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院前早早点了灯,春桃煨了银耳莲子羹,瞧见闻吟雪回来,赶紧迎上前去。 风平浪静的一天。 昏黄的内室中,灯火如豆。 今日稍显闷热,莲子羹中还加了些碎冰。 闻吟雪取了头上的珠钗,刚准备换下身上的襦裙之时,门外突然有役人急匆匆前来禀告道:“小姐。老爷让你前往前厅一趟。” 闻吟雪漫不经心地看了看镜中的自己,问道 :“有什么事?今日已晚,明日再说吧。” 役人焦急道:“小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事。但老爷方才说了,是十万火急的要紧事。还请小姐务必前来。” 能有什么要紧事? 闻吟雪并不知晓。 但想来也与自己没多大关系。 她随意放下手中的珠钗,只道:“知道了。” 一路穿行都未曾遇到旁人,她走到前厅的时候,闻府上下已经乌乌泱泱跪了一大片。 就连闻老夫人都被丫鬟搀扶着跪在最前方。 唯一站着的,是一位手持明黄绢帛的内监,生得面白无须,待看到她后,慈眉善目地对着她笑了笑。 圣旨? 难道升官的圣旨?但是也没听说闻书远最近于政事上有什么建树。 闻吟雪心中思忖,内监笑眯眯对她道:“闻大小姐。麻烦前来接旨吧。” 这话是对她说的。 很奇怪。 闻吟雪心中陡然生出一种很不安的情绪。 她依言上前,略微低头,听到这内监拖着长长的调子,语调中带着笑意。 圣旨中提到诸多溢美之词,称闻氏长女品貌出众,言容有则,而后内监看了一眼闻吟雪,继续笑着道:“威远侯府世子年过弱冠,闻氏长女与之情投意合,两人天作良缘,朕闻之甚喜,特此赐婚,责有司择良日完婚。钦此——” 赐婚的。 圣旨。 ……谁和谁? 好像说的是她和楚珣情投意合,天作良缘。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她怎么不知道? 怎么就要择良日完婚了! 闻吟雪不敢置信地抬头看向内监,只见他非常慈爱地看向自己,一脸高深莫测的笑意。 内监应该是把闻吟雪的目光读成了欣喜,忙不迭又透露道:“钦天监那边已经瞧过了,四月初五就是个吉日,正巧这又还没到伏暑,正是好时节,早点完婚也好。” 怕闻吟雪觉得还不够稳妥,又掩唇低声道:“其实陛下已经敲定了,就是四月初五。” 什么。 怎么连日子都定好了。 还就在下月? 闻书远和林氏显然也是有些难以相信,毕竟从来都没见闻吟雪与楚珣有过什么来往。 怎么这陛下冷不丁地就要赐婚了? 圣上金口玉言,断无更改余地。 这事虽然不算是什么坏事吧,但总归来得太过突然,他们连一点准备都没有。 而且这威远侯府的楚珣是什么人,当今圣上视如己出的外甥,说一句锦绣堆中养出来的也毫不为过,早前想要与之议亲的贵女不知凡几,怎么就是闻吟雪能得陛下亲自下旨赐婚? 除却先前太子册立正妃,已经许久都未曾有过赐婚的圣旨了。 闻书远与林氏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闻书远斟酌着问内监道:“只是……小女与楚世子,生辰八字还未对过。” 京中很看重这个,成婚前必定要合八字的。 她和楚珣的八字怎么都不可能相合吧。 即便是圣上赐婚,但若是八字实在不合,后面也可以以此为理由拖着,最后不了了之。 闻吟雪很期待地看向内监。 内监察觉到她的视线,赶紧给她递了个无需担心的眼神。 随后他一扫拂尘,笑容满面道:“闻大人且放心吧。陛下早就让钦天监瞧过了,闻姑娘和楚世子的八字……” “般配,简直就是般配至极!” · 楚珣连着数日都未回府,今日长公主下了旨意,勒令他回府。 临回府前,李司直倒是没有如前些时日那么神神叨叨了,只是满眼含笑地看着楚珣,时不时笑上两声,还自顾自地不知道喃喃自语什么。 脑疾好像更严重了些。 楚珣不动声色地离他远了点。 今日府中上下都齐聚正厅,就连威远侯都坐在主厅上,旁边长公主翟衣鸾冠,衣冠隆重地坐在一旁。 长公主神色似有些复杂,看到楚珣后轻叹了口气。 “你这孩子。怎么瞒了我们这么久?” “你这段时间的煎熬,我们都全然不知。以后这些事你也不能都藏在心里,不然旁人怎么能懂你的心意?” “……” 楚珣不解:“我瞒你们什么了?” 事到如今了,居然还在隐瞒。 他当真将心意藏得很深。 若不是他们抽丝剥茧,如何能发觉他的心事? 长公主品了一口茶,只道:“你等会儿就知晓了。” 楚珣自认这段时间也没做过什么事情,此时也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下,抛着手中的短刃玩。 他坐下的姿态实在是懒散,耷拉着眼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长公主平时看不惯他这样没正行的姿态,今日却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看出了些他此时失意来。 想来是因为闻姑娘要议亲了,他心如死灰,才这般倦怠。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