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节
书迷正在阅读:邪神竟是我自己、美强惨反派重生以后、糟糕!和死对头互穿了、分手前,男友从无限流回来了、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农家小夫郎重生招赘婿、一封栀子花香味的来信、距离公式、就算是深渊也要养老婆、色情主播不想干了(NPH)
苏曳道:“想,倒是想的。” 皇帝道:“你觉得肃顺,或者奕讠斤,搞得成洋务吗?就如同你说的这样,自上而下地搞?” 苏曳摇头道:“搞不成。” 皇帝道:“为何,是因为他们不懂吗?” 苏曳道:“不懂不要紧,可以学。他们没有这么决心,也没有这么魄力,遇到事情,遇到困难,就先妥协,所以搞不成。” 皇帝道:“那你搞得成吗?” 苏曳道:“我大概是搞得成的。” 皇帝道:“这样如何,朕成立一个新衙门,册封一个洋务大臣,进军机处,领尚书衔。你苏曳就来做大清这个全新的洋务大臣,可好?” 苏曳心中冷笑,直接摇头道:“我不想接。” 第221章:大婚!请杀懿贵妃!奸情 听到苏曳这个回答,皇帝不由得一愕。 这么直接的吗? 然后,皇帝问道:“是觉得官职不够大,权力不够大?” 苏曳道:“不是。” 皇帝道:“那是为何?” 苏曳道:“因为我曾经向天下表态过,皇上一朝,我绝不复出,绝对不担任任何职务。” 皇帝的脸色微微一变,但是又很快恢复了。 苏曳这一句话的含义,就非常深邃了,甚至也很坦白,没有隐藏自己的心思。 皇帝道:“之前我们君臣关系密切的时候,你对我说话,七分真,三分假。但归根结底还是糊弄朕,如今却是这般坦诚,这般要害问题,竟然也这样坦诚相告。” 皇帝也当然听懂了苏曳的话。 苏曳你作为一个臣子,哪有什么不能向皇帝服软的? 既然不服软,那就是有其他心思呗。 既然断了,就彻底干干净净,不再承恩。 现在不承你的恩情,未来也就没有大义压我。 这种话,哪怕换成其他封疆大吏,也是听不大懂的,唯有皇帝瞬间了然。 又安静了好一会儿。 唯有外面的滔滔江水,奔腾不息。 “有件事情,我倒是想要问你。”皇帝忽然道。 苏曳道:“皇上请问。” 皇帝道:“前明的皇帝,颇有几个任性的,要么几十年不上朝,要么御驾亲征葬送大半国家军队。要么自己跑去军中和蒙古作战,扔下朝廷之事不管。而我朝皇帝,除了极个别之外,大部分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少有极其昏庸之行径吧,这又是为何?” 苏曳道:“皇上,您的这个问题太大,我倒是怕回答不好。” 皇帝道:“你就说说看。” 苏曳道:“大致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明朝得位太正,名誉无敌,所以皇帝有任性的资本。而本朝面对诺大汉族,不得不如履薄冰,时刻警惕汉人要谋反。第二个原因,明朝文官集团成熟,就算皇帝不管事,朝政也可以维持。而本朝皇帝权力太大,不得不勤政。不管是上书房,还是军机处,都是皇帝的秘书处,皇帝不管事,朝廷就运行不下去,所以不得不勤政一些。” 皇帝轻轻一笑,对于这个答案,他当然了然一心,之所以说这个是为了引出下一个问题。 皇帝淡淡道:“那如果皇帝年龄太小,不能理政呢?” 瞬间,苏曳就感受到了。 这是皇帝在试探苏曳内心最深层次的想法,进而推测他接下来的步骤。 苏曳沉默了好一会儿道:“这道题,有点难。” 皇帝道:“本朝倒是有先例,世祖顺治皇帝继位的时候才六岁,圣祖爷康熙继位的时候也才八岁。顺治皇帝的时候,是摄政王多尔衮掌权,稳固朝政。康熙皇帝的时候,是四大辅政大臣稳固朝局。” 说到这里,皇帝稍稍停顿了一下,内心微微起了一阵悲哀。 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是真正这一天要到来的时候,心境又怎能不凄凉? 他还没有成为先帝,但却要准备成为先帝。 皇帝继续道:“但是,不管是顺治皇帝,还是康熙皇帝,中途还政都不太顺利,都起了内乱。多尔衮被鞭尸,鳌拜被监禁惨死。” “苏曳你说,应当如何避免这样的局面呢?” 苏曳想了好一会儿。 他不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而是在思考皇帝每一个问题背后真正想问的东西。 然后,苏曳回答道:“让太后和辅政大臣互相制衡吧。” 皇帝问道:“那是以太后为主,还是以辅政大臣为主呢?” 苏曳道:“以太后为主。” 皇帝道:“就是说,让女子干政?” 苏曳道:“是。” 皇帝道:“可是,大清祖制,女子不得干政。” 苏曳道:“世上哪有两全法。” 这个问题,苏曳依旧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 但皇帝要听的,不仅仅是这个答案,大概还有苏曳未来的路径。 皇帝道:“肃顺、奕讠斤、端华、载垣、这几个人中,会出鳌拜,会出多尔衮吗?” 苏曳道:“奕讠斤成不了多尔衮,但是肃顺能成鳌拜。” “当然,他也有缺点,他打不了仗,所以他成不了完整的鳌拜。” 皇帝欲言又止。 他当然是想要问另外一个问题,那你苏曳呢? 是鳌拜,还是多尔衮? 但是,不能这样问。 两个人已经牛逼到打明牌的地步了,苏曳已经坦诚得可怕了。 再逼问下去,两个人都在锋利的山尖上,下不来了。 所以,皇帝在这个问题上,又停了下来。 “在黄鹤楼上,曾国藩念出了你的词,其实居心叵测。”皇帝道:“他是在提醒朕,或者说让朕确定某种怀疑,毕竟你做的那首词的格局太大了。” 苏曳道:“我知道。” 皇帝又问道:“那你觉得,未来曾国藩会成为心腹大患吗?他的湘军会割据天下吗?” 苏曳想了一会儿,道:“曾国藩本人,会成为大患。但是他颠覆不了局面,也无法彻底割据。”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道:“朕指的是,在没有你的情形下,就是正常的朝廷运转环境下。” 苏曳道:“我说的就是在没有我的朝廷。” “哦。”皇帝道:“那朝廷还是有些本事的,能够解决掉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但是,你刚才仿佛意犹未尽。” 苏曳道:“朝廷能解决曾国藩,但是却解决不了他那一群人。” 皇帝道:“就是权力汉移,不可阻止对吗?” 苏曳道:“是的。” 皇帝道:“是因为朝廷没钱吗?” 苏曳道:“倒也不是朝廷没钱,朝廷会莫名其妙变得比较有钱的。” 皇帝道:“为何?” 苏曳道:“因为和洋夷签订的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会导致很多银子进入中枢,而损了地方。” 谈到这里,皇帝就听得稍稍有些吃力了。 当谈到权术的时候,苏曳随便的一句话,皇帝就能瞬间秒懂,而且能够看穿苏曳背后没有说出来的意思,看穿好几层。 但是谈到经济方面的时候,他就有些困难。 皇帝道:“也就是说,正常朝廷之下,权力向汉人移动的趋势,不但阻止不了,反而会愈演愈烈?” 苏曳道:“对。” 皇帝道:“哪怕发逆被剿灭了,捻匪被剿灭了,很多大权也收不回来吗?” 苏曳道:“对。” 皇帝道:“准确说,是可以用汉人换汉人。但无法彻底用满人换汉人,也无法用蒙人换汉人对吗?” 瞧瞧,谈到政治权术,皇帝一下子就敏锐起来了。 天下几个总督,渐渐全部都是汉人了。 是朝廷不想用满人吗?不是的。 历史上慈禧也用了同族的瑞麟做了两广总督,结果很多权力都很难染指。 瑞麟索性什么都不大管,只管粤海关,只负责向朝廷输送银子。 所以瑞麟的政治口碑也非常的两极分化。 皇帝问道:“那如果让你来,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苏曳道:“您说的解决问题,是制止权力汉移,还是满汉对立?” 皇帝再一次瞬间秒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