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当初之所以打算借蛮族之名与中原通商,完全是想把自己和夫君摘出去。 没想到,误打误撞,倒成了防狗大招。 不过,孔博既然都这么认为了,她也不在意继续抹黑一下狗皇帝。 于是道:“我当初只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没料到会有如今的事情发生。” 这话相当于委婉地承认了。 孔博一副“果真如此,还是你们自家人了解自家人”的表情。 林雪竹又道:“孔大人,糖和琉璃的生意,不过是给你吃一颗定心丸,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抓紧时间播种。” 孔博将手一拍,“对了,林娘子还有一招大棚种植的绝技呢。只要赶紧播种,明年春天,就可以收获粮食了。” 林雪竹点头,立刻从怀中摸出几张纸。 幸好她准备充分,一早就把心里所想画出来了。 她说道:“孔大人,这是大棚的图纸,赶紧组织人手进行相关用具的采购以及施工。另外,这是火炕的图纸,配合着完整的房屋构造。还要麻烦孔大人找人誊抄下来,分发各处,按照这个给难民们建造房屋,以备冬天的到来。” 孔博再次震惊。 林娘子果然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他刚刚才说了难民的事,她就直接把房屋建造图纸拿出来了。 林雪竹又道:“至于难民安置,我建议孔大人让他们自己去兴盛钱庄举贷。一来,这些难民良莠不齐,府衙不必为他们担着风险。二来,他们不是北境人,咱们没必要一开始就表现得那么热情,以免招来更多人。是否拿他们当自己人看,还要根据他们未来的表现。” 元修也道:“我建议孔大人把这些难民集中安置,最好偏僻一些,以免其中有居心不良之人,混入本地百姓之中。而且,要让他们从事耕种,服徭役。如若他们真心愿意在北境安家,自然会努力劳作,我们也可容他们留下。” “是了是了。”事到如今,孔博是不愿意再冒一点风险了。 征粮之事,已经让朝廷盯上了北境这块地方。 如果让朝廷知道,他们北境还有其他产业,说不定会更加变本加厉剥削他们。 这些难民,还需多加考验才行。 想到这里,孔博红了眼眶。 朝廷已经视北境如弃子,幸好还有元公子和林娘子。 枉他先前还天真地以为,可以向朝廷替元公子和林娘子求个奖赏,即便不能免了他们的罪,也可让他们稍稍缓和些。 如今看来,亏他听劝,没去做这样的事。 否则,以狗皇帝的尿性,说不定就要对元公子和林娘子不利了。 孔博越想,越替元修和林雪竹委屈得慌。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俯首道:“孔博替全北境百姓谢元公子和林娘子大恩大德。” 这一下可太突然了,搞得向来淡定的元修都吓了一跳。 他连忙将孔博扶了起来,安慰道:“孔大人无需替任何人谢,真正该谢我的人,也不是孔大人。” 孔博思忖片刻,想明白了他的话外之音。 可不是嘛,该谢这夫妇俩的,是在京中龙椅上安坐的那位。 就凭那位的所作所为,北境百姓怕是早晚要揭竿起义。 元公子和林娘子这是在给那位擦屁股呢! 林雪竹见孔博沉吟半天,也不说话,知道他心中一定有诸多想法。 于是道:“孔大人,你若真的想谢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孔博正求之不得呢,自然是什么都愿意做的。 林雪竹道:“我与夫君先前一直是默默付出,如今,这名声也该叫百姓知道知道了。” 孔博诧异。 这夫妻俩向来不求名不求利,今天这是怎么了? 孔博心中没来由地一跳。 难不成…… 他隐隐有了猜测,却立刻压下了心中的念头。 不能想,这不能想,这可是滔天大罪啊! 见孔博再次沉默,林雪竹笑道:“怎么,孔大人是觉得我们另有所图?” 孔博不语。 他不敢说。 林雪竹给他投去一个“放心”的眼神。 说道:“我的这个要求,只是为了以后行事方便一些。再说,这次事发突然,我们要迅速做出应对,很多事情需要我亲自出面。总不至于,还要让我受那隐姓埋名的委屈吧?” “当然不能!”孔博虽然觉得林雪竹说出的理由,并非她的全部理由。 但从心理上,他是愿意相信林雪竹的。 “就按林娘子说的办,我会让百姓自然而然知道,帮助他们的人是元公子和林娘子。”孔博说道。 林雪竹见他上道,也就没再多费唇舌。 之前,通过在兴盛钱庄建立基金的事,已经让元修收拢了军心。 如今,借着狗皇帝不做好事,让北境民心尽失的机会,她要让这部分民心,牢牢地掌握在元修手里。 世上哪有不求回报的付出,不过是为达目的而做出的铺垫而已。 第370章 整人我最行 孔博与元修和林雪竹谈完之后,心里顿时就敞亮了不少。 北境有救,他便放心了。 就在气氛渐渐融洽之时,有官兵来报,称收粮的官员与耕种的农户之间发生了冲突。 孔博浑身一个激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