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节
书迷正在阅读: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个可爱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捡到小夫君、暗火缠颈、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历史同人] 玛丽苏和三国和金手指、[综漫] 黑粉潜入立海大网球部后、[综漫] 侦探也会打网球
当多铎将自己手下的骑兵组织好了后,多尔衮才让人吹响撤军的号角。 建奴的士兵彻底崩溃,一个个哭爹喊娘的向后逃跑,明军再次士气如虹,一个个冲得飞快上去收割人头。 这时多铎的骑兵开始动起来,直接向追杀中的明军杀了过来。 后阵的李适顿时大惊,不会被拦腰斩断吧。 果然是乌鸦嘴,多铎的骑兵快速穿插到明军的中间,但是明军快速围拢过来,反而将多铎的骑兵包围在阵中,火铳火箭炮不要命的招呼上。 士兵们又扛着武器,直接捅马,或者用身边将建奴给撞下马,一顿钝器招呼上。 眼看陷入明军的包围,多铎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只得左突右进,但是始终冲不破明军的包围圈。 但是多铎此举却是为多尔衮的主力撤退争取了大量的时间,多尔衮率领的主力连大营都没有回,直接乱糟糟的向东逃亡。 大营中的豪格等将皇太极的尸体一卷,也跟着开始逃亡,因为明军的骑兵已经杀进了大营。 明军的主力却是被多铎给搅合住了,导致多尔衮的主力逃脱,但是却承受了明军的全部怒火。 第378章 锦州之战终章 一直打到下午,多铎的反抗才被彻底消灭,此时多尔衮的主力早就逃出了数十里,只有明军的骑兵在不断的追撵。 多铎力竭被俘,不过得知他是建奴的大官,就一不小心被几个抢功的士兵给分尸了。 建奴也彻底放弃了锦州,仓皇而逃。 锦州之战彻底落下帷幕,此战达到了攻取锦州的目标,还重创了建奴的主力。 此战大明总共出兵二十五万,火炮一千余门,喀秋莎炮一千具,战船数百艘。虽然最终将建奴给击败,但还是伤亡惨重。 据悉明军伤亡高达五万余人,钱粮更是不计其数。 而建奴总共兵力在十五万左右,可谓是倾巢而出,建奴的伤亡也在五万余人,不过建奴最为精锐的满洲勇士,此战伤亡高达两万余人。 建奴满洲八旗一共八万余人,崇祯十五年在明国的京师附近损耗了两万余人,又在崇祯十六年的锦州战场再次损失两万余人,目前已经不足四万余人。 建奴的实力可谓是彻底被打了对折,从此自身难保,更不要说南下攻略大明。 锦州之战意义重大,不仅在战场击毙了伪清的皇帝皇太极,还在正面战场第一次彻底击败了建奴的主力。 大大的提高了明军的自信,和大明的威望,从此北方战场攻防异位,建奴再也不能成为大明的心头大患。 明军的大营一片欢腾,而此时李适的营帐也是兴高采烈,张龙赵虎两个亲卫头子不断的拍须溜马,把李适逗得哈哈大笑。 不过别以为打了胜仗本督师就不会怪罪于你,李适当即说道, “赵虎,有人举报你迈入本督师的营帐用的是左脚,这是对本督师的大不敬,实在是罪大恶极。” “不过本督师念你忠心耿耿,便不重罚于你,就打三十军杖罢了。” 赵虎顿时张大了嘴巴,左脚进帐,罪大恶极? 李适一个眼神,赵虎当即被拖了下去,不一会便是惨叫声传来,李适顿时心里更加开怀了。 张龙咽了一下口水,果然伴少爷如伴虎。一不小心就得罪了少爷,就要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打,看来以后我得更加小心谨慎。 不一会明军中的几个主要将领来到李适的营帐,一上来就是一顿马屁把李适拍得飘飘然。 只见李适说道, “不可避免此次大败建奴,本督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你们也表现的不错,本督师甚是欣慰。” 几个将领顿时面露尴尬,李大人真是不按套路出牌,搞得我们都不知道如何接下句了。 李适又说道, “言归正传,此战过后,建奴至少数年之内不敢南下。我大明目前北方的战略是步步蚕食建奴的领土,待到我大明粮饷充足,在对建奴发起总攻。” 几个将领点点头,这确实是目前最好的战略,要是朝廷一昏头,主动进攻建奴的腹地,那就危险了。 建奴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实力仍然不可小觑。 吴三桂站出来说道, “督师大人,卑职认为应该重建锦州和松山防线,让这两个城成为犄角之势,紧紧钉在前线,让建奴不敢动弹。” 李适点点头, “本督师也有这个计划,吴三桂你熟悉辽东,本督师有意任命你为锦州总兵,总管锦州松山地区军务。” 吴三桂顿时大喜,这个位置好处多多啊。 “卑职谢督师大人的信任,一定谨遵督师大人的命令。” 此时大清的盛京,为了争夺皇位差点打起来。争夺皇位的双方便是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多尔衮是大清最年富力强的首领之一,军功显赫,虽然锦州之战大败,但是还是基本保住了大清的主力。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但是为人鲁莽,蓟镇之战惨败,被皇太极剥夺了肃亲王的王位。 而多尔衮最大的依仗就是他的两白旗,是大清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还有很多重臣追随。 豪格的倚仗是皇太极的长子身份,不过皇太极的两黄旗将领激烈的反对多尔衮继位,郑亲王济尔哈朗也不持支持多尔衮。 两派基本势均力敌,在盛京的皇宫吵得不可开交,一句话说不对立马剑拔弩张。 最后大家请出隐退的代善出来主持公道,代善是四大贝勒之首,威望甚高。不过代善和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有染和虐子事件被努尔哈赤不喜。 在皇太极时代因轻君蔑法被赋闲在家。 现在大清已经没有这种能主持公道的人物,最后只得将代善请出来。 代善的办法也很简单粗暴,既然你们二人都不服谁,那么你们二人就都不能当大清的皇帝,大清的皇帝位置由皇太极的其他儿子继承。 最后经过多次的商议妥协,由六岁的福林继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李适丢下大部队,乘坐战船于八月二十回到京师,南方最终还是发生了剧变。崇祯早就急不可待,多次催促李适回京。 一回到京师,李适顾不得休整,马上进宫面见崇祯皇帝。 一见到李适,崇祯立刻松了一口气, “李卿,非是朕要急着将你召回,实在是南方发生了剧变,江南的逆贼将慧王叔绑到南京,强行让慧王叔监国。” “拒不承认朕的合法地位,准备与朕划江而治。” 李适只是心里好笑,这南方的士绅也太不成事了吧,居然没有拥立慧王为帝,如此畏首畏尾,难成大事。 “陛下不必忧心,现在朝廷兵强马壮,皆是心向陛下。南方逆贼不过跳梁小丑,只待朝廷兵锋而至,一战而下罢了。” 当然崇祯肯定不会如李适这般轻松,现在南京的政权威胁直接越过建奴,顺贼,献贼等,成为崇祯的眼中钉肉中刺。 “李卿可否尽快出兵南下,剿灭这帮逆贼,不然朕难消心头之恨。” 李适???我都还没有歇一口气。 “陛下,现在大军还在关外,回到京师也至少要休息个把月吧。” 崇祯可等不急了,这居然敢公开和朕对着干,不过崇祯还是说道, “李卿这次大败建奴,夺取锦州,真是大功与社稷。朕有意封李卿的儿子为侯,已全李卿的功绩。” 李适是文臣,还是内阁大臣,立了战功只能将赏赐施加给后代。 李适赶紧说道, “陛下,臣的儿子还没有出生呢?不过应该要快了,下个月吧。” 崇祯却是一脸疑惑的说道, “李卿,你的儿子李信不是都快八岁了吗?” 李适撇撇嘴,那是我的儿子? 第379章 全是坏消息 这李信是原主李适的儿子,留在浙江老家。 虽然这看起来好像也许是自己的儿子,实际上可能也是自己的儿子,但事实就是有点膈应。 不过李适表示还是自己动手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去年十一月李适第一次出征建奴的时候,妻子杨心慧便有身孕。 按照时间来看,也就大概这一两月就要出生了吧。 下来后李适回到户部衙门,当即户部左侍郎宋应升,右侍郎熊汝霖,大明银行行长唐永安三人联袂而至。 只见宋应升急切的说道, “李相,大事不好了,进入八月以来,北直隶的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还有山东的数个州府,全部出现旱灾,已有一月未见雨滴。” “要是这样下去,今年的秋税将大打折扣。” 李适摆摆手,一脸的淡定,这崇祯年间的旱灾洪涝什么的就像家常便饭,不足为奇。 “天灾人祸,人力不可违啊,尽力抢救便是。” 宋应升还想争取一下,但是一想李相也不是神啊,天灾人祸也无法控制的,只得闭上嘴巴。 这时右侍郎熊汝霖又说道, “李相,国库告急,九月的粮饷开支都难以为继了。” 李适顿时重视了起来, “怎么会?本官走的时候国库不是粮饷充足吗?” 熊汝霖一脸的无奈,只好说道, “夏税入账八百万两,其中一半用于近期的工程开销。这次锦州大战光是粮饷开支和武器补给等大约花费了七百万两。” “要是按照李相你发回来的奖赏和抚恤,还得需要近四百万两。” 李适顿时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说道, “你是说一个锦州之战,打掉了朝廷一千一百万两?” 熊汝霖哭丧着脸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