,他猛地一下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眼神迸出前所未有的光。 “愿意,愿意,辛苦怕甚,我们最不怕辛苦。” 吴老头险些老泪纵横:“小叶媒婆,你就是在世的菩萨,你救了我们老吴家啊!我们会记你一辈子的恩情的!” “大牛二牛三牛......给小叶媒婆跪下,磕头!” “哎哎,别这样,我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