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薛清茵:??? 薛清茵拍了拍腰间的刀,道:“殿下,此物留着还有大用呢,可不能送回去。” “大用?” “嗯,比如说干了坏事儿的时候,就把这东西留下。” “……”“那留着吧。” 宣王举家离京这日是个晴天。 梁德帝亲率百官相送。 连一直闭门不出的魏王也带着柳月蓉来了。 柳月蓉看着那些身披盔甲,手持长枪的玄甲卫,心底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 这才有种面对刀兵时的惊惧感。 难怪魏王说起军中激愤时,他的脸色那样难看…… 不多时,金雀公主盛装而来,送了薛清茵一匣子胭脂水粉。 “不知何时能再见。”金雀公主叹了口气。 她在京中拥簇她的人很多,但真正能与她谈得来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她都还没怎么和薛清茵好好说过话。 “我也想去益州。”金雀公主真心实意地道。 薛清茵反问她:“公主殿下为何不去自己的封地呢?” 公主也有自己的食邑,但从来没人想过离京去自己的封地…… 自然是京中的生活更好。 ……但当真是这样吗? 金雀公主怔了怔,觉得自己一时间好似……被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 她面上一喜,狠狠抱了下薛清茵道:“你说的有道理,且容我想想。” 宣王一把拨开了她。 金雀公主面露尴尬之色,连声道:“险些忘了,清茵这肚子可撞不得。” 薛清茵心道肚子里装的是砌香葡萄、金汤笋尖、鸳鸯炸肚,你撞撞倒也无妨。 不过对外还得接着装就是了…… 此时魏王也走上前来。 装模作样地想要同宣王抱一下。 奈何宣王没伸手。 魏王抬起手,最后又只得自个儿收回去,低声道:“祝兄长一路顺风,布帆无恙。” 梁德帝沉声道:“时辰不早了,启程吧。” 宣王颔首,躬身行过礼后,便扶着薛清茵上了马车。 马车之中铺放了软垫、软枕等物,车轮也细细裹了一圈儿,这样一来,行路没那么吵闹,走动起来也稳当得很,没那样摇晃了。 薛清茵进去就躺平了。 车轮缓缓滚动。 梁德帝目送他们的队伍而去,直到彻底看不见一点影子。 群臣腿都站麻了,也不敢抱怨半个字。 “陛下起驾回宫!”良久后,内侍的声音高高响起。 众臣松了口气:“恭送陛下!” 梁德帝回了宫中,在太和殿枯坐了半日。 他叹道:“此时方才觉得宫中空空。” “又该选良家子入宫了,等人多些,自然就又热闹了。”一旁的内侍忙道。 梁德帝轻笑一声,显得兴致缺缺。 另一厢。 宫女急声道:“公主殿下再不去,恐怕宣王殿下他们都已经出城了!” “不去了。”四公主道。 “殿下?”宫女惊愕地看着她。 “什么时辰了?”四公主只问。 “未时了,恐怕赶不上了。”宫女叹气。 四公主道:“申时再叫我,我要去陪舅舅用膳。” 宫女疑惑不解地点了头。 “我要歇息一会儿,都下去吧。” “是。” 宫女合上了门,四公主眼眶一酸,面颊上便有了些许凉意。 她抬手一擦。 憋了回去。 不然一会儿去见皇帝,眼睛都是肿的。 申时,宫女来叫醒了她。 本来不假辞色的梁德帝留下了她一同用膳。 戌时,回到住处的四公主洗漱完,钻进被子里这才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 第173章 讨债 宣王的大军同时开拨,一路浩浩荡荡,路上何须忧愁安危? 没多久便到了兴州。 太后写的手令,薛清茵还没忘呢。 这里不是兴州,这里分明是盛放着八十万两的宝库。 足足八十万贯钱呢。 马车一边往城中行去,薛清茵一边问宣王:“干子旭是什么人?殿下知道吗?” 宣王那张素来没什么表情的面庞上,都涌现了一丝古怪之色。 “一个……浑人。”他道。 还没等宣王仔细说说这人怎么浑了呢,外间便响起了方成冢的声音:“殿下,云逸子求见。” “云逸子?听着是个道士。”薛清茵猜测道。 “便是干子旭。”宣王道。 “啊?原来干子旭是个道士?” “岂止道士,他还是个和尚,佛号济贫。” 薛清茵听得满脑袋问号。 这时宣王掀起了车帘。 只见一个老汉,远远地快步走来,跪伏在宣王的马车前,行拜叩的大礼。 随后扯着嗓子喊:“听闻宣王殿下来到兴州,特赶来相迎。请殿下下榻寒舍,箪食豆羹招待一二。” 那老汉说罢,小心翼翼地抬起头来。 一张黑脸膛,头发扎个髻,布带粗暴地一捆。 既不像是道士,也不像是和尚,像个农夫。 “他看着……不像是有钱的样子。”薛清茵迟疑出声。 不过很快她又推翻了这个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