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
书迷正在阅读: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个可爱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捡到小夫君、暗火缠颈、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历史同人] 玛丽苏和三国和金手指、[综漫] 黑粉潜入立海大网球部后、[综漫] 侦探也会打网球
南岸还出现了大量的缺口,黄河汹涌的河水顺流而下,到处都是一片汪洋。 北岸的情况也不是太好,今年的旱灾蝗灾特别严重,庄稼严重欠收,但是和南岸比起来算是人间天堂了。 看到刚从南岸逃过来的一家人,黄道周带着儿子马上赶上去。 只见几人瘦骨嶙峋,衣衫破烂不堪。但是此时一家人相互拥抱,喜极而泣好像脱离了人间炼狱一样。 待几人情绪稳定了一下,黄道周才说道, “你们都是从河南过来的吗,能否给老夫讲一下河南发生了什么。” 突如其来的话语顿时把一家人吓得魂飞魄散,但是见只是一个颇有气质的老者和一个年轻人,一家人才心里安定了一下。 但是几人现在已经饿得快站立不起来了,哪里还有心情说话。 黄道周也看到了几人得窘迫,赶紧让儿子拿出两块大饼,让几人充饥。 一家人看到了大饼,顿时眼珠子都冒绿光了,还好其中一个老者站出来一一分食,才避免了一顿哄抢的可能。 老者吃了一点饼,便把剩下的递给身边的幼童,站起身来对黄道周行礼表示感谢。 只见这个老者说道, “感谢贵人的赠饼之恩,我们王家人感激不尽。” 黄道周见其气度便知道这人肯定也是读书人,顿时心生好感, “阁下莫非也是读书人,可曾考过科举。” 老者摇摇头, “老朽不才,一生只是一个老秀才罢了。” 黄道周又说道, “能否给老夫讲一下河南发生了什么吗?老夫刚从福建而来。” 老者回想起经历就不寒而栗,但还是说道, “我们老家本在郑州附近,今年河南再次发生了旱灾,本来家里还有些余资,勉强可以支撑。” “但是今年闯贼两次围攻开封,更是对周边的城池进行了掠夺。闯贼来了官军又来,我们家庆幸两次躲过了闯贼。” “第三次还是没有躲过官军,还好只是把家中的存粮给抢光了,没有伤及家人的性命。” “没有了粮食,我们只得一路逃难。没有想到外面还不如老家,路过的村庄也没有粮食,只能用树皮草根充饥。” “这还不算什么,路上我们还看到有人公然捕捉活人,拿去当食物。” “到处都是大疫还有兵祸,最近更是洪水泛滥,吞没了无数人,我们河南被祸乱得十不存一啊。” “出发时我们一家人十七人,现在只剩下六人了。” 说着老者流泪满面,伤心欲绝。 黄道周知道河南很乱,但是没有想到乱成这样子,不由感到悲哀,大明还有救吗? 黄道周只能再次给老者一家人拿了两张大饼,也不再继续深入内地。只想早日赶到京城,为河南得百姓争取一点救济粮。 路上黄道周发现大量的百姓往更北方逃难,不由拉住一年轻人问道, “小兄弟,你们这是准备到哪里去啊。” 年轻人也不说话,只是目光呆滞。黄道周顿时会意,给他分了一点饼。 年轻人顿时眼冒金光囫囵吞枣一般将饼给吃光,然后才意犹未尽腼腆的看着黄道周, “谢谢老人家您的饼,俺老家是怀庆府的,实在活不下去了,便一路逃到了黄河北面。” “可是今年北岸也不好过,最近听说京师附近有活计干,能吃饱饭,我们便往京师而去。” 黄道周顿时疑惑,京师也养不活这么多人吧,这一路上至少有数万人往京师而去。 这时黄道周的儿子靠近黄道周的耳边小声说道, “爹,我们快没有干粮了,身上也没有钱了。” 黄道周只得说道, “知道了,那我们不停留,直接赶往京师吧。” 黄道周带着儿子直接往京师而去,到了京师周边,黄道周才发现自己想得简单了,这哪里是几万人灾民,这是数十万人啊。 还好黄道周看到有朝廷的士兵在维持秩序,还架起了大锅,里面煮着清澈见底的粥。 可是即使是这样,也挡不住灾民们希望的眼神。 黄道周和儿子来到了一个摊点,质问守摊的吏目, “为什么你们这锅里只有这么一点米,这能让百姓吃饱?” 吏目见黄道周气度不凡,只好低声说道, “这位大人,京师也缺粮啊,但是朝廷还是拿出军粮救济百姓。” 一听到朝廷居然拿出军粮救济百姓,可见真的缺粮。黄道周顿时感动不已,朝廷能体恤百姓,也不枉自己对大明忠心耿耿。 这时只见不远处有吏目大声喊道, “会修房子的男人,每人一天三顿饱饭,四十文钱,要干的马上排队报名。” 灾民们顿时激动起来,赶忙前来排队。 黄道周不由对身边的吏目说道, “这待遇还是颇丰啊,这是哪里要用人啊。” 吏目虽然不认识黄道周,但还是尊敬的说到, “那是李适大人的建工集团,在京师内修房子,整修街道,已经在城外召集了一万有余的工人。” 黄道周点点头,这一万余人,那就是一万个家庭。不仅本人可以吃饱饭,还能有工钱,拿来救济妻儿父老,这个李适还不错。 “李适大人是?” 见这人居然不认识李适大人,吏目顿时狐疑了起来,不客气的说道, “你是哪里来的,居然不认识李适大人。” 黄道周不由哈哈大笑, “老夫是詹事府少詹事,刚从福建老家而来。” 吏目一听,马上又恢复了尊敬, “原来是少詹事老爷,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李适大人是兵部左侍郎兼京营提督。” 黄道周点点头,自己好久没有关注朝廷的消息,只知道自己的好友黄景昉现在是内阁大臣,对朝廷的格局完全不知道。 不过看起来我大明好像还是有救! 于是黄道周也不再问话,带着儿子往城门而去。 第157章 京师附近的灾民 最近京师附近聚集了大量的灾民,数量高达数万,全是从中原地区逃难而来的。 崇祯当即召集重臣朝会商议。 “诸位爱卿,据五城兵马司报,现在京师附近聚集了大量来自河南的灾民,数量高达数万。而且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灾民正在往北而来。” “此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听到这首辅周延儒当即低下了头,户部尚书李侍问也赶紧低下了头。 新任内阁辅臣钱谦益这是第一次参加朝会,见状不由感到奇怪。 不过自诩作为大明的柱石,中兴大明的能臣的钱谦益不由对几人心生鄙夷。 于是钱谦益当即站出身来, “陛下,臣认为应该派五城兵马司约束灾民,就地安置。还有便是朝廷应该迅速拿出粮草,救济百姓。” 崇祯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户部还能拿出多少粮食?” 户部尚书李侍问赶紧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 “陛下,太仓粮已不足一月储备,实在拿不出粮食。若是再动太仓粮,京师便可能断粮。” 崇祯还没有说话,钱谦益就叫出声来, “什么?太仓粮可是朝廷储备粮,连太仓粮都快告罄了,李侍问你这个户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户部尚书李侍问无语的看着钱谦益,你踏马知道什么情况吗? “今年中原地区歉收,收入不及往年三成,松锦之战和开封之围,供应军队开销消耗了天量的储备粮。” 钱谦益又问道, “既然太仓了空虚,为何不向江南地区买粮。” 李侍问再次无语的看向钱谦益,终于知道古人何不食肉糜的来意了,但是也只能说道, “今年户部存银就没有过十万两,现在账上只有一万两,官员们的下月俸禄都不知道怎么发?” 钱谦益再次惊叫出声, “什么?存银也没有!” 钱谦益当即扫视现场众人,发现大家见怪不怪的样子。 于是钱谦益便看向崇祯皇帝,只见崇祯正对自己怒目而视。钱谦益当即打了一个冷颤,然后缩回了自己的位置。 崇祯以往便对钱谦益感观不好,现在更不好了,当即不客气的说道, “钱谦益,城外的灾民应该怎么处置。” 钱谦益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崇祯更是大失所望。 李适见钱谦益大出洋相,但是毕竟是自己举荐的,当即站出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