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果然没死。”薛清茵这厢得了信,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两下。 她提笔想揭穿贺松宁这狗东西的真面目,但刚落笔两个字,她便又揉作一团扔掉了。 她娘那个脾气……有时候,着实,是少了点脑子。 直面贺松宁可不是什么好事。 薛清茵垂眸又看了看信上写的内容,说贺松宁一身伤,还记得给母亲买什么什么东西…… 也好。 她知道贺松宁现在想“变好”。 大抵是终于知道许芷的爱何等可贵了。 那便任他付出吧。 等他使尽了浑身的解数,终于有所期待了,建立起新的希望了……再将之摧毁。 如今这些日子在许芷跟前献殷勤,便算是还他这些年的债了。 薛清茵将揉成一团的纸,点燃了,随手放进一旁的铁匣子。 这时大帐掀起,宣王走了进来。 薛清茵忙问:“今日我们就能走了吗?” “等明日举行了仪式。”宣王沉声道。 所谓仪式……便是孟族投降,将宣王奉为上宾,意思臣服于大梁的宴会。 薛清茵点了下头,一想到那天那个暂没有寻到答案的疑问。 在宣王心中……我是不是远远不够喜欢他呢? 她想着想着,便忍不住目光晶亮地抬眸看向了宣王,她小声道:“我在乔心玉那里学的招数,你要试试吗?” ……试试? 宣王顿了下,眸光一动。 在他身上试试美人计吗? 宣王喉头一滚:“……好。” 薛清茵走上前去,一跳,便跳到了他怀里,双腿牢牢缠住了他的腰身。 “……你这人怎么一点定力也没有?”薛清茵瞪起眼。 这美人计才起了个头呢。 这人的兵械便有了反应。 宣王:“……” 他觉得薛清茵今日是来折磨他的。 另一厢。 贺松宁终于又被召进了宫中。 吴少监立在一旁煮茶,在梁德帝的示意下,还分了一杯给他。 “这是薛清茵庄子上的茶……”梁德帝顿了下,“瞧你这样子,倒像是第一回喝?” 贺松宁应声:“是。” “如此看来,薛清茵不大喜欢你啊。” “是,以前待她不好,将她得罪了。” “嗯,她是有些记仇。”梁德帝说着,眼底飞快地掠过了些思绪,也不知在想什么。 “那你如今怎么想起来对她好了?”梁德帝似是疑惑地问。 “年少无知时,只看得见自己身上的伤痛。如今才窥见别人身上的珍贵之处。”贺松宁道。 梁德帝笑道:“哦,这是长大了。” 贺松宁知道梁德帝在皇家媳妇之中,独对薛清茵有一分偏爱。 而他每每午夜梦回,想到的又何尝不是薛清茵呢? 有时是她冰冷注视着他挥刀的样子,有时却也是昔年在薛家,她拉拽他袖子小心翼翼的样子。 贺松宁有心与梁德帝提起薛清茵。 仿佛通过共同“牵挂”的一个人,便会从中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 “繁峙酥……也是清茵庄子上的吗?”贺松宁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桌案上。 梁德帝道:“不是,这是尚食局送来的。” 贺松宁顿了顿,道:“清茵喜欢此物。” 梁德帝却古怪地看了他一眼。 一旁的吴少监失笑道:“薛公子记错了吧?宣王妃可不喜欢这个。她嫌上头撒的那一层白糖腻得慌。回回来宫里用饭,都让人撤下去。” 梁德帝道:“你与她果然不够亲近啊。” 贺松宁本能地辩解道:“清茵自幼便喜……” 不。 此物多久没出现在薛家的桌上了? 他不知道,因为薛清茵很少再与他们同桌共食了。 是从何时开始的? 从薛成栋说起要为她说亲开始吗? 贺松宁记不清了。 “难怪她不喜欢你。”梁德帝道。 贺松宁抿了下唇,道:“这茶也不知清茵是如何炮制出来的……与市面上的浑然不同。我的确不大了解她了。” 贺松宁顿了下又道:“她年少时还爱吃鱼脍……” 吴少监接声道:“如今也不爱吃了。说是但凡生食千万莫要往她跟前送,她怕吃了肚里长虫。” “着实变了许多,她幼时还怕雷电……” “如今瞧着似乎也不怎么怕了,想必也是长大了,就不同了。” 人的性格可以伪装。 但是一个人的口味呢?乃至其它习惯上的细节呢? 第267章 她不是她,确定了! 之后的日子里,贺松宁总陆陆续续和梁德帝谈论起薛清茵。 父子俩生疏多年,也全靠薛清茵串连起来,也只能谈论她……除她之外,说到其他人都难免触碰到禁区。 慢慢地,在梁德帝的口中,在吴少监的口中,在城郊庄子上众人的口中…… 他们勾勒出了一个不仅是性格,乃至所有行事风格、生活习惯,都截然不同的薛清茵。 人大病一场后,性情改变本也是常见的事。 比如那浪子,病后突然收心归了家。 那恶贯满盈的人,有一日也厌倦了打杀的生活,识得人生之真谛,于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