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节
书迷正在阅读:邪神竟是我自己、美强惨反派重生以后、糟糕!和死对头互穿了、分手前,男友从无限流回来了、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农家小夫郎重生招赘婿、一封栀子花香味的来信、距离公式、就算是深渊也要养老婆、色情主播不想干了(NPH)
这几日,皇帝食不安,寝不寐。 几乎一日三问。 何桂清回来了吗? 何桂清有奏章递上来吗? 有广州的消息吗? 这一天,在三希堂内,他拿起一本书,怎么都看不进去。 “皇上,何桂清来了。”外面的太监增禄道。 皇帝道:“快,快让他进来。” 片刻后,风尘仆仆的何桂清飞奔而入,隔着很远就朝着咸丰跪下道:“皇上,皇上,差一点点臣就见不到皇上了啊!” 然后,他就跪趴地上,嚎啕大哭。 顿时间,皇帝心脏一抖。 这,这,这是没谈成? 皇帝不由得手有些发冷,道:“怎么回事,你说啊,有没有谈成?” 何桂清道:“皇上,洋夷狼子野心,臣不敢谈,也不能谈啊。” 皇帝道:“洋人想要什么?” 何桂清道:“洋人要新开放十二个通商口岸城市,洋人要长江航道,洋人要在全国有自由进出,贸易和经商,传教的权力。” 皇帝没有说出口,但是觉得……这些条件,好像也……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洋人要接管这些城市的税关。” 这,这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洋人掌握了上海税关之后,朝廷收入还上涨了。 “洋人要全面开放鸦片贸易,另外四国的货物入关免税,要在国内销售,也只征收百分之二点五的税。” 皇帝也觉得,这……这些也没啥。 “洋人要赔款两千万两银子。” “洋人要在京城盖公使馆,洋人要进京传教,洋人要派遣军队进入京城,名义是保护公使馆。” 何桂清了解皇帝,所以把最刺激皇帝的两条放在最后面。 顿时间,皇帝几乎要跳起来。 这怎么可能? 一想到洋人军队就在京城,皇帝就觉得坐立难安。 这一条,万万不能答应。 谁敢答应,谁就是大逆不道。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皇帝怒道:“洋人果然浪子野心,要颠覆我大清国祚来的。” 接着,皇帝朝着何桂清怒道:“那你怎么不谈?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不会吗?” 何桂清道:“皇上啊,臣也是这么想的啊。所以每天都在谈,但是洋夷丝毫不退让。于是臣想了一个法子,从一个小事上撬动谈判,让他们释放叶名琛总督,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如果答应了,就代表了洋夷态度松动了。” 皇帝道:“嗯,这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何桂清道:“但是……臣前一天晚上去看叶名琛总督,他还好好的。次日提出释放叶总督的时候,叶总督就死了,他就死了……” 叶名琛死了?! 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顿时惊呆了。 而且,他的本能反应也是英国人杀了叶名琛。 “他们说是自杀的,可是臣看得清清楚楚,那脖子上的勒痕清清楚楚,很显然是被人从后面勒死的啊。” 皇帝更加觉得毛骨悚然,大清朝的封疆大吏啊,说杀了就杀了? 叶名琛大概率是自杀的,但在何桂清口中,怎么听都像是英国人所杀。否则早不死,晚不死,偏偏何桂清向英国人提出放人的时候就死了。 显然就是英国人想要杀鸡儆猴啊。 何桂清继续道:“臣当时就怒了,怒斥洋夷禽兽不如。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他们丧心病狂,杀我大臣。” “臣当时气血上涌,也不管不顾了,痛斥洋夷。于是,和洋夷发生了冲突。” “而后,洋夷对臣……也动用了武力。” “甚至,想要逼迫臣强行签下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不断发出致命威胁。” “臣想着,如果再留在广州,如果真的被他们捆绑着签下名字,盖下大印,那臣就是千古罪人了啊,于是臣就找了一个机会,逃出广州了。” “皇上,臣有罪,臣无能!” 何桂清不断磕头,动作显得笨拙无比。 旁边的总管太监王承贵道:“哟,何大人,您这是怎么了?身体这么不利索?受伤了?” 这句话,价值八千两银子。 皇帝这才注意道:“怎么了?受伤了?” 何桂清道:“皇上,臣无能,臣有罪,哪怕粉身碎骨,也难辞其咎。” 皇帝道:“让朕看看。” 何桂清哭道:“皇上,您就别看了。” 皇帝道:“来人,扒了他的衣衫。” 太监王承贵上前,扒掉了何桂清的衣衫,顿时露出了伤痕累累的身体。 浑身青紫,一道道鞭痕,触目惊心。 皇帝嘶声道:“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洋夷竟然如此丧心病狂,果然是禽兽之举。” 接下来,皇帝问道:“现在谈判崩了,你觉得洋夷会如何?” 此时,何桂清心中忍不住吐槽,皇帝还真是凉薄啊。 我是两江总督啊,顶级的封疆,被打成这个样子,你也没有半句安慰,就只是骂了洋人一句,接下来立刻问洋人会怎么做?一心只关注洋人会不会打到北方来。 何桂清道:“洋夷,口口声声说,要集结四国舰队北上,兵临大沽口,逼迫皇上答应。” 皇帝顿时觉得一阵昏眩。 这……这万万不能发生。 那……那该怎么办? 接着,皇帝道:“去,去把肃顺、端华他们叫过来。” “把桂良也叫来,僧格林沁也叫来。” …… 半个多少时辰后。 皇帝所有宠信的大臣,已经全部到了。 看了何桂清一眼,皇帝道:“穿上吧。” 他这口气,有些嫌弃,嫌何桂清碍眼。 何桂清穿上,心中觉得有些耻辱,但也稍稍松了一口气,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皇帝道:“何桂清,你把整个过程复述一遍。” 于是,何桂清再复述了一遍,把整个过程说得惊心动魄。 殿内的十几个大臣,也闻之色变。 皇帝道:“诸位臣工,接下来该怎么办?你们说说看。” 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道:“皇上,打!没别的,只有打!” “臣就不信了,这洋夷有三头六臂?大沽口炮台,咱们也整修了,整整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全部换上了新炮,臣愿意领军,去迎战洋夷大军。” 听到僧格林沁的这个回答,皇帝心中很欣慰。 关键时刻,至少有一个人能站出来。 但是,他不想打。 一点都不想打。 一想起洋夷的战绩,他就害怕。 十几年前,又不久之前的广州之战,洋人简直势如破竹,大清的军队在他们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 能谈,还是要谈。 不管怎么样,先让洋夷退兵了再说。 但现在关键是派谁去谈? 谁去谈能成功? 于是乎,全场陷入了沉默。 纷纷眼观鼻,鼻观心。 刚刚何桂清说得或许有夸张之处,但叶名琛死了,这是事实。 不管叶名琛是自杀,还是被英国人所杀,但这谈判就很危险。 没看到何桂清这么狼狈而归,还要弄得伤痕累累,丢人现眼。 唯恐皇帝点名让自己去。 而此时,肃顺心中清楚得很。 皇帝想起了那个人了。 因为只有他真正创造过外交奇迹。 现在皇帝和满朝文武也算是明白了,苏曳上一次让英国人无条件退兵,那是真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