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小说 - 玄幻小说 - 浮玉录在线阅读 - 037墨痕社飞觞醉明月静文女托词寄素心

037墨痕社飞觞醉明月静文女托词寄素心

    中秋将至,贝满女中校园内桂子飘香,月色一日比一日清朗圆润。墨痕社社长苏静文是个心思细腻、颇具组织才干的姑娘,她提议社友们中秋之夜不必各自归家,不如留在学校,于临湖的水榭中共度佳节,赏月、吟诗、分享瓜果,岂不风雅?

    此议一出,立刻得到了社员们的热烈响应,更令人惊喜的是,指导老师沉墨舟闻讯后,亦含笑表示赞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能与诸位同学共赏明月,切磋诗文,亦是人生乐事。”  他答应届时会带来一些私藏的桂花陈酿与精制月饼,与大家同乐。

    消息传来,墨痕社的姑娘们更是兴奋不已,对中秋之夜充满了期待。

    中秋当夜,天公作美,一轮冰盘似的明月高悬夜空,清辉洒遍人间。水榭临湖而建,檐下悬着几盏雅致的宫灯,与天上明月、水中倒影相映成趣。长桌上铺着素净的蓝印花布,摆满了各色应节果品、点心和沉墨舟带来的佳酿月饼。

    社员们围坐在一起,起初还有些拘谨,但在苏静文落落大方的主持和沉墨舟温和引导下,气氛很快活跃起来。行飞花令、猜灯谜、即兴赋诗…欢声笑语随着桂花香在水面飘荡。

    沉墨舟并未喧宾夺主,大多时候只是含笑聆听,偶尔在孩子们词穷时才不着痕迹地提点一句,或是对某位社员的妙语佳句投去赞许的目光。他的目光也曾几次不经意地掠过吴灼,见她与林婉清挨坐着,小口品尝月饼,听得入神,便又安然地移开。

    活动渐入高潮,苏静文起身,宣布下一个环节是自愿分享自己创作或最喜爱的咏月诗词。她自己是社长,便率先吟诵了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声情并茂,赢得了满堂彩。

    接着,几位社员也依次分享了王建、李商等人的名篇。轮到苏静文做小结时,她脸颊微红,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静坐一旁的沉墨舟,声音比平时更柔了几分:“其实…我私下也试着填了一阕小令,写得不好,权当抛砖引玉,请沉先生和诸位同学指正。”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好奇地望向她。苏静文深吸一口气,轻声吟道:

    “玉宇澄清,冰轮满,桂影婆娑暗度。

    水榭风清,墨痕聚,共此良辰休负。

    素心一片,欲寄冰魄,奈何云衢路阻。

    惟愿清辉常照影,莫教幽独。”

    词句清丽,意境幽婉,明显超出了高中女生的寻常习作水平,其中“素心一片”、“惟愿清辉常照影”等句,更是流露出一种含蓄而深沉的倾慕与祈愿。

    社友们或许只觉得社长文采斐然,纷纷鼓掌。但坐在吴灼身边的林婉清,却猛地用手肘碰了碰吴灼,眼睛瞪得溜圆,凑到她耳边,用气声激动地低语:“令仪!令仪!你听出来没有?静文姐这词…这分明是…是写给沉先生的呀!”

    吴灼正沉浸在词句的意境中,闻言微微一怔,不解地看向婉清。

    林婉清急得就差手舞足蹈了,继续咬着耳朵揭秘:“‘共此良辰休负’!是说和沉先生一起过中秋不能辜负!‘素心一片欲寄’!是想把心意寄给月亮一样的人!‘奈何云衢路阻’!是感叹中间有阻碍!最后那句‘莫教幽独’…哎呀,不就是希望沉先生别让她一个人孤单着吗?!”

    经林婉清这么一解读,吴灼再细细一品,脸颊蓦地有些发热。她下意识地抬眼望向沉墨舟。

    只见沉墨舟依旧安静地坐着,脸上挂着惯有的温和笑容,对苏静文的词表示了鼓励:“苏社长此词清雅婉约,颇得宋人小令风致,尤其‘桂影婆娑’、‘清辉照影’等句,景情交融,很好。”他的点评完全停留在文学层面,专业、客气,却不着痕迹地避开了任何可能涉及个人情感的解读,仿佛未曾察觉那字里行间的暗涌。

    苏静文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失望,但很快便用得体的微笑掩饰过去,礼貌地谢过先生指点。

    林婉清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又偷偷对吴灼说:“看吧看吧!沉先生肯定是听懂了,装傻呢!不过静文姐也真大胆……”

    吴灼的心绪却有些复杂难言。她看着苏静文明媚大方、敢于委婉表露心迹的模样,再对比自己内心深处那份只能寄托于摩斯密码和星空隐喻的、不敢言说的悸动,一时间竟说不出是羡慕,是怅惘,还是别的什么。她再次望向沉墨舟,只见他已自然地引导着下一个同学分享诗文,侧脸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朗平静,仿佛刚才那番微妙的波澜从未发生。

    水榭中,墨痕社的中秋雅集正进行到酣处。月色溶溶,笑语盈盈,桂花酒的甜香与少女们的诗思交织在一起,酿成一种微醺的意境。吴灼刚对了一句颇妙的“月”字飞花令,正抿着嘴笑,感受着这难得的、脱离什锦花园沉重氛围的轻松与欢愉。

    林婉清凑在她耳边,还在兴奋地小声嘀咕着方才苏静文那阕“暗藏玄机”的小令,两人脸颊都红扑扑的。

    就在这时,水榭入口的光影里,走来一位身着深色制服、神态严肃的贝满女校的年长嬷嬷。她的出现与场内风雅欢快的气氛格格不入,顿时吸引了不少目光。

    嬷嬷目光扫视一圈,最终落在了吴灼身上,她步履沉稳地走过来,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笑语:“吴灼同学,请出来一下。”

    欢快的氛围仿佛被戳破了一个口子,瞬间安静了不少,众人都疑惑地看向吴灼。吴灼心头莫名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升起。她放下手中的茶杯,在众人注视下起身,走到嬷嬷身边。

    “嬷嬷,有什么事吗?”吴灼轻声问道。

    嬷嬷脸上没什么表情,公事公办地说道:“府上派人来接你了,车就在校门外等着。说是宋家少爷亲自来的,要接你回去赴中秋家宴。让你即刻准备一下。”

    “宋家少爷?”  “宋华卓?”  几个耳朵尖的女生已经小声惊呼出来,语气里充满了惊讶与羡慕。

    水榭内的安静立刻被打破了!

    “哇!宋华卓亲自来接!”

    “中秋家宴!这意义可不一般啊!”

    “灼灼,快去吧!别让宋少爷等急了!”

    “真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啊!”

    少女们顿时起哄起来,七嘴八舌,语气中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善意的调侃。林婉清也惊讶地捂住了嘴,眼睛亮晶晶地推了推吴灼。

    然而,吴灼的脸色却在瞬间褪去了血色,变得苍白。中秋家宴……这突如其来的召唤,像一只冰冷的手,猛地将她从贝满这个短暂而自由的美梦中拽出,重新塞回那个令人窒息的金丝鸟笼。宋华卓的热情,在此刻显得如此具有压迫感,不容拒绝。

    她的目光下意识地、带着一丝本能的惶惑,扫过在场的师长与同窗,最终落在了指导老师沉墨舟的身上,仿佛希冀能从值得信赖的师长那里得到一丝慰藉或缓解困境的建议。

    沉墨舟依旧坐在原处,手中端着的茶杯平稳如常,他的姿态从容,表情管理得无懈可击。

    她迅速低下头,轻声对嬷嬷应道:“是,我这就去。”

    她跟着嬷嬷,默默地走向月光照不到的、通往校门的阴影小径。

    吴灼的身影刚消失在通往校门的小径尽头,水榭内的气氛非但没有冷却,反而因这突如其来的插曲而更加热烈起来。少女们的心思立刻从诗词歌赋飞到了才子佳人的浪漫遐想上。

    “婉清!婉清!”一个圆脸女生立刻挤到林婉清身边,抓住她的胳膊,眼睛闪闪发亮,“快说说!是不是真的?宋少爷这都亲自来接去家宴了,是不是好事将近了呀?”

    “对啊对啊!灼灼平时口风真紧!一点都没透露!”另一个短发女生也凑过来,语气兴奋,“宋家可是北平城里这个!”她悄悄竖了下大拇指,“宋华卓又那样一表人才,还开飞机!天哪,灼灼真是好福气!”

    “我看八九不离十了!”又一个声音加入讨论,“中秋家宴啊!这是什么场合?这分明是当未来儿媳妇看待了才让去的!说不定就是去定日子的!”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瞬间将林婉清包围。她成了所有好奇目光的焦点。婉清自己也还处在惊讶中,被朋友们这么一拱,顿时也有些飘飘然,仿佛掌握了第一手秘辛。她脸上泛起红晕,既想替好友保密,又按捺不住分享的冲动,只好含糊地笑着摆手:“哎呀…你们别瞎猜…没有的事…可能就是普通的家宴…”

    “普通的家宴需要少爷亲自开车来接?”

    “就是!婉清你不老实!快从实招来!”

    问题一个接一个,少女们的想象力在月光下无限蔓延。她们的目光追随着吴灼离去的方向,仿佛能透过夜色看到校门外那辆锃亮的汽车和倚车而立的英俊青年,空气中弥漫着浪漫的憧憬和一丝丝的羡慕。

    “他们是不是经常通信?宋少爷是不是还给灼灼写过情诗?”

    问题一个接一个,少女们的想象力在月光下无限蔓延。

    突然,一个声音猛地拔高,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哎!等等!我想起来了!之前宋少爷不是开着飞机来过咱们学校上空吗?那飞机灯一闪一闪的!当时都说是在跟灼灼打招呼!婉清!你快说,那灯到底闪的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什么‘我喜欢你’之类的?!”

    这一下可炸开了锅!

    “对啊对啊!我也看见了!闪了好一会儿呢!”

    “快说快说!婉清你肯定知道!灼灼肯定告诉你了!”

    “是不是求婚啊?用飞机灯求婚?也太浪漫了吧!”

    林婉清被这连珠炮似的问题问得晕头转向,她身为吴灼最信任的闺蜜必然不可能大张旗鼓的把那句话说出来,只好含糊其辞又硬着头皮,带着几分与有荣焉的得意,半真半假地推测道:“哎呀,具体是什么,灼灼也没细说……不过肯定是很了不起的话就是了!你们想啊,那么大阵仗,还能是什么意思嘛!”

    她这模棱两可的回答,更是坐实了女生们的猜想,引得一片羡慕的惊呼和更加热烈的讨论,仿佛那夜的飞机灯语已然解码,诉说着一段传奇般的姻缘。

    在这片由少女们构成的、充满兴奋与好奇的声浪中心,水榭的一角,却仿佛存在一个无形的静默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