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结局篇(3)
书迷正在阅读:我就要干掉男主怎么了、四朝玉京春、只做他的心尖宝、睡前服城、市井之徒、桃运通天、闻妻有两意、未来接收器、玉茎劫 【古代 高H 乱伦】
应了儿子的要求,隔天姜妙就让人去户部尚书府递帖子把田幼微请了来。 田幼微只在姜妙的屋子里坐了坐,便被小宝拉到一旁,俩人说悄悄话去了。 姜妙没跟上去听,肖彻要走了,她翻了布料出来,准备连夜赶工给他做一套护膝。 而另一头,田幼微坐在庭院里的藤架下,和小家伙头碰头。 小宝问她,“师娘,‘前世’是什么意思?” 田幼微一愣,“为什么问起这个?” “好奇。” 田幼微想了想,觉得自己若是说得太高深,这小奶包八成也听不懂,便给他解释道:“前世就是你在投生到你娘亲肚子里之前经历的那些事儿,等你出生以后,就统统忘干净了。” 小宝又问:“那出生以后,就没有人能记得前世的事吗?” “一般而言,没人能记得,但也有例外。”田幼微摸摸他小脑袋,“以前有个老和尚跟我说,几岁的孩子能回忆起前世的几率比较大,你大概就是那个例外。” 小宝嘟囔,“你果然什么都知道。” “因为我厉害呀!”田幼微望着他笑笑,“小家伙,你的那些回忆里,有没有我?” “没有。” “真没有?” “记不得了。”小宝托着小下巴,有些郁闷。 “那你前世是干嘛的?” 小宝说:“太子。” 田幼微挑眉,没毛病,这一世也会是太子。 “你找我来,就是为了问这个?” “不是。”小宝摇摇头,“我以前没见过娘亲,师娘那么厉害,能不能帮我算算娘亲去哪了?” 田幼微噗嗤一声听笑了,“小家伙,我把你当朋友,你竟当我是神仙?” 她要能精准算出每个人的前世,早都混个女国师当了好吗? 小宝一脸失望,嘟着小嘴。 田幼微望着他那鼓鼓的包子脸,被萌到,笑着安慰他,“前世没见过,这一世老天爷不就弥补你了?都有娘了还不满足?” “我五岁那年,被人推下水了。”小宝继续托着小下巴,奶声奶气的声音有些漫不经心,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田幼微愣了愣,“五岁?” “嗯嗯。”小宝点头,“五岁我就又回到娘胎里了。” “那确实够小的。”田幼微叹了一声,什么人如此丧心病狂,连孩子都不放过。 俩人密谈了一下午,眼瞅着到了下衙时辰,田幼微站起身,直接把小奶包撂在秋千架上,自己噔噔噔跑去找邹衡。 被“遗弃”的小宝:“” 北梁使臣来了南齐一个多月,棉花和高产稻早在万寿节那日就传了出去,如今别说是京城百姓,就是底下的州府,但凡消息灵通的,基本都知道了,原来同样的一亩地种水稻,北梁稻种的产量能达到南齐水稻的双倍,还有那什么棉花,竟然能做成衣服御寒。 北梁真正做到让百姓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愿望。 于是,这段日子大半个南齐的百姓都在翘首以盼,盼着那份建交协议能早日敲定,北梁的种植技术能早日引进,尽快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传出“协议谈崩”的消息。 北梁使团要回程了! 这一消息,无疑让百姓炸了锅。 慈宁宫。 因着敏妃之死才高兴了没两日的杨太后此时阴沉着脸,瞪着跪在地上的礼部白尚书,“楚太子真的提出来要回国?” 驿馆那边,一直是礼部在负责,白尚书垂首,“朱侍郎早前才来见过老臣,说楚太子已经下了决定,三日后启程回国。” 杨太后想不通,“为何谈崩了?” “这”白尚书为难道:“臣等正准备去见皇上。” 杨太后深深皱起眉。 纵使苏皇后心中有怨,总不能格局小到借着出使之名,让她儿子来南齐一通乱闹吧? 南齐纵有不足之处,好歹也是百年大国,就凭这么点儿小打小闹,苏皇后便以为真能覆了南齐合二为一? 什么楚氏天下,简直是无稽之谈! 从慈宁宫出来,白尚书便与其他朝官一块儿,去了乾清宫。 傅经纶已经好几日没上朝,此前百官就担心他是不是龙体抱恙,偏这个时候又传出协议谈崩,北梁使团准备回国的消息,不免让人猜疑纷纷。 帝寝殿内,宫女正在为傅经纶更衣。 他看上去与往日并无太大分别,只是眉眼间的阴沉戾气更为浓重,教人多看一眼就身子发颤。 小安子早已在一旁恭候多时。 穿戴整齐,傅经纶出了寝殿去往大殿。 百官们早已分列两旁站好,得见他,纷纷跪地行礼。 傅经纶声音淡淡,“免礼。” 起身后,严首辅担忧地看了傅经纶一眼,“老臣瞧着,皇上气色不大好” 傅经纶打断他,“说正事。” 严首辅噎了一下,随即转入正题,“关于南齐北梁两国的建交,百姓们的关注度很高,现在有传言说协议谈崩,北梁使臣准备回国了,百姓为此担忧不已,老臣斗胆问一句,此事是否为真?” “协议确实没谈成。”傅经纶坦然承认。 “这”严首辅越发担忧,“是不是有什么条款,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傅经纶道:“南齐对棉花一无所知,贸然引进外来物种,风险甚高,朕深思熟虑过后,觉得不必要用南齐百姓的生命安全去赌。关于农桑种植与研究,户部就有不少人才,往后加强对这部分人才的培养,总能让老百姓自给自足。” 一句“风险甚高”,把诸位大臣堵得哑口无言。 百官散后,傅经纶破天荒地主动去了慈宁宫。 杨太后欣喜不已,知道他不喜她过问朝政,便一句没提,只是瞧着他冷沉的眉眼,问最近是不是龙体不舒服。 傅经纶道:“大抵是皇后小产之事受了些影响,母后不必担心。” 虽然早就勘破皇后假孕,但谢韵是杨太后亲自选的人,总不能在这种时候捅她刀子,便只得叹气,“想来,是那孩子与你们夫妻无缘,皇儿,你还年轻,后妃又那么多,很快就能再有的。” 听到“夫妻”二字,傅经纶眼角跳了跳,却是抿着薄唇没说什么。 在太后这边坐了会儿,他便回去了。 秋葵笑道:“皇上最近跟太后娘娘的关系亲厚了不少呢!” 太后心中熨帖,“若能一直这么下去就好了。” 李敏薇暂时安置好,肖彻这两日又回了定王府,小宝自觉去了厢房跟姥姥睡。 这天半夜,肖彻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他睁开眼,隐约得见外间有光亮。 他披上外袍走出去,就见姜妙坐在绣案前,案上放着皮料和丝线。 姜妙没留意到他,神情专注,一针一线地缝制着护膝,案上只亮着一盏罩纱灯,晕黄的光线浅浅一层照在她白净的小脸上,静谧而美好。 把自己身上的外袍取下来披在她肩头,肖彻问:“怎么不睡觉?” 姜妙听到声音,回头看着他,有些不好意思,“是不是吵醒你了?” 一面说,一面想把护膝往身后藏。 肖彻失笑,语气里却满是纵容,“看都看到了,还藏?” 姜妙嘟囔道:“原本是想等收了针,后天一早你走的时候再给你的,哪曾想被你提前看到了。” 肖彻并不在乎什么护膝,他俯下身,将她手中的针线拿过来,放到一旁的竹筐里,“熬夜做这个很伤眼,乖,回去睡觉。” 姜妙却不肯,“我若不加紧,就没办法在你离开之前做好了。” “那便不做了。”肖彻握住她手腕,“心意到就成,我已经能感受到。” 姜妙不喜欢半途而废,而且,她知道他身为太子,不缺这个。 她纯属就是舍不得他,想他走的时候带走一件自己亲手做的东西,往后看到便能时时想起她而已。 但香囊之前已经做过了,没新意,想着北梁那么冷,给他做对护膝。 肖彻深知她固执,怕她还要继续,索性直接将她打横抱起朝着里间走去,温热的视线落在她面上,“竟然还能半夜起来做针线活,是前半夜还不够累?” 略有些轻浮的话,从他嘴里出来却满是撩拨。 姜妙听红了脸,“我只是” “针线活白天做。”肖彻打断她,“晚上有晚上要做的事。” “”姜妙直接捂脸。 晚上被打断,姜妙便只能白天赶,总算是在他离开之前把那对貂皮护膝给做好了。 北梁使臣离京这天,南齐礼部官员送行。 姜妙带着小宝去了。 跟来时一样,阵势很大,楚绾那辆马车宽大又华丽,在队伍中格外显眼,李敏薇就躺在里头,这会儿帘幕紧紧闭着。 姜妙为防露馅,都没敢上前去跟楚绾说话。 队伍到达城门外时,停顿了一下。 姜妙站在一旁,手中牵着小宝。 肖彻下了马,一步步朝她走来,眼神里尽显温柔。 “相公。”姜妙自然而然地喊,随后递了个锦盒给他。 锦盒里,是她做好的护膝。 因着要准备启程事宜,昨天肖彻在定王府用完早饭就回了驿馆,姜妙是黄昏时分才把护膝给赶制好的,只能这会儿给他。 肖彻接过,唇角稍稍弯起。 还没等他说话,小宝就先开了口,“爹爹,你要快点回来呀,不然娘亲就跑了。” 姜妙瞪他一眼,“瞎说什么?” 小宝嘟着嘴,他才没有瞎说呢,不然前世娘亲为什么一直没出现? 肖彻笑看着他,“那你可得帮我好好看着,不能让她跑了。” 小宝说:“我还那么小一只,看不住。” 姜妙有些无语,“行了你闭嘴吧!” 肖彻看向她,目光里有笑意,“我让一白带着好几个暗卫留下了,他们会随时保护你的安全,若想给我传信,写好交给他们就行。” 姜妙嘀咕,“两国距离那么远,给你写信,什么时候才能传回来呀?” “他们手上有专门传信的海东青,速度很快,不会太长时间。” 听得这一句,姜妙不安的心才稍微稳了下来。 肖彻又低声嘱咐,“我回去后过不了多久,两国就要打仗了,到时,你尽量待在府上,宫里的宴会或是齐皇和太后传唤,能推则推。” 姜妙点点头,她都明白,肖彻一走,北梁若是发起进攻,凭着杨太后那阴险狡诈的性子,极有可能挟持他们母子当人质威胁肖彻。 她不想成为他的负累,所以会尽量想办法保护自己。 这时,马车帘子被掀开一条缝,楚绾探出半个脑袋来,欢快地冲着姜妙招手,“嫂嫂!小宝!” 小宝也喊她,“小姑姑。” 姜妙只得带着儿子走过去。 李敏薇还在马车上,楚绾不方便下来,只坐在车里跟她说话。 “太遗憾了,你不能跟着我们回去。”楚绾说:“我还想着等到了上京,带你四处溜达溜达呢!” 姜妙笑道:“将来总有机会去的。” 楚澜打马过来催促道:“再不走,天黑之前就赶不到下一个驿站了。” 楚绾轻哼一声,懒得搭理他。 楚澜看了眼小宝,挑眉,“小家伙,跟小叔叔走吧,我带你去骑马,北梁可大可好玩儿了。” 小宝说:“小叔叔能把娘亲带走,我就跟着你走。” “咳咳咳”楚澜被呛到:“你别胡说八道啊,一会儿让你爹听到,他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行了。”姜妙带着小宝退往一旁,“既然时辰不早,那我就不耽误你们时间了,赶紧走吧。” 楚绾嘻嘻笑道:“嫂嫂,若是想皇兄了,就让一白帮着传信,他能收到的。” 姜妙赧然地看了一旁的肖彻一眼。 肖彻也不顾旁边还有人,走过来抱抱她,又在她额头上亲了亲,这才重新回到自己的马背上。 南齐礼部官员止步,北梁使团缓缓启程。 姜妙目送着前面那抹高大挺拔的玄色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虽然知道总有一日他还会带着千军万马杀回来,但一想到他们俩总是聚少离多,还是觉得说不出的难受。 回程的马车上,小宝一直靠在姜妙肩膀上。 已经三岁半,姜妙依稀能从他的眉眼间看到几分肖彻的影子,似乎又有了等下去的动力。 圝m.cfщx.rg 長偑妏嶨首發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