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变美后,我躺赢了 第152节
他担心自己一时情急,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继而对着母亲大喊大叫。 最近一段时间,外头已经有了不太好的流言。 赵青云不会被别人的言论而影响自己,但他还做不到彻底不在意。 名声若是坏了,他又何谈前程? 按理说,身为女子,理当三从四德。 夫死从子,更是规矩。 可赵青云这个“子”太年幼了,小小年纪就敢辖制母亲,这会让一些存心找茬的人趁机污蔑与他。 赵青云对于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且长远的规划,断不能因为这些小问题,而影响了自己的大计! 不生气,我不能对着母亲发脾气。 可、可—— 一百多两银子啊! 就这么打了水漂? 赵青云只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对于单蠢的亲娘,他更是有种深深的无力、以及无尽的无奈。 “是啊!你爹一共留下一百三十多两银子,我给了你表姑一百二十两入股,剩下的十两给了那个可怜的父亲……” 顾倾城好似不会看人脸色一般,犹自天真的说着。 ps:除夕啦,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年味儿,不过,过年就是过年,某萨提前祝亲爱的书友大大们除夕安康、兔年大吉! 第130章 男主极品亲娘(十八) “不过,大郎你放心,我也没有全都花光!” 顾倾城像个小孩子般得意的从怀里掏出几个银角子,“喏,还有三钱银子呢,足够咱们这一个月的花销。” 至于为啥一个月? 当然是下个月就能把本金和红利都收回来啊。 顾倾城笑得眉眼弯弯,一张祸国殃民的脸,更是神采奕奕、光芒万丈。 赵青云看着这样的母亲,满腔的怒火竟有种不知从何处宣泄的感觉。 “到了月底,咱们就有钱了!” 顾倾城还嫌赵青云受到的刺激不够,继续说着让赵青云破防的话:“等有了钱,阿娘就给大郎买最好的宣纸,要多多的买!” “还有那个什么湖笔,我给你买一把,让你用一支丢一支,都不带心疼的。” 赵青云愣住了,胸中的怒火仿佛被什么给冰冻住了。 他呆呆的看着母亲那欢喜的模样,听着她带着浓浓母爱却有些幼稚的话,“我的大郎那么聪明,写字读书都是最好的,你的纸笔也该用最好的!” “以后啊,咱再也不用那些便宜的麻纸了,更不用青石板!” “你想用啥样的好东西,咱就买!” “对了,还有你一直想买的那个什么书,阿娘也给你买!不就是三十多两银子嘛,阿娘一个月就能赚回来!” 顾倾城神采飞扬,那原本苍白的面容都看着多了几分鲜活。 赵青云呆愣愣的,一颗心仿佛被泡在了温泉里,润润的、暖暖的。 原来,母亲想要赚钱,都是为了他啊。 虽然母亲很蠢,她的“生意”注定要打水漂。 但、但这份赤诚的母爱,却是真的,不掺杂任何杂质。 赵青云轻轻吸了吸鼻子,他似乎能够明白父亲对于母亲的感情了。 除了因为母亲的美貌与柔顺,更多的,还是因为母亲足够单纯、足够赤诚。 父亲赵国栋从小就被家人苛待,缺少父母的疼爱,感受不到兄弟亲情。 他缺乏关爱,就无比渴望。 而母亲,恰巧可以给她全部的、唯一的、真挚的爱(或是依赖)。 这足以填补父亲心中的空缺。 赵青云有个厉害的父亲,他不缺爱。 可在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失职,让他过分的早熟。 他的心智、他的算计,远远超乎他的年纪。 而对于一个浑身都是心眼儿、坚强独立到极致的人来说,有个单纯、纯粹的至亲,似乎也是一种“弥补”。 【罢了罢了,不就是一百多两银子嘛,只要能让母亲高兴,就随她吧。】 【母亲虽然不够聪明,但她是爱我的啊。而且母亲年纪轻轻没有改嫁,这本身就是巨大的牺牲!】 赵青云只是精于算计,而不是真的没有良心。 知道母亲被骗了,也知道母亲为何会被骗,赵青云再也没有了埋怨、恼怒,只有浓到化不开的感动。 顾倾城却还要再来最后一击。 她深深的看着赵青云,“阿娘能赚钱了,顶门立户、养家湖口的人就是阿娘!” “大郎只管好好读书,做个优秀的好孩子。” “……外头的人,再也不会污蔑大郎不孝顺,小小年纪就敢辖制寡母!” 轰! 什么叫致命一击! 什么叫直击灵魂! 这就是! 聪明如赵青云,只听母亲这几句话,就能猜到,母亲为何会忽然变得这么“能干”。 要知道,自家亲娘更多的是心软、耳根子软,她的胆子却很小。 以往被人骗,也只是小打小闹。 超过五两的银子,她根本不敢做主。 而这一次,阿娘一反常态,居然一口气拿出了家里所有的钱。 她根本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要洗白他的“污名”啊! 赵青云一直都是坚强的,尤其是父亲亡故后,他更是逼着自己长大。 他要支撑起这个家,他要照顾所有的亲人。 但在他的内心,也有偶尔脆弱的时候——他,也只是个九岁的半大少年啊。 他也需要父母的疼爱,需要长辈的庇护。 此时此刻,他感受到了这种关爱与护短! “阿娘!” 赵青云十分难得的情感外露,跟十分罕见的像个小孩子般跟母亲撒娇,“您对我真好!” 所以,母亲丢下的那些烂摊子,就由我来想办法吧。 父亲一个没有读过书的赤脚大夫,都能将母亲保护得极好,让她衣食无忧、身心愉悦。 他作为读书人,作为真正的天才,更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就是一百多两银子嘛,我、我来想办法! 不对,不是一百多两,而是要加上四分的红利。 这就是将近一百五十两! 赵青云眼底闪过一抹决然,心里更是开始谋划: 一个月! 一个月的时间,我要赚够一百五十两银子! 祸水:……唉,可怜的孩子啊,你已经牢牢的被顾倾城捏在了掌心啊,偏偏还不自知! …… 就在赵青云一边读书,一边想办法如何赚钱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 这天,赵青云从私塾回来,他隐约有了主意。 在先生家借书的时候,他偶然看到了一份不知朝代、不知姓名的先贤写得一份杂记。 这位先贤似乎是个道士,写了许多跟道家有关的趣事儿。 其中就提到了用一种矿石制冰的奇妙法子。 赵青云觉得,他若把这个古方补全,还原出来,应该能够卖钱。 “去哪儿弄硝石呢?药铺里或许有!” 赵青云坐在书桌旁,一心两用。 手里拿着毛笔沾了水,然后在干净的青石板上练字。 脑子则飞快运转着。 果然啊,人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总能爆发潜能。 过去赵青云虽然聪慧、独立,但毕竟还有赵国栋这个亲爹为他遮风挡雨。 亲爹没了,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还有个不太省心的亲娘,他只能拼命的逼自己! 这一逼,还真就让赵青云想出了办法。 赵青云一边练字,一边完善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