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书迷正在阅读:当雄虫误入人类世界、九寒(gl abo)、锦中雪、穿成小黄鸡怎么破、焚情、狮子与兔(BDSM)、縱橫獸世採陽補陰(H)(繁)(简)纵横兽世采阳补阴、落日斑斓 (H)、破镜重圆文女主不想he、杨柳青(古言1v1,sc)
“大叔,你好啊!”田浩跟人家摆了摆小爪子,打招呼,顺便送上一个大大的笑容,阳光灿烂的很。 “你好啊!”那位大叔也和气的跟他点点头。 跟在这位大叔身边的那位,管家一样的人,有些惊讶的看了看大叔,又看了看田浩。 田浩笑容完美,又阳光可爱:“大叔,你也是来登高看风景的吗?” “是啊!”大叔笑了一下:“重阳佳节,登高望远。” “嗯!”田浩算是跟人打过招呼了,他这边的人,收回了挑衅的目光,对方的人也恢复了正常。 正好这个时候,一排大雁飞过,一阵秋风吹来。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那位大叔看着远处,突然吟诵了这首诗出来,田浩正好听见了。 而那大叔看了看周围,也就只能跟田浩讨论了:“你可喜欢这首诗?” 田浩正好在周围溜达,这上头的面积也不大,他想听不见也不太可能:“还好吧?” “我姓李。”那位大叔主动说了自己的姓氏。 “学生姓田。”田浩朝他拱了拱手:“李大叔。” “定国公府是你的外家?”李大叔明显知道定国公府的事情。 “是啊,是我外祖家。”田浩承认的点了点头。 “田小子。”李大叔毫不客气的叫他小子:“你也吟诵一首应景的诗词来听一听?” “学生更喜欢诗豪的秋词二首。”田浩道:“疏阔而洒脱!” “哦?”李大叔听了这话笑了笑:“你既然十三岁就考中了举人,才学应该不错,现在作诗一首,就以重阳为题。” “李大叔,你怎么知道,我十三岁就考中了举人?”田浩很意外啊,这才头一次见面,只是知道彼此的姓氏而已,这位李大叔知道的东西不少嘛。 “看你的穿着打扮,应该是个举人。”李大叔笑着道:“何况这几位,可是眼熟的人。” 他指了指薛青他们几个,这几个人穿着的都是定国公府下人们的服饰。 田浩一下子就笑了,几乎是张嘴就来“一夜雨廉纤,新晴景倍添。日暄烘菊蕊,云散露峰尖。秋色重阳胜,诗题即事拈。登高堪眺远,四面捲珠帘。” 那李大叔眼睛都听的亮了三分:“此诗为何?” “就叫重阳。”田浩打开了自己的扇子:“应情应景。” 跟他谈论诗词歌赋?哈哈哈! 想当年他沉迷诗词歌赋的时候,别提多疯狂了,这点都不是问题。 这首《重阳》当然不是他作的,这可是有着“诗帝”之称的乾隆皇帝所做,那位一生作诗四万多首。 虽然说很多都是凑数或者水平不高,但好歹人家也是个文化人。 他这一首诗词出来,足可表现出他的才思敏捷以及一肚子的墨水了吧? “不错不错,你这小举人有点意思。”李大叔指了指一边的石凳:“坐下说话。” “那多谢李大叔了。”田浩就不客气的坐了下来。 “双喜,给他倒一杯茶来。”李大叔一声吩咐,他身边站着的那位面白无须的管家打扮的人,就给田浩倒了一碗热茶。 田浩客气的道了谢:“多谢。” 然后端起来喝了一口:“好茶,君山银针啊!” 上好的君山银针,比他在老太太那里喝的还要好一些。 具体哪儿好,他喝不出来,但是他在老太太那里喝到的君山银针,气味独特,他一下子就记住了。 “不错,君山银针金镶玉。”李大叔道:“算得上是好茶。” 田浩喝了茶,还顺手拿了人家一块糕点吃:“这应该是顶好的黄茶了,糕点也挺不错的啊,这是重阳糕,菊花酥。” 糕点好几盘,做的都十分的精美,味道更是没的说,田浩还顺手塞给了田小宝几块,让他也吃一些,其他人他就鞭长莫及了。 “你姓田,叫什么?”李大叔并没有介意这个小动作,反而问他的全名。 “学生田浩,字微澜,号长生。”田浩这次正式的介绍了一下自己:“外人叫一声长生公子。” “长生?”这个号,让李大叔一愣:“这是你的号?” 此处时空讲究跟古代差不多,号是出了姓与名和字之外的代表。 但是一般都是比较清雅或者有意义的号,比如说李白,就号青莲居士,他这长生是个什么意思?难道他是修道的?怎么来皇觉寺了呢? 作者闲话: 江湖有话要说:有大叔出没啦! 129神秘的李大叔 129神秘的李大叔 “是我外祖母给起的,老太太觉得长生的身体不好,多病多灾又单薄,失恃失怙,生怕养不活,长不大,就叫人人都喊我长生。”田浩笑得有些羞涩:“老人家的一片慈爱之心,故而长生就以此为号,日后出门,也让人叫一句长生公子。” “有孝心。”李大叔很是开心的样子:“你父亲是个人才,可惜了。” 田浩抬头,好奇的问李大叔:“您认识……我父亲?” “认识,见过几次面,还共事过。”李大叔的表情有些沉默:“可惜了。” 他一连说了两个“可惜了”,这就让田浩郁闷了,这是多可惜他父亲这个人才啊? 田浩的眼神,让李大叔有些释然,又有些欣赏:“你是一个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