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节
书迷正在阅读:邪神竟是我自己、美强惨反派重生以后、糟糕!和死对头互穿了、分手前,男友从无限流回来了、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农家小夫郎重生招赘婿、一封栀子花香味的来信、距离公式、就算是深渊也要养老婆、色情主播不想干了(NPH)
你们所有人,都要和苏曳划清界限。 任何和苏曳靠近的人,也会跟着倒霉的。 江北大营和扬州的官员和曾国藩不一样,他们没有独立性,是完全听命于朝廷的。 所以,苏曳过境扬州的时候,这些官员都在心中祈祷,苏曳大人你快走吧,千万别来找我们,千万别来找我们。 结果,苏曳果然没有来找他们,没有让他们难做。 直接绕城而过。 甚至都没有入城。 过了扬州城后,直接再一次上船,沿着长江返回九江。 而此时的王世清,王天扬,兆布等人,就站在扬州城墙的某个角落,看着苏曳远远离去的身影。 王天扬眼圈发热,泪水都要涌出。 “他们就是这样对待有功之臣吗?”王天扬颤声道:“大帅可是拯救了整个扬州城,拯救了江北大营,现在他登陆扬州,江北大营和扬州府,竟然没有一个人前去码头迎接。” 兆布道:“别说是大帅对扬州城和江北大营有恩了,就算没有任何恩情,作为一省封疆大吏过境,江北大营和扬州府也是要热情款待,并且用上仪程银子的。但是现在呢?冷冷清清,不但没有人去码头迎接,甚至大帅经过扬州城的时候,城内的官员也没有出去半个,哪怕是半路上和大帅寒暄两句呢?” 王世清默不作声。 但他心中只有一句话,朝廷不该这样对待功臣。 “所以要记住这一刻,永远记住这一刻。”王天扬怒道:“其他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只有我们手中的枪杆子才靠得住,只有我们自己人,才真正靠得住。” 几个时辰后! 苏曳船队行驶在长江航道上。 忽然间! 前面冲出来一支太平军的舰队,怒气冲冲,杀气腾腾而来。 “敌袭,敌袭!” 苏曳船队大声高呼,敲响了钟声。 “当当当当……” 然后,苏曳的巡抚卫队和太平军水师在长江水面上开始激战。 苏曳的卫队,仅仅只有三百多人。 而太平军水师,足足有一千多人。 双方战况,顿时无比激烈。 激战一刻钟后。 便有几艘挂着清廷龙旗的战船出现了。 这是清廷江南大营的战船,正在此处巡逻。 这段时间,苏曳,湘军,清廷,太平军在长江航道上都相对默契。 而此时,见到江面大战。 江南大营的战船立刻上前查看,看到激战的双方,一方肯定是发逆的水师,而另外一方,挂着大清龙旗之外,还挂着苏字。 这是江西巡抚苏曳的船队啊? “管带,要不要上前支援苏曳船队?”江南大营水师军官问道。 这个清廷的水师管带道道:“不要上前,不要支援,立刻回去禀报。” 接下来,这几艘清廷战船立刻后撤,这个水师管带,立刻前往江南大营帅帐禀报。 …… 此时! 帅帐之内,江南大营主帅和春,两江总督何桂清、江苏布政使王有龄,正在议事。 很快,这个水师管带飞奔而入道:“大人,前方江面上,发逆水师遭遇苏曳船队,正在激战苏曳人数少,战船少,仿佛处于被动,我们要不要上前支援?” 这位和春说来也巧,他的字和肃顺一样的,都叫雨亭。 听到这个水师管带的话后,和春本能地望向了何桂清。 他虽然是江南大营主帅,但在这个地面上,还是两江总督何桂清最大。 所以,要不要救援苏曳,也需要这位两江总督发话。 但是,两江总督何桂清依旧谈着事情,没有任何表态。 和春道:“丛山兄,你看?我们这边要不要去救援苏曳?” 两江总督何桂清道:“什么?救援什么,救援谁?现在哪里有战况啊?” 接着,他望向那个水师管带道:“此时哪里有激战吗?” 那个水师管带不由得一愕,然后摇头道:“没,没战况,末将眼睛看花了。” “末将告退!” 然后,他直接跑了出去。 在何桂清看来,苏曳已经是政敌了,如果能够死在发逆手中,那就再好不过了。 去救援? 开什么玩笑? 和春忍不住问道:“苏曳在长江遇袭,我们要不要上报朝廷?” 两江总督何桂清道:“千万不要多事,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你若上报了,皇上还会责怪你。现在就连皇上,大概也巴不得……” 话到嘴边,何桂清赶紧咽了下去。 江南大营主帅和春点了点头,也决定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于是。 就这样在长江航道上,苏曳的卫队和太平军水师,一边激战,一边朝着西边撤退。 而江南大营,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没有任何反应。 苏曳船队,一边撤退,一边激战。 从白天激战到天黑。 激战了三百多里,终于才摆脱了太平军的水师。 带着伤痕累累的战船,返回九江。 这等逼真,无出其右。 尤其是江南大营见证了这一切,还见死不救,简直太好了。 为苏曳下下步计划,做了最好的铺垫。 …… 京城! 伯彦讷谟祜出现杜翰的府上。 “杜翰大臣提出的试探性进攻简直绝了。”伯彦道:“如此一来,苏曳一旦反抗就是有异心。但若不反抗,则会被朝廷一点点渗透,一点点收回权力。” 杜翰道:“伯彦世子,我们之间就不需要客套了,有话直说。” 僧格林沁和肃顺不是一党,所以和杜翰也不算一党。 但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苏曳,所以杜翰而伯彦二人,又算是绝对的盟友。 伯彦讷谟祜道:“但是在我看来,第一步和第二步不必分先后,而是应该同时进行。” 杜翰陷入了沉默。 按照他的想法,算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先用第一步进行试探苏曳,如果苏曳没有反抗的话,再去撤换王世清新军内的苏曳嫡系,再把王世清新军从扬州调到天津。 站在政客的角度而言,这是稳妥的办法。 但是在伯彦看来,这是完全不对的。 就是应该双管齐下。 伯彦道:“原因有二,第一,我们的目的和皇上的目的是不一样的。皇上只是想要试探出苏曳有没有异心,如果没有异心的话,苏曳还会在江西巡抚的位置上坐下去。但这是我们两人的目的吗?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把苏曳赶下台。” “对于皇上而言,这是试探性攻击。而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攻击。” “把王世清新军彻底调离,拔掉苏曳的爪子。让翁同书带人去和苏曳死斗,不管有没有异心,都要让他有异心。” “第二,现在洋夷下了最后通牒,说六日之内要朝廷派人和他们谈判,而朝廷这边打算边打边谈,所以打会维持一段时间。既然要打,那肯定要挑选最强的军队来打,为大清争取最好的谈判条件,要给洋人最大的教训。” “而现在整个大清表面上,哪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最强?不就是苏曳的那支新军吗?而且苏曳不是口口声声说他的新军要用来保卫京师,保卫皇上吗?” “那么现在这个时刻到了,下旨命令王世清,立刻派遣新军北上去天津,抵抗洋夷!” “所以,对付苏曳的进攻,不能分为两步走,而是要并为一步走。” “现在洋夷威胁京师,危急之计,让苏曳新军北上,那就是掌握着绝对的大义。苏曳但凡阻止新军北上,那他的真面目就会暴露于天下,甚至会身败名裂。而王世清,更加没有拒绝北上的道理。” “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战争结束,朝廷和洋夷和谈,这个理由就不够充分了,这个大义也就不够了。” “所以,在拍翁同书去九江做知府的同时,也应该派遣钦差大臣前往扬州,命令王世清率领新军北上天津和洋夷作战。” 杜翰听完之后,微微倒吸一口凉气。 论狠,果然是你伯彦世子啊。 你不但想要让苏曳倒台,还想要让他一手编练出来的新军,完全葬送在天津战场啊。 但是,伯彦说得对。 现在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且有一句话说得对,对于皇帝是试探,但对于他杜翰而言,更多是攻击。 既然是攻击,那自然要又凶又狠,想办法置苏曳于死地。 整整思考了一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