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7 有了启发
书迷正在阅读:全家背刺假千金?姐贼有钱照样横行京城、减肥博主爆改锻体大师[GB]、营川1934、替嫁后,残王的疯批王妃无法无天、听奶团心声,炮灰们集体踹翻剧本、重生废柴妃,弃女翻身爽翻了、黑泥万人迷短篇合集、她为何总被大佬创飞(无限 NP)、玉桐【np】、重生后我嫁了未婚夫的皇叔
宏伟集团工作作风的整顿持续了一个月,整顿方式沿用了苏伟从市政府学来的领导干部整顿方式,虽然处于不同领域,但是理论上也有相通之处。 整顿的力度大小不定,根据具体事情而定,但是在宏伟集团内部起到的警醒作用是非常大的。 职工们原以为不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会被淘汰,没想到在个人工作作风上面,董事长也下狠手了,庆幸的是这次内部整顿的结果没有对外公布,不然对很多被处理的领导干部来说,打击性是极强的。 有了第一次,今后一定还有更多次。 员工们心里已经有底了,反过来一想,宏伟集团的全体职工所拿的工资福利比国内任何民营企业给予职工的工资福利都要高,属实不应该再出现各种问题。 至于管理问题,苏伟没有太着急,升级版的管理体制投入使用还不到半年,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他个人看重的还是一个人的品格,特别是在这次整顿之后,要求人事部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尤其注意到一个人的品行和涵养。 在国内民营企业中,宏伟集团算是把《毛选》里面那套理论用的最好的企业。 …… 处在总部身边的乡村鸡快餐连锁有限公司在整顿中没有出问题来,相对宏伟集团另外的产业而言,乡村基快餐行业算是比较辛苦的产业。 李红配合完总部的调查,没有受到一点影响,用老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她手里还握着乡村鸡的干股,完全没必要去为了一点小利做手脚。 何况她满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把乡村基继续壮大? 整顿工作刚停下来,又一份计划书送到了总部。 苏伟很好奇的看完了李红报上来的计划书,这个女人确实值得钦佩,现在很多中高层领导可能还处在整顿的恐慌中,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而这个女人已经开始着手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了。 李红在计划书中提到,想把乡村基之前成立的送餐部门单独提出来组建一家从事类似行业的公司。 如此一来,已经是朝着外卖行业去发展了。 此时提出这个计划,苏伟认为可行度很高,从李红计划书上的数据表明,市场很大。 而且乡村鸡经过了两三年的经营,电话订餐的模式已经相当成熟了,从线上到售后都做得非常好。 就连当初鄙视乡村鸡的肯德基也开始发展这样的模式,实实在在的扇了自己一耳光。 苏伟就事论事,问李红,“你认为这种模式发展的前途在哪里?” 计划书上没有提到这一点,苏伟想知道在李红脑子里是否有具体的目标?不然在传统媒介向新媒介过渡的时候,一旦突破不了瓶颈就会被淘汰,最后功亏一篑。 李红道:“董事长,我还记得最开始启动电话订餐模式的时候,你提醒了我,向互联网商业发展,虽然我暂时不清楚之后电话订餐这种模式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和互联网接轨?但是我敢肯定,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升级和过渡。 董事长,还有一部分计划我没有写出来,一切处在猜想中!” 苏伟道:“你说来听一下!” “如果新公司成立,我会专门成立一个网络部门去和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公司洽谈合作,比如一些最接近人们生活的互联网软件,我想通过他们来链接消费者和我们!” 苏伟点头,“想法不错,做起来可能会不简单!” 李红道:“若是因为难度大,就放弃,这不是宏伟集团多年来沉淀的精神!” 苏伟用欣赏的眼光看李红,谁说女人不如男,有时候女强人的气魄是让人敬佩的。 “李经理,我还给你提一个建议,既然想把部门单独提出来做一家新公司,那么它的路子应该铺的更宽一些,如果仅仅是为乡村鸡服务,任然是乡村鸡的附庸,单独做公司就显得多余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苏伟道。 李红恍然大悟,“董事长,你的意思是吸纳独立的外来客户!” 苏伟点头道:“举个简单的例子,肯德基虽然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是不可否定它有自己的消费群众,之所以我们的电话订餐模式抢走了他们的一部分客服,那是因为消费者享受到了便利,他们为了维护这部分客户,不得不模仿乡村鸡的电话订餐模式来做。 但是从自身情况讲,肯德基绝对是不愿意的,就如当初他们评论乡村鸡此举很愚蠢一样,因为投入太大,利润就减少了。 可是,如果说有一家专门从事这个工作的公司承担肯德基的这项业务,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并不需要自己投入就能完成对消费者的便利服务,何乐而不为?” 李红经苏伟一点,脑子里涌现出了一些想法,要付诸实践,还需要慢慢的琢磨。 “董事长,我想我有思路了!”李红道。 苏伟说:“李经理,眼光放长一点,有时候竞争对手也会成为你的客户!” 对任何一个企业家来说,能够从竞争对手的手里赚到钱,那种感觉是非常舒服的。 李红道:“董事长,我争取在年中的时候把详细的计划方案报上来!” 苏伟道:“先做做看吧!必要的时候,总公司这边会给予支持!” “感谢董事长!”李红汇报完情况离开了总部。 她感觉很庆幸,如果说苏伟不是董事长,换作其他人,极有可能因为计划的不成熟直接否定她的想法,因为项目需要专业的评估,显然她现在手里拿着的项目计划书是无法通过评估的,也就意味着离实行又远了一步,甚至直接被打入黑洞。 但是苏伟不一样,他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他的思维始终是从项目的可行性出发,确定可行性之后,去找一些有利于项目发展的因素,最后再来完善项目计划,如此一来,不管是在逻辑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有理有据,经得起推敲。 李红每次来总部汇报工作,都能够从苏伟的话中受到启发,让她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