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节
书迷正在阅读:邪神竟是我自己、美强惨反派重生以后、糟糕!和死对头互穿了、分手前,男友从无限流回来了、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农家小夫郎重生招赘婿、一封栀子花香味的来信、距离公式、就算是深渊也要养老婆、色情主播不想干了(NPH)
苏曳道:“洪杨之乱已经平息,天下之事百废待兴。” “臣有几项举措,请太后定夺。” “第一项,继续军事改革,将地方十余万八旗军全部裁撤,编练六个师的新建帝国陆军。” 换成以前,光这一条就会引发轩然大波。 但是现在,大家都认了。 因为苏曳是靠军事斗争,靠无数生命的代价,推动这项军事改革的。 几十名反对者的人头,刚刚落地不久。 接下来,苏曳详细地上奏兵源构成,军费来源等等。 洋洋洒洒上千字。 慈安太后听完之后,缓缓道:“众卿,可有什么别的意见?” 全场沉默。 有意见的都被杀了。 慈安太后道:“如果没有什么意见,那这一条就过了。” “陆军部,这桩差事就交给你们了。” 僧格林沁,荣禄,左宗棠等人出列。 “奴才遵旨。” “臣遵旨!” 接着,苏曳道:“臣的第二项举措,就是想要成立招商局。” 慈安太后道:“这又是个什么议程?” 苏曳道:“九江经济实验区珠玉在前,如今洪杨之乱已经平息,捻匪之乱也平定,全面开场洋务运动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是既定的国策。” 慈安太后点头道:“对,你接着说。” 苏曳道:“接下来,要成立洋务衙门,未来这将是最最重要的一个衙门。” “但是搞洋务,全部依靠国库是不行的,没有那么多钱。” “把这个权限交给地方督抚也是不行,那样权力分散。” “所以要想一个办法,洋务之权掌握于朝廷中枢,但又要激发民间商贾是积极性。” “于是,臣想要成立招商局,大力引入民间资本,入股接下来的相关产业。” 所有人明白了,就是洋务运动要大搞特搞,接下来要有很多大项目,国库的钱不够,而且也不想让洋人占太多的股份,所以就引民间商人入股。 苏曳这真是无奈之举。 全部交给官办,鬼知道会腐败成什么样子。 他的班子,可以保证九江经济实验区的廉洁性。 但是接下来全面开展洋务运动,可能是几倍的九江经济实验区了。 不知道会有多少工厂,多少产业,他的人远远不够。 而且,想要杜绝腐败,就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那就是引入外部资本,互相监督。 洋人资本,民间资本,国家资本,三位一体。 当然,这也会有问题,甚至未来保不齐会有大问题。 但是,先搞了再说吧。 已经有很多例子证明,这大概是一开始最稳妥的办法。 等到稍稍成规模之后,将一些核心产业,掌握在手中。 比如未来的电力,能源,武器军工等等,要完全自主掌握。 但是现在,起码先要把很多产业培养出来,很多人才也培养出来。 否则,哪有未来? 慈安太后道:“所谓招商局,就是想民间募资是吗?” 苏曳道:“是的。” 慈安太后道:“你想要募资多少钱?” 这话一问,慈安太后也知道说错话了,这应该私下问的,不能公开问。 一旦问了,那苏曳就要报出一个数字。 如果完不成的话,那就会丢大人的。 苏曳道:“大概五千万两。”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么多? 这天大之手笔啊。 恭亲王奕讠斤忍不住道:“苏相,请问是未来洋务运动投入总额五千万两,还是要向民间募资五千万两?” 苏曳道:“是向民间募资五千万两?” 这……这也太多了。 接下来,苏曳上马的项目会非常多。 光大型项目,就足足有十几个。 从九江到上海,再到天津,再到京城的电报线。 两个大型煤矿,三个大型铁矿、铜矿。 两个大型码头,两个造船厂。 轮船局,铁路,还有几个工厂。 当然,这些项目需要分好几年完成。 而这个招商局,苏曳想要留给李鸿章一个机会,给他一席之地。 而且这一次募资的核心,应该还是江浙财团,算是湘军的地盘。 另外,这也是裁撤湘军留下伏笔。 慈安太后道:“嗯,这第二项是大事,众卿可有反对的吗?” 所有人无声。 向民间要钱嘛,本来就很难,但朝廷难道还会怕钱吗? 当然无人反对。 苏曳接着道:“第三项,臣想要彻底禁绝鸦片。” 这话一出,朝堂又一次剧烈动荡。 因为,这句话就会引起记忆深处的恐惧。 上一次说要禁绝鸦片,结果洋人就打进来了,整个大清的江山被踩到了脚底下。 甚至间接导致了先帝的驾崩。 你苏曳还敢提禁绝鸦片? 苏曳继续道:“臣打算分两步走。” “第一步,彻底封杀国内鸦片种植,除了医疗,可以批准极少数的鸦片田之外。剩下所有人,不管是官还是民,所有鸦片田,全部要进行摧毁。” “一年之内,再敢种植鸦片超过一亩者,杀!” “两年之内,关闭国内一切鸦片场馆。” “第二步,五年之内彻底杜绝所有鸦片进口,杜绝国内所有的鸦片贸易。” 慈安太后道:“禁绝鸦片当然是好事,但是洋人那边……” 苏曳道:“洋人那边,就交给臣和总理外事衙门。” 慈安太后道:“这件事情,哀家原则上同意。” 苏曳道:“第四项……” 慈安太后忽然打断道:“苏曳,本宫稍稍有些不舒服,今儿就到这里吧。” 苏曳道:“遵旨!” 而后,散朝。 …… 慈安太后回到钟粹宫后,立刻召见苏曳。 “苏曳,不是本宫阻挠你,而是这三件大事,已经完全足够了。” “寻常人,办一件大事,就已经是了不起的能臣了。” “你现在一下子推出了三项大事。” “若在几年之内能够完成,你已经是本朝第一能臣了,所以接下来的缓一缓,缓一缓好吗?” 苏曳内心一叹息。 眼前这个小太后果然退缩了。 第四项,旗务改革,甚至都不敢让他说出口。 “苏曳,你这个招商局,打算让谁进来?”太后努力想要叉开第四项旗务改革的话题。 苏曳道:“臣领衔这个招商局,并且让李鸿章和沈葆桢入内。” 慈安太后道:“那将来的洋务衙门,也会有李鸿章和沈葆桢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