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变美后,我躺赢了 第198节
家里的事务,父母、弟妹还有老宅的一群极品,他都甩给了郑晚君。 若是换个其他的女子,或许会有压力,会有情绪。 但,郑晚君不会! 她本就是个坚强、独立的女子,从小又看到亲娘万娘子家里外面一把抓。 所以,家里的这些事,对她来说,不是麻烦,而是挑战。 “不行!你这个月的月例已经花超了,不能预支下个月的。” 郑晚君已经非常有当家主母的做派。 不成器的小叔子,在她的强势之下,也不敢作妖。 “阿爹、阿娘,你们也不要偷偷塞钱给小七郎。每个月二两银子的月例,都能抵得上寻常人家半年的花销,可小七郎不到几天的功夫就花完了。” 季家可不是豪门大户,更不能纵出纨绔子弟。 再说了,季家原本是个什么样子,郑晚君比任何人都清楚。 哼,若不是靠着郑家,季家能过上如今这种使奴唤婢、二两月银的好日子? 幸而公婆虽然湖涂了些,却胜在听话。 小姑子也有些极品,郑晚君也能轻松拿捏。 总体来说,郑晚君对自己的家庭状态,以及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还是非常满意的。 现在只等来年春闱,相公高中三甲,她这个科举文女主就能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教训了小叔子,又“劝说”了公婆,郑晚君扶着腰,慢慢走向自己的正房。 她没有看到,在她的身后,小叔子和公婆等都露出了愤满的眼神。 “阿娘,阿嫂也太跋扈了!” “是,大哥确实是靠着郑先生才有今天,可、可阿嫂已经嫁给大哥了啊。” “就是就是,既然嫁到了季家,那就是季家的儿媳妇。哪家儿媳妇像她这般不敬公婆,刻薄小叔和小姑?” 季小弟和季小妹,一左一右的在季三郎夫妇耳边抱怨着。 “不许胡说!以后你们要听大嫂的话!” 季三郎心里也憋屈,可他知道,自家儿子还没有考中进士,还没有当官儿。 他们季家,还需要靠着郑家这棵大树…… 第164章 男主极品亲娘(五十二) 赶在中秋节前,奉先生之名,外出游学的赵青云以及他的堂、表兄弟们,风尘仆仆的回到了河阴县。 “我的儿,你可回来了!” 顾倾城又开始了哭唧唧。 她只顾着抱着儿子,根本不管娘家或是婆家的侄子们。 众人:…… 早就知道婶娘(姑母)不靠谱,她若是面面俱到,那才是稀罕事儿呢。 大家都了解顾娘子的性情,也就没有计较,纷纷跟赵青云说了一声,便各自家去了。 隔壁的季克己,听到了熟悉的哭声,他竟有些激动—— 赵青云回来了? 所以,来年的春闱,他也可以参加了! “去!咱们过完中秋节就开始进京。” 顾倾城掰着手指,欢喜的说道,“路程一个来月,到了京城后,还要租房子,拜访你先生。” “对了,听说京城特别繁华,好吃的、好玩儿的特别多。” 顾倾城还是一副天真的模样。 提到进京这件事,十分雀跃,满眼期待。 已经三十多岁的女人了,搁在这个时代,真的可以做祖母了。 顾倾城却还是那么的天真烂漫,稚气十足。 “嗯!” 赵青云含笑看着亲娘,他的眼神里满是宠溺。 “阿娘,我想把县城的房子卖了,产业也处理一下。” 赵青云早已习惯了当家做主,状似跟母亲商量,其实不过是通知而已。 若是换个母亲,定会觉得自己身为长辈的威仪遭到了挑衅。 顾倾城却不会,她连连点头,“好!都听你的!” 菟丝花嘛,在家靠父母,出嫁靠丈夫,丈夫死了,则由儿子负责。 “青松那边,我已经去了信。他过段时间也要进京,到时候,咱们一家就又能团聚了!” 对于赵青松,以及西侧的霍家,赵青云虽然不在家,却知道得非常多。 他甚至已经猜到了某些“真相”。 只是,母亲太单纯了,胆子也小。 很多事,还是不要告诉她,省得她担心,也省得她不经意间会被人套话。 祸水:……呵呵,你也太小瞧你的亲娘的。 跟顾倾城这样真正的老狐狸比起来,小青云啊,你还差着道行呢。 …… 赵青云回来了,开始拜访邻居,书院的师友等。 他还回了趟赵家庄。 赵族长对赵青云愈发恭敬了。 他知道,赵氏一族的兴盛,全都要指望赵青云。 哦,对了,还有他的弟弟赵青松。 听说在西北表现极好,还立了战功。 不到十五岁就成了校尉。 赵国栋的这两个儿子啊,一文一武,都有了出息。 “你爹在九泉之下,也会为你们高兴。” 有这样优秀的儿子,赵国栋定能含笑九泉。 “还有你阿翁他们,你也不必‘记挂’,我和族人们会好好照顾。” 赵族长知道赵青云担心的是什么,赶忙拍着胸脯保证。 其实,经过这几年,赵家老宅的人,已经不再是赵青云的拖累。 相反,新一辈的堂兄弟们,都成长起来。 有的已经成了赵青云的助力。 比如最先受惠的堂姐赵元仪,过门后,分了家,跟丈夫一起做生意。 她的每一项生意,都给婶娘顾娘子记了一份干股。 赵青云暗中照拂,赵元仪小夫妻的生意越做越大,已经超过了公爹何东家。 还有堂哥赵青阳,学了三年账房,终于出徒了。 赵青云暗中以母亲的名义开了几个铺子,请赵青阳来做大账房。 赵青云游学这两三年,顾娘子又是出了名的万事不管,那几个铺子却经营得非常好。 赵青阳功不可没。 还有其他的几个堂兄弟,哪怕是留在老家种田,也在某些方面帮到了赵青云。 可以说,现在的赵家,就是赵青云最大的、最稳定的后方。 “族长,我出一千两银子,给族里建个族学吧。” 既然赵氏一族可靠,赵青云也就愿意大力培养。 过去,是让他们跟在自己和母亲身边“长见识”,现在嘛,赵青云已经是举人了,来年春闱他也非常有把握。 赵氏宗族的很多事物,就要规范起来! 建族学,修宗祠,置办祭田,还要把族规等进一步的改进。 赵青云有自信,在他的带领下,赵氏一族亦能成为耕读传家的书香大族。 过个三五代,他的赵氏,兴许也能成为世家呢。 赵青云的志向愈发远大,他不止要自己做权臣,还要让赵氏成为名门望族。 “好!听你的!都听你的!” 赵族长笑得合不拢嘴,他已经从赵青云的身上,看到了赵氏一族崛起的希望。 …… 九月,桂花凋落。 赵家和季家阖家出动,大队大队的车马离开了县城。 “子谦,此次进京,能够与你同行,真是太好了。” 郑晚君亲手改建过的马车上,季克己与赵青云相对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