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书迷正在阅读:湿漉漉、或许春天知道、你不告而别的那些冬天、没有月亮的夜晚、迷途知返、我当了十年反派后穿回来了、十万八千梦、表兄不善、夜来南风起、在年代文里卖美食
不过这性格...... 思及此,杨氏微不可察皱了皱眉。 这门亲事,还是定得仓促了些。 —— 冬日空气湿寒,头顶的太阳空有日光,没有散发出一丝暖和气。 叶惜儿扯了扯脖颈处的衣领,呼出一团白雾,眯了眯水亮的眸子,看向走在前面迈着长腿大步流星的男人。 这才发现,男子的身量很高,按照现代说法的话,绝对超过了一米八五。 穿着一身月白色暗纹绸缎衣袍,虽显气质,但看着就冷。 叶惜儿摸了摸自己身上厚实的棉袄,偷偷腹诽,这人穿这么少,不冷吗? 小步跟在男子身后,总算不用自己吃力地认路,她便随心随所欲地欣赏起四周古朴的建筑和店铺。 转过头来就见那人停在了一个肉铺前,正在和圆滚滚的肉铺老板交谈。 叶惜儿加快走了两步,走到摊位前,便听见老板的大嗓门说道:“再来点猪肋骨?早上现杀的,可新鲜着呢。” “不用。” “好嘞,两斤猪五花,一共三十文。” 魏子骞递过去一把铜板,接过老板手上用草绳串起的猪肉。 古代的猪肉这么便宜的吗?才十几文一斤? 那她的嫁妆五两银子都可以买好多猪肉了。 街市上的人来来往往,买卖的人络绎不绝,叶惜儿跟着魏子骞走过几条街道,一路到了城门口。 就在叶惜儿以为要一直这样走去百花镇时,眼看着就要出城了,走在前面的男人突地又折返回来,在城门边叫了一辆牛车。 叶惜儿眼睛一亮,积极地小跑了几步,自觉地爬上了牛车。 待两人坐好后,赶牛车的老大爷一甩牛鞭,大黄牛慢悠悠地嘚嘚嘚动了起来。 锦宁县到百花镇要一个时辰,牛车离开了繁华的县城,驶向了官道。 周遭的风景逐渐好了起来,高山树木,田野小道,视野极好。 闹闹嚷嚷的市集之声随着牛车渐行渐远,空气安静了下来。 牛车上除了车夫老大爷,就只有叶惜儿和魏子骞。 两人相顾无言,各坐一边,谁也不挨着谁。 叶惜儿把头转向右边看风景,她这人在任何场合都不会觉得尴尬,即使现在气氛静默,没人说话。 对不感兴趣的人或事,她可不会是那个去调节气氛找话说的人。 路面被寒冷的天气冻得板结扎实,硬邦邦的。 牛车晃晃悠悠,有些颠簸。 行驶到半路,叶惜儿就被颠地屁股发麻。 她蹙起眉头,揉了揉腰,对赶车的老大爷道:“大爷,请问还有多久到百花镇?” “快了,再有半个时辰。” 啥?还有一个小时?这叫快了? 叶惜儿听闻此,犹如听到了什么噩耗。 这牛车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坐的,前面还能忍,坐久了骨头像是要散架了。 “那您能慢点吗?这太颠了。” “嘿,你这姑娘,老头儿我的驾车技术在车行那可是排得上号的。”老大爷语气透着不满。 “您的技术是好,架不住这土路不平啊。”叶惜儿赶紧找补一句。 “牛车都这样,要想稳稳当当的,得坐马车。” 叶惜儿怀疑这老大爷一定在内涵什么。 画外音很有可能是——想图便宜,就得受着。 叶惜儿看了一眼一路沉默不语的男人,心下也觉得坐马车肯定比这好。 这人也是富贵窝里出来的,怎么就能面不改色地忍受牛车的摧残? “喂,要不我们下去走吧?”叶惜儿靠近了些,用气音对男人小声说道。 她仿佛戴上了痛苦面具,眉眼都皱巴在了一起。 魏子骞终于肯施舍她一个眼神,抬眼看她,黑眸里隐含着两分戏谑,扯了扯唇角:“还得走半个多时辰,你能走?” 这神情,倒有两分传言中的纨绔气质了。 她就觉得之前看这人有哪里不对劲,不是头号纨绔公子哥吗?怎么看着死气沉沉,面无表情的? “你还能坐得住?反正我是不行了。” 末了又补了一句,要求道:“下次能不能坐马车?这牛车太伤身了。” ......下次? 魏子骞暗想,哪还有下次? 叶惜儿见他不应声,以为他不同意。 “你是不是没银子?我有啊,下次我出银子租马车。”她说的理所当然,花点钱对她来说不是事儿,舒服最重要。 魏子骞眉梢好看地扬起:“你有多少?” “五两。” 叶惜儿伸出一只手,白嫩嫩的五指张开,下巴微抬,神情自得。 买猪肉可以买一大堆。 “那是挺多。”男人点头肯定。 叶惜儿不确定对方是不是在说反话,用狐疑的眼神瞅着他。 魏子骞笑了笑,不再说话。 牛车上的时间仿佛按了慢速键,叶惜儿坐在上面备受煎熬。 终于在她要抑制不住自己的大小姐脾气时,隐约看见了前方百花镇的城楼。 “停车,大爷,停车。”她急急喊出声,觉得这距离也不远了,可以走着进去。 “姑娘,前面就是青石路了,我给你们送进镇口。” 老大爷摇摇头,颇为看不上的道:“你这闺女,忒娇气了些。” “诶,你......”叶惜儿秀眉都挑了起来,差点脱口而出,又看见对方的根根白发和弯曲的背脊而堪堪刹住了车。 叶惜儿被这匆忙收进去的话呛得咳嗽起来。 肺部冷不丁吸进去一口冷空气,憋得她瓷白的小脸晕出一层淡淡的胭脂色。 叶惜儿觉得,再也没有比她更尊老爱幼的了。 第005章 叶家 百花镇到了,进了镇子口,叶惜儿立马跳下牛车,扬着灿烂的笑脸对着老大爷挥挥手:“再见。” 再见了,您嘞。 老大爷扯着绳索,脸上沟壑纵生,咧嘴笑道:“你这闺女,娇气归娇气,笑起来还真喜庆。” 叶惜儿笑容裂了裂,招呼上在提牛车上东西的魏子骞,潇洒利落的先一步转身走了。 若是她的大波浪卷还在,估计还得甩甩发尾,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 老大爷笑眯眯地看着她的背影,对着魏子骞道:“后生,你这个媳妇,脾性可不得了。” 魏子骞没接话,掏出铜板付了车资,跟上了前面的女人。 叶惜儿凭着记忆穿梭在街道。 百花镇并不小,但比起锦宁县来,还是逊色一筹。 从街道两边的店铺和路面的宽度就能看得出来,这里没有锦宁县繁华。 店面也没有锦宁县的大气宽阔。 不过烟火气息倒是很浓厚。 因着离下面的村子较近,所以时常可以看见穿着粗布或麻布衣,挑着担子进城来卖农作物的庄稼人。 柳媒婆的家住在城东的桂花巷。 叶惜儿拐过几条街就到了,进了巷子口,渐渐碰上了几位相熟的邻里。 “惜儿回来了?” “惜儿这是和夫婿回门了?” 她毫不怯场地一一点头打招呼叫人。 “哟,嫁去县城的惜儿回来了?你娘这几日可是高兴坏了。逢人就说惜儿有出息了。” 就在叶惜儿快到家门口时,隔壁的张大婶捧着瓜子倚在自家门框上,眼神在这对小夫妻身上来回打量。 视线尤其在魏子骞身上明晃晃的停留,当看到他手上提着的东西时,嘴角向下一撇,法令纹更加深刻了。 叶惜儿知道,这是与原身的娘柳媒婆十分不对付的一个大娘。 两人从年轻的时候就掐架,后来嫁人了,好巧不巧的还做了邻居。 但张大婶的日子过得可没有柳媒婆舒心,因为柳媒婆大小也有个正当职业,周围的人哪家不嫁娶?少不得要求上门。 邻里邻居的都会给柳媒婆两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