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19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规事件调查组、漂亮炮灰美又癫,沙雕勇闯娱乐圈、死遁重启后,人人都以为我是幼崽、喜欢成绩好的?早说啊、睡前小甜饼短篇集、作精少爷下乡,村霸你别太宠了、在卡牌世界造机甲、劝你不要得罪我、[HP同人] 一切为了可乐
这位选手很期待。 并非故意为难她,二百多人的世锦赛,要是让科研组去追踪每一个人的日常训练,那可能会把他们累死。 本身这个计划就是独立在赛程之外的,能挤出来十几个名额就已经不错了。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立场,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就会不一样。 但管它呢,事件总是要继续发生的。 · 这场女单的短节目很是精彩。 相比男单,女单的观赏性成倍增加,没办法,女性努力又认真,演绎起来就是如此有优势。 短节目限制四周跳,固然被人骂是歧视女单难度,但也在一定层面上确保了这个赛事的观赏度。 毕竟,滑滑蹦,和蹦蹦摔,真的很难看。 女单的短节目表面的人非常多,比男单要多一半左右。 再者,她们的肢体也会更丰富一些,在同等技术水平下,女单们的舞姿柔软多彩,不像是男单就跟上下躯体分开了似的。 无怪乎称赞女单是花滑桂冠上的明珠。 以往,isu的裁判们在打分上会更偏向男单。 跳跃的力量感确实女单会比男单弱,所以女单的技术动作大多加分很少,男单能基本 3,女单却是在 1这样的差距。 丛澜一向不失力量感,特别是她第二个赛季的时候,跳跃里的力量感非常显著。 但她的加分一直只比同场次的女单要多一些,可是不如她的男单一个3a能到 2,她只有 1。 原因是裁判天然觉得“女性的跳跃是弱的”,她们纤细,借助着身体的灵巧去跳跃,而不是依靠更多的肌肉力量。 这是偏见。 是以,之后丛澜每次3a接近满分直到她真的有了满分goe,冰迷们才会那么激动。 她在苛刻里成长,从来都是如此。 女单的跳跃进步要更难被goe表现,她们努力许久后还要被偏见压分。 这样的现状有很多人都讨论过,而且她们还不能表示太多不满,否则就会被攻击“你们不是要公平吗,难道是想要裁判用第二套标准给女单打分吗”这样的话。 “她的跳跃不输男单”,有时候是现实,有时候又是一种可悲的单人对群体的比较。 男单的跳跃也有肌无力低矮挫的,对外的形象却直接是男单群体里的佼佼者们。 但部分女单的跳跃并没有那么弱,人们对其印象却是“纤细、转速快、力量不足”,可再纤细的女单她们的跳跃依然是有力的。 至于旋转,则是女单更优,表现在goe上的,除了男单基本没有人会选择的躬身转之外,另外的旋转技术动作也大多是男单会有更高的分数。 ——诚然,女单的佼佼者们,旋转是比男单得分要更多的。 女单的柔韧性是公认也是事实,就是比男单要优秀,中间段的选手们得分却是一般。 然而这些掩藏在了前几名的得分之下,让人们以为“女单旋转的加分很多”。 随便拉一个女单出来,她可能跳跃不太好,也可能滑行缓慢,在旋转上她大多数是非常好的。 最关键的pcs上,八折的打分一开始的说法是女单难度没男单强,担心t与p的分差过大,也担心p最后被裁判操纵影响到成绩排名,故而就有了0.8的系数。 还原回最初的分数,同一场比赛里,男单的p分总是要比女单的高那么一两分,甚至更多。 运动员的水平不同,得分就是应该不一样的。 并非一场比赛里男女前几的分数都该一样,而是指,大家发现在众多场次中,女单的p分就是会比男单低。 哪怕某个选手的表现是她的经典赛场,哪怕大家一起被水了分。 针对后者的可能性,还有冰迷笑称,连水分都要不公平。 综合这些之上,大家觉得女单的分数低了,更多还是因为isu解释pcs里是包括艺术表现力的,可女单的节目确实比大多数男单的节目要好看一些,怎么反而没有在分数上体现出来呢? 判分不公平,性别、项目之间也是不公平的。 然而这一点,isu的解释是裁判组成员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裁判单人能够执法的项目不同,堂溪现今四个都可以,但她同事之一就缺了一个冰舞。 isu为了公平,能确保的只有一个项目的裁判组是从头看到尾的。 这也是他们数次提出来的“公平保障”,并以此拒绝大家“裁判过于劳累不如替换轮转”的提议。 但为什么也捎带着拒绝了ai辅助呢? 可能他们觉得裁判不累吧,毕竟随便画两笔就是了,运动员还没下一个技术动作呢,他们就有人直接给了评分,那这样算下来,盯着四十个人的判罚算什么?再来四十个也洒洒水啦! 江乐心在网上看到了有人提起女单与男单分数差异的问题。 她也想起来自己以前的生气。 回去搜了搜,果然有跟着丛澜goe就是不满的时候所发表的过激言论。 嗯,不愧是曾经的她,真会骂啊! 记下来记下来,现在都已经忘记这些词儿了。 提到这点的人给出的问题是:既然一场比赛不能作数,为什么几百场比赛平均下来的结论,是这样的? gp分站和b级赛大家的水平层次不齐,一场比赛里可能存在男单艺术表演大佬参赛,人家就是pcs该那么高,女单却是一个节目好看但真的比不上男单大佬的选手。 可是,总不会男单人均艺术大佬吧? 也总不会女单就是没有一个比男单强的吧? 丛澜还在冰上没退役呢! 江乐心原来脑子有点绕,她看着博主的举例,瞬间明白了:“对啊!” 为什么呢? 哪怕不算t,怎么p分也是女单劣势啦?你们不是一直嚷嚷着艺术表现力不该限制男单,因为男单追求技术难度,女单追求艺术难度吗? 更有不要脸的男单在sns发言,说pcs太复杂应该修改,现在这种规则对男单就是纯粹的限制。 江乐心本来就没买到现场的票,她气得要命,这会儿一个电脑放比赛直播,一个手机刷实时话题。 结果更生气了。 江乐心:“咦——” 她想,果然是冰迷群体庞大了起来,搁以前哪儿会把这种事情闹到明面上啊,大家只会集中力量专注最关键的问题。 想到这里她又泪流满面,呜呜呜果然是日子过得好了,张总长命百岁! 她激情在话题里发言:【对啊,男的挥两下胳膊就能上45的p,女单死命表演才30!折到0.8也才37.5!凭什么前者这么高,他就该30以下!此处点名mh】 迅速有人评论。 【拿30的p节目档次去跟mh比,辱前者了。你随便世锦赛倒数着往前,三周跳都能摔俩的那种妹妹忽略跳跃来看节目,都比mh的丰富】 【辱女单所有人了】 #wings的公平到底是什么#继挂在前端的#wings 公平#以及#wings 蜻蜓队长#之外,又进入了热搜话题里。 wings的公平不单是纵向水分,还有横向比较。 褚晓彤摸手机在刷——感谢贴心的举办方,外面好几辆信号车全程保障比赛期间的通信质量,根本不会跟国外似的断联,信号杠杠的! 她看到了这个话题,思考了半分钟,发了一个新的问题。 【褚晓彤:#wings的公平到底是什么#它说,技术手册如何,我就如何。不论对象,不论未来,不论现实。】 【啊我女鹅又出现了,亲亲】 【我就知道花滑比赛期间你肯定耐不住要冒泡】 【好的我去看比赛了,别催了别催了】 wings不管男女,也不在乎性别差异之下的身体差异,更不会去计算利益往来,也不纠结结果会如何影响未来。 一二三四五……选手只要达成了加分点的要求,那么,她/他就可以得到这一条的分数。 它不会给女单的跳跃放水,也不会给男单的pcs降低标准。 就像是身高的标尺,一米四及其以下不用买票,一米四以上需要买票,一个尺子立在那里,便是最明显的准入门槛。 尺子不看男女,也不在乎男女。 尺子就是规则,而规则,是死定在那里的底线。 一些人鼓吹的“女单跳跃媲美男单”,不必抬举后者,也不必轻看前者。 最关键的是,优势不同的比较中,应该将群体与群体进行比较,而不是单人对群体。 wings这一点就比裁判优秀得多。 但问题来了,wings除了在贪污受贿方面比不上裁判组们,又有哪里不是他们拍马都追不上的呢? 第444章 wings的满分 孙娅然咦了一声, 看着尤朵拉·汉森摔了个3f。 她解说:“这个选手最大的问题还是力量不足,她的跳跃发飘,不是高飘远的飘, 是虚弱无力还歪斜,核心力量很散。这一点比较有代表性的, 丛澜我就不说了, 力量感最明显的是丹尾千佳。” 说到力量感, 孙娅然又补充了几句:“丹尾千佳的力量感, 不是说她的大腿太粗、身体不如一些女单纤细。而是她的发力方式很稳, 核心力量极强,跳跃也是高飘远,但她的这个飘, 是控制力强悍的飘。再者, 她的跳跃也是轻盈的。” 力量感与轻盈不是分裂开来、无法共存的。 相反, 力量感能带来更好的轻盈感。 场地里明明是尤朵拉·汉森, 但孙娅然却在说着丹尾千佳的事情。 她还提到了昨天的男单比赛, 说,不是所有的男单都能被称为“力量感”,一些人点冰跳的起跳凿冰、落地土豆砸冰, 这些不是所谓的力量感, 而是控制力不足。 相反, 这应该是没有力量感,只有莽撞。 孙娅然:“砸冰的坑还会影响到下一个选手, 希望大家都能进步, 控制好自己的力量, 不要给别人造成损伤。” 这话一出,好多看直播的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