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35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规事件调查组、漂亮炮灰美又癫,沙雕勇闯娱乐圈、死遁重启后,人人都以为我是幼崽、喜欢成绩好的?早说啊、睡前小甜饼短篇集、作精少爷下乡,村霸你别太宠了、在卡牌世界造机甲、劝你不要得罪我、[HP同人] 一切为了可乐
还有人直接说,国家队是有病吧?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己根本就没办法去现场,来都来了,为什么不能多几个城市,也缓和一下现场压力。 地点多了场次多了,一些人就不会挤着过去,而是静静地等待最方便的那一场。 沐修竹:“……” 他看了看丛澜,小心地问:“你没生气吧?” 问生气与否,是页面里骂人的词汇太多,什么阴谋论都出来了,不要脸、有病、脑残诸如此类。 下面有人评论,场次多了运动员能扛得住吗?都已经免费了能不能见好就收,你以为两周五个城市的表演压力不大吗? 反被骂你们是什么花滑腿毛,他们拿的是我们纳税人的钱,表演一下怎么了,苦着少爷小姐们了? 这样的人也是有的。 丛澜不是故意找这些来看,而是因为争议太大了,被很多人转发,所以才有了更多推广。 热度就是这样的,原本一个小小的点,参与的人多了以后,能看到的人就更多了。 丛澜:“生活圈子太封闭,见识一下世界的千奇百怪。” 沐修竹:“……” 学到了!以后我就这么说! “四月行”的目的是与俱乐部联合推广,给路人展示花样滑冰的美,也会与当地的冰娃们见面接触,鼓励大家努力训练,建设花滑梯队。 三亿人上冰雪,这个目标张简方还记得呢! 路人的力量是很巨大的,也许有大人看了以后对花滑感兴趣,让孩子去学,而这个孩子就有相关天赋呢! 也或者,有孩子正要放弃花滑,看到了丛澜她们,就将之前的颓丧想法抛之脑后了。 可能性就是希望,微渺,但有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无限可能。 · 小冰娃徐昭昭最近忙得很,连妈妈报的舞蹈课都停了,就因为冰场的教练说最近尽量腾出来时间,加课。 加的课不是免费的,妈妈徐黎有点不解:“是她进度太落后了吗?” 教练笑着摇头:“不是。” 徐黎:“???” 她很不解,但还是咬咬牙,把自己之后的一些花销给取消了,这周每天都多了一节课。 教练也不是为了坑她的钱,只说放心绝对不会白费。 但再多问,就不给回答了。 徐黎纳闷,却也因为工作忙,就没再纠结。 她单亲带孩子,陪着徐昭昭来冰场的是她母亲,最近也是忙得连老年大学都不能去上了。 还好,也就是一周。 等宣布了“四月行”,徐黎看了群里其他冰娃妈妈的聊天记录,才知道为什么教练会让她加课。 因为国家队要来! 而且就在这个冰场! 其他冰娃妈妈们都很激动,上百人的大群,徐黎往常是不会去看的,消息刷新得太快了,根本就跟不上。 徐黎:“免费巡演?” 她眼睛亮了。 问了一下女儿,知道几个跟她一起被要求加课的孩子都是谁,徐黎去戳了相熟的一个母亲。 对方表示,也是刚知晓。 两人聊了几句,对上了暗号,明白教练这是想给孩子们一个接触国家队的机会。 对方:【被要求加课的都是六到九岁的小孩子,女孩居多,看来丛澜会到】 对方:【你知道小石榴吗?跟着李教练学的那个,她爸妈觉得教练在多要钱,就不加课,现在不知道会不会悔恨】 对方:【群里很多妈妈在讨论,后悔前阵子没紧盯孩子们的训练,这要是能跟国家队一起,到时候说不定有意外惊喜】 对方:【我觉得她们想多了,又不是来收徒的】 徐黎高兴是因为,国家队的运动员们但凡分享一点经验,看一看孩子的基础能力,就够她们吃好久了。 而且偶像的力量是难以估计的,能亲眼见到且接触,对孩子来说也是人生里难得的经历。 “大师班”,不论是国际知名教练授课,还是运动员来分享,都是这样的作用。 加课是为了提高训练量,把之前的短板尽量拉一拉。 徐黎想起来孩子说最近一周好累,当时还以为她在乱说。 徐黎自责了一下,小孩子是会说谎,但也不是每次都在说谎。 突然被拉到了一个群里,徐黎看了一眼,猜测都是被加课的家长们,以妈妈居多。 她们就像是有着共同秘密的小众群体,一边难掩激动期待,一边有着占便宜的优越感。 徐黎看到有妈妈在问,需不需要准备礼物。 她们还去搜索北京场的信息,一句“内幕消息教练xx也会来”就足以掀起惊呼。 · 成都场也是爆满,直接出动了武警来确保安全,商场外面的广场人头攒动,排队的场面震撼人心。 好在不是cp漫展,不然还得十公里跑。 到了最后,根本就不放人进场了,特别是连着冰面的各个通道,全给设了卡口。 丛澜还跟桑莹玩石头剪刀布呢,旁边一起来的景筱曼躲在门后看外面,连连惊叹。 “人真的好多!太多了!楼上全是!” “怎么一场比一场人多?” “话说回来,这场景老让我担心栏杆扶手玻璃碎了地板裂了人都摔了下来。” 几人凑在一起聊天。 丛澜:“我也担心。” 桑莹:“我上学时候还担心脑袋顶上的风扇旋转着下来,削掉我这颗美好头颅,然后周围全是血!” 此言一出,收获了许多附和。 谁还没幻想过这个恐怖画面呢? 丛澜也停下了跟她玩的手,她“啊”了一声,心有戚戚:“我做梦做到过我滑冰刹不住车撞破了墙摔到了悬崖底下。” 先不说墙外为什么是悬崖,做梦反正是没什么逻辑道理可言的。 刹不住车这个行为,就太多了。 “我梦想我旋转上天了。” “别提了,练燕式的时候,我梦见自己劈着叉往前跑。” “原来你们都梦见过啊?” 拉近关系的第一步是一起说讨厌的人的坏话,第二步就是分享彼此的共同点。 至少在这里,包括靠后贴墙站着的紧张小孩子们,听到了丛澜等人的聊天内容,都不由得放松了许多。 原来大神也有跟我一样的地方啊! 原来进国家队的人也觉得燕式疼啊! 桑莹她们看着丛澜的技术飞速成长,而自己却似乎永远都追不上,之所以没有气馁,是因为她们也同时看见了丛澜的努力。 丛澜也觉得拉韧带很烦,也觉得训练很累,也会瘫在冰上连门口都不想走过去。 可她还会站起来,继续下一步。 “四月行”的参与者很多,中间有人离开也有人补进来,国青队的小jr们也在,上百个人浩浩荡荡的,不是钱多烧得慌,而是想让运动员们在赛场之外、训练之外,有更多的体验。 如同张简方重视学业,现在首钢的补课班都没停过,他听从心理专家的建议,不断地补充各方面的东西。 他需要能代表国家出战的运动员,也需要这群孩子在运动员的身份之外,是一个健康、三观正、积极向上的人。 体育生太苦了,送来学体育的很多都是苦人家的孩子,体操和跳水里面尤其多,冬季项目里其实也并非全是有钱的人家。 多出去走走看看,见见在学花滑的孩子们,向不关注花滑的人展示这个项目的魅力,能让一直待在小圈子里的丛澜他们,多一点人生阅历。 · 丛澜在跟人一起看别人吃成都的特产。 “就是说,既然不给我们吃,为什么还要拉着我来?”她愤怒。 褚晓彤:“这不是凑巧你过来了吗?我刚结束工作,开了一个半小时的车才到,我对你好吧?你得感激我!” 丛澜:“滚吧!大晚上喊我吃夜宵,结果我全都不能吃,褚晓彤你是不是欠揍啊!” 桑莹:“师姐你好狠的心啊!” 褚晓彤快乐吃兔腿:“太好吃了!” 丛澜:“……” 桑莹:“……” 能不能打她啊! 褚晓彤:“不是给你们点了能吃的吗?我还给你带了熊猫小饼干,知足吧!” 她去录节目,看了基地里的熊猫,还买了一堆的周边。 知道丛澜来成都,褚晓彤买了个熊猫的可爱小包,刚才给了她。 桑莹也有一份。 丛澜:“早知道我就不下来了,任凭你在外面叫破喉咙我也不理你。” 褚晓彤:“好久不见,聊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