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阿姐,吃吧。”她把筷子塞回明宝清手里,笑眯眯地说。 明宝清抿了筷尖的蛋黄红油,用勺子沿着碗边勾了一圈粥。 “阿姐还是小猫舌头,怕烫。”明宝锦趴在桌上,看向明宝清的目光很怜爱。 明宝清被她看得有点感动,也有点好笑,伸手揉了揉她的额发。 “那是什么?”明宝清瞧见茶盘底下的信封,问。 “噢,是李先生让我给你的。”明宝锦挪过去把牛皮信封抽了出来,明宝清放下筷勺接了过来,一捏厚度,隐约就猜到了几分。 信封里只有一张契书,却是两间联排的铺子,都在兰陵坊临朱雀大街的那条街道上,而且不偏不倚,不是什么巷弄斜角的位置。 兰陵坊的铺面并不贵,但这铺面的位置几乎可以说是拔尖了。 明宝清长长出了一口气,低声道:“多谢圣人宽宥。” 契书的用纸较寻常纸张要厚韧一些,夹层有官印,谨防做伪。 明宝清抿了一下纸角,从契书底下抽出一张盖了官印的公文来,上头写着明宝清可去兰陵坊的马坊挑选小马两匹,骡子一头。 这官印并不是太仆寺的官印,而是明宝清没见过的两枚印记,她在灯下细看了一会,辨出应该是女官和北衙军的印记。 “这兰陵坊的马坊果然是不一样的。” “能卖羊乳、卖牛乳真的好不一样。”明宝锦一脸赞同地说。 明宝清忍笑,又问:“岑贞秀这两日待你可有什么阴阳怪气的?” 李素既能把这契书和公文给她,太仆寺和太府寺必定已将马行和铺面收归官有了。 明宝锦摇着脑袋笑了起来,像只得意洋洋的翘嘴小猫儿,“她好像怕我。” 次日是放旬假的日子,老苗姨最喜欢这天了,她的小女娘们都在家,三餐都在一块吃。 不过这一日文无尽和蓝盼晓要回乡去看纸坊的情况,一家人又是凑不齐全了。 严观提着一条嫩嫩的猪腰肉低头从角门进了西跨院,正瞧见明宝清挽着裙踞蹲在田边择薤白。 篱笆桩子上绕着卷卷细细的须,缀着微圆的小叶,落着一层雪般的白花。 老苗姨在厨房里叫,“是薤白不是葱!” 明宝清正提起一把薤白,长叶似葱,底下根茎莹白圆嫩,她有些不满地嗔怪道:“晓得啊,薤白底下带珍珠的,我怎么会弄错!?” 明宝清提着那把‘珍珠’站起身,身后豆蔓上的积雪忽然飞了起来,自她身后斜飞四散开来。 严观站在那瞧着她,总说不上他是什么神色,那点情绪总藏在眼睛里,需叫人咂摸。 ‘不像文先生浓情蜜意,什么甜津津的话张口就来,又不像孟参军那么面皮薄薄,揶揄两句,指尖都红透。’ 明宝清心想着,倏忽一笑,道:“阿郎来了?” 严观原本正抬步走过来,闻言稍稍一滞,就变成了同手同脚。 明宝清忽然想起自己在马坊瞧见一匹小马,也是同边蹄子胡乱迈,跑起来十分别扭好笑。 严观几步就走到了明宝清跟前,垂眸看着她,微微低头迁就她伸过来的抚摸他脸颊的手。 “再唤一声。”他说。 明宝清朝他身后瞧了一眼,严观侧身挡住她的视线,也挡住厨房里可能会望过来的目光。 “再唤一声。”他又说,表情明明没有波动,但眼睛里那种潮涌般的光芒,令他看起来似有一种很难耐的神色。 明宝清佯装考虑,又玩笑道:“那求求我。” 严观真是连片刻的犹豫都没有,盯着她的眸子低声道:“求求乌珠儿,再唤我一声阿郎。” 这话反叫明宝清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她将眼看向别处缓了一缓,再转回来时腰肢被严观轻轻一揽,便倒在他胸膛上,叫他拿住亲了一下。 “肉可拿稳,别掉泥巴里了。” “阿婆好坏!” 老苗姨和明宝锦的声音从厨房里冒出来,一老一小在笑他们。 明宝清揪住严观的脸颊搓了搓,道:“阿郎今天想吃什么菜?” 她拔出来的薤白是要炒鸡蛋的,今儿人多,老苗姨足足磕了六个蛋在碗里,薤白切碎,搅在一块。 锅里的菜油本来就喷香,柴火烧旺,蛋液一倒进去,立刻蓬成金黄点翠一大张,非常香,下酒下饭都是好菜。 严观带来那一条猪腰肉是最嫩的,没有筋膜,连娃娃都好吃的。 老苗姨数了数菜,发觉少一个汤,就用这腰肉切了薄条来煮滑肉汤喝。 汤底是个简单的虾米汤,汤沸之后把肉一条条滑进去,明宝锦择了一把嫩嫩的油菜芽头洗干净,等锅再开的时候撒进去,这汤就变得好喝又好看了。 外院的堂屋已经被游飞和明宝盈收拾出来了,大家都去厨房端饭端菜拿筷子的,一个来回就把桌子摆满了。 “今日东市张了礼部试的榜,孟参军考中了,是二甲传胪。”严观说着,呷了一口汤,汤头清香顺滑,肉片被抓渍得极其柔嫩。 “这可真是要恭喜他了。”明宝清余光瞟见严观在边上敲螃蟹,含笑说:“只这回是加考的恩科,不知能得一个什么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