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重生了,娃都满一岁了/我重生后,世子追妻火葬场了 第44节
难道她的面子还能比受尽宠爱的世子妃大? 万宝如一愣,喏喏半晌,却又带着一丝不耐烦。 “母亲,我知道了。” 这下子不止荣阳伯老夫人了,就连陈修齐都看明白了,他皱皱眉,想想母亲做的决定,越发觉得正确。 荣阳伯老夫人可不惯着她。 “今年你就不要跟着修齐去边关了,好好的留在京中照顾孩子,也跟着我多出去走动走动。” 别白白的长着一双清亮的眼睛,却识不得贵人。 万宝如一瞬间怔忡,反应了一会儿突然脸色突变。 “为什么?阿延和阿敏我们都可以一起带到边关去。” 他们都是在边关出生的,怎么就不能带着去了。 她跟夫君回来这一趟就只是回来述职探亲啊。 荣阳伯老夫人抬起茶杯,看了一眼儿子。 陈修齐接话。 “阿延日渐长大,是该找个好师傅了,去边关没有合适的人。” 万宝如脸色变冷。 “是吗?那就是非要我留在京中?” 荣阳伯老夫人突然冷笑。 “这个时候你倒是机灵了,前两日准备去找庆王妃请罪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这么机灵?前几日上门去作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这么机灵?” 现在事关自己了,立马就明白道理了。 真是可笑。 明明是自己犯的错误,却要别人去替她收拾残局,不懂担当。 明明是自己造的孽,却怪别人不够体谅宽容,不明是非。 陈修齐原本还带着一丝愧疚,如今却被母亲的一番话点明。 一下子心绪难平,看着万宝如的眼神也复杂起来。 万宝如心里慌张,又看到夫君的眼神,一时间眼泪涌出,只觉得万分委屈。 她只是想跟夫君待在一起有什么错。 事情现在已经圆满解决了,她原本以为可以回到圆圆满满的曾经,可没想到婆婆却要把自己留在京中,这怎么可以。 荣阳伯老夫人再次冷哼,懒得看他们二人的眉眼官司。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谈,修齐,若是你不听我的话,不只她万宝如带着阿延阿敏走,你也跟着一起滚吧。” “荣阳伯府容不得蠢货。” 看着母亲的潇肃的背影,陈修齐内心只觉愧疚不已。 自己无用,让母亲上门赔罪,这是何等的委屈。 母亲辛辛苦苦地把自己抚养长大,所有的一切都为自己考虑,他不能只顾自己。 看着万宝如希冀的眼神,只留一句。 “要么你留在京中,要么我们一起留在京中。” 只要万宝如可以接受,他也可以留在京中的,只不过一个手上有权利的伯爵和一个身无可用的伯爵,随她挑选。 如果宝如知趣,好好的跟母亲学一段时间,想来母亲也会很快送她来边关跟自己会合。 荣阳伯老夫人确实是这么想的,她也不是那非要为难儿媳的婆婆。 不然这些年她也不会一个人留在京中操持所有后务,让他们夫妻两人在外打拼。 可如今她不能不管了,一个伯夫人一点分寸都没有,让她怎么能够放心。 从正院回来的沈书仪,心情轻松。 谷雨白露几人这时也高兴不已。 “王妃可真好。” 庆王妃这些年一直护着沈书仪,她们感激不已。 沈书仪笑容开阔,“母妃当然好。” 嫁过来三年,沈书仪从来没有在庆王妃那里受过一点委屈,在外也是被护着。 “对了,给崔夫人,周夫人,金夫人,唐小姐送帖子过去,就说我邀请她们去城外的温泉庄子玩。” 帖子是她早就写好的。 谷雨连连点头。 “这天虽然说已经变暖,但还有一丝凉意,正适合泡温泉呢。” 沈书仪也是这么想的。 “庄子还有从梅花收集的露水,梅花酿成的酒,这些想必兰溪她们会感兴趣。” 这种风雅之事,沈书仪也是喜欢的。 只不过不像崔兰溪那么痴迷。 傍晚的时候,沈书仪收到了回帖,崔兰溪,周扶茵,唐知简,金秋笛都没有拒绝。 沈书仪高兴的准备着这一次的出行。 在京中待久了,还是想看看外面的风景。 “让人去问问母妃和灵犀可有兴趣跟着我们一起去?” 不多时,跑腿的小丫鬟就回来了。 “世子妃,王妃说让您去好好玩,她就不去了。” “还说郡主这几日功课不过关,也不能去了。” 沈书仪点头,“好。” “那就去准备准备明宣的行礼。” 这次她还特地让她们都带上孩子,她也好久没见到那几个小家伙了。 这次凑在一起孩子们也有个玩伴。 宋恒越回来的时候明月居上上下下还在收拾行李。 他心里一惊,随即又嘲笑自己。 沈书仪还在拿着两本古籍,让芒种包起来,察觉高大的影子,也只是转头一看便收回。 她看到他也不奇怪,这些日子这人总是准时的出现在明月居,赶都赶不走。 第45章 那你看够了吗? “书书,你打算去哪儿呀?” 沈书仪看芒种把东西包了起来才回答。 “明日打算去京郊的庄子里面玩玩。” “我约了崔夫人她们。” 宋恒越松了一口气,又道。 “那我明日送你去。” 沈书仪摇头,她可不想有人碍事。 “不必了,我们明日会先汇合一起出城。” 想了想,宋恒越还是开口。 “去哪个庄子呀?” 见他究根究底的模样,沈书仪坐下,撑着头看了他一眼。 “我的那个温泉庄子。” 宋恒越不明所以,他只知道沈书仪京郊有好几个庄子,却不知道具体的。 她凝望着他,目光中流露的是难以言喻的意味,似笑非笑的开口。 “世子真是贵人多忘事。” 当初她还把受伤的他带回这个庄子中救治,只不过那已经是成亲之前的事儿了。 看她目光漠然,宋恒越心中一跳,思考半晌,从脑子里拉出一个地方。 “是那个有梅花的庄子?” 沈书仪‘嗯哼’一声,没在开口。 宋恒越思绪难平,当初他受了伤,被沈书仪捡了回去,第二日就慌慌忙忙的走了,等送上谢礼的时候她已经回京了。 只把谢礼送到淮阴侯府。 他也就没有再见到她,再次相见,貌似就是在书院中了。 沈书仪思绪飘然,她当初救人的时候才十四岁而宋恒越已经十七了,正是风华年少时。 她虽然不至于一见钟情。 可后来也对他关注非常,两人就读于一个书院,虽然分男院女院,但有的时候也会看见。 当然更多的时候是看见宋恒越陈修齐在女院门口等万宝如。 她那个时候年少,宋恒越又是少有的俊才,虽然时常肃着一张脸,但那张清俊的脸也着实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