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706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规事件调查组、漂亮炮灰美又癫,沙雕勇闯娱乐圈、死遁重启后,人人都以为我是幼崽、喜欢成绩好的?早说啊、睡前小甜饼短篇集、作精少爷下乡,村霸你别太宠了、在卡牌世界造机甲、劝你不要得罪我、[HP同人] 一切为了可乐
丛澜:“那你应该拉着一个15岁的女单过来站在我面前,告诉我这是一场谁年轻谁就赢了的比赛。如果规则不是如此,就闭嘴!不要拿年纪来说事。我认为我的竞技水平在当前比赛里是最佳,毫不客气地讲,我这一场比赛没有人能超过。” 她在采访中委婉过,温柔过,阴阳怪气过,强硬过。 以前被压分的时候,却也没这么生气过。 可为什么,运动员不能生气呢? 丛澜:“我的成绩应该符合我表现出来的竞技高度,我做到了就应该得到对应的分数,这是我该得的。” 因为她自认,自己这场发挥很完美。 比训练期间都要完美三分。 我的跳跃不好吗? 我的旋转有瑕疵吗? 我的滑行步伐有什么不到位吗? 也许以前的丛澜会这样反思,但现在的她不会。 她自信,这场比赛就是接近完美的。 丛澜:“这一场短节目,是我排练新节目至今,发挥最好的一场。所以,我对它没有遗憾。” 媒体:“你认为很完美,可它的分数甚至不如你去年的大半个赛季的得分,那么有没有可能是你过于骄傲自满了?蝉联了两届冬奥会,这是你的过往成绩,并不代表你今后也是如此。” 他就差说,你飘了。 丛澜:“你长眼睛了对吗?” 对方一愣:“啊?” 丛澜:“你刚才看过我的比赛了,对吗?” 对方又是一愣:“啊,对。” 丛澜:“那你告诉我,相比二月份,我退步在哪里?” 对方慌了:“这……” 丛澜:“你说不出来,因为我没有任何退步。 你们总是说20岁以上就是大龄女单,所有人都在营造一种我马上要退役了的氛围。哪怕我已经说过多次,我会比到北京,我会滑到2022。 你们为什么那么的骄傲,执拗地认为我一定就不行了呢?这是你们的自满吗?你们有这种态度的来源是什么?是你们采访了很多的运动员,还是你们有着无比权威的神圣?” 这人被丛澜怼得一个哑口无言。 丛澜摇摇头:“你们什么都没有,你们只是在大放厥词。我不一样,我凭借的是我的竞技技术,独一无二,世界第一。” 你得分少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当然是因为你做得不好; 你技术在退步,你没发觉吗?你分数不高就是因为这个啊; 你训练不够,你是不是偷懒了?要不然我们怎么会只给这么少的分数呢。 如果努力换来的是分数的退步,如果自信满满的完成是一次分数的逆向围剿,那么,处于焦点的人会变成什么模样? 她会惶恐,会不安,会在日常训练里怀疑自己做得够不够,会在比赛前多思多虑自己能拿到多少分。 一次,两次,三次,她的自信就会溃不成军。 分明做得更好了,为什么就是得不到该有的分数? 技术更成熟表现力也更优秀,为什么分数就是上不去? 是我差劲吗? 不是的。 是有权力的人,没有给予真正的公平。 在不远处遥望着丛澜接受采访的于谨,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他很担心,他害怕丛澜在这么多年的不公平里被磋磨得没了自信,也害怕这明晃晃的恶意消磨了她的奋勇。 被压分的表象是不那么重要的,它所带来的沉重,才是让张简方让于谨让大家愤怒的。 他们需要这股怒气。 因为如果连愤怒都没有了,就真的是,对这个项目失去希望了。 第405章 你来我往 丛澜言辞犀利, 她的新闻热度翻到了第一,对这番混采区的视频记录,网上褒贬不一。 随后, 丹尾千佳在翻身了一个3lz的情况下,得到了她的分数。 69.50, 目前在出场的10位女单中, 排名第四。 教练对这个成绩还算认可, 赛季初刚磨合的新节目, p分上不去……算了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丹尾千佳开朗地笑着, 她的笑容很有感染力,一个非常可爱的姑娘。 “我想上70分呢,教练!”她说着。 教练点头:“好!这个赛季我们共同努力!” 丹尾千佳:“嗯!” 之后再出场的两人表现则是不如人意, 分到第二组的人要么是已经在sr里比过几场, 有不错的排名和成绩, 要么是jr时就表现卓越成绩优秀, 但这两人却还不如第一组的。 一人摔了个连跳没补上, 空缺被标记了bo减分;另一人则是单跳空成了一周,损失颇大。 女单最后排名出现,丛澜第一, 桑莹第二, 尤朵拉·汉森第三, 丹尾千佳第四。 当前最新wr,丛澜的88.70。 · 北京时间10月21日下午, 女单赛后五小时, 冰舞赛后三个半小时, 于17:00分,在接连不断的技术分析、赛后分析帖子中, 更新了一个综合性质的“sa女单短节目一览”。 这个帖子的名字,叫做《从2018年第一场sa女单短节目看cop2.0的真实意图》。 楼主的id叫做巧克力蓝莓,她同时也是蓝莓酱的朋友,这次的文章分析中用到了不少后者的现场图。 ——主要是裁判席评分过程的记录性照片。 ***** 巧克力蓝莓: 我可以明确给出总结,cop2.0就是一场来自isu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围剿,受害者包括但不限于丛澜。 我就是丛澜粉丝,这个从id里便可以看出来,你可以认为我的分析偏向丛澜,但你不能否认我所道出的事实。 ***** 这个总结过于意简言赅,在放出来以后,尚未更新分析内容的前提下,就已经引起了十几层楼的赞同。 出乎意料的,暂时没有反对的声音。 因为现在活跃的都是观看过比赛的冰迷,她们亲眼见到了isu针对着丛澜的明晃晃恶意。 男单比赛之后就有人提过这些,但因为沐修竹等人不像丛澜似的,粉丝这么多、影响这么大,所以闹起来的范围也不大。 现在,“打分不公”已经上了热搜和各sns的榜单了。 破了花滑的圈子,外界也知道了,一个蝉联两届冬奥冠军的女单,这次的打分有着很大的问题。 ***** 巧克力蓝莓: 我再简单说一下goe是怎么加分的。 新规则cop2.0里各个技术动作,除了自由滑里的chsq这个编排步伐以外,其余的技术动作加分,都是按照裁判给分x10%xbv bv,来计算的。 唯独chsq,它因为不需要定级,固定分数就是3分一个动作,所以裁判给分1的时候goe是0.5,5的时候是2.5,也就是每个分段在0.5分。 另外,今赛季新规定短节目里只能将一个跳跃放在加分阶段,这个区间里跳跃的goe不是按照1.1倍数bv的乘积来算,而是原bv的10%。 简单来说就是,丛澜3a的bv是8,如果九个裁判去掉最低最高分,其余七个的均分在goe 5,那么她就可以得到 4的goe,这也是3a最高的goe加分。 如果七个人的平均分是 3.2,那么丛澜的goe就可以得到3.2x0.1x8的2.56分。 以此类推。 我再重申一下,短节目在现有规则之下,不算加分系数的话,最高的技术配置bv是37.4分,其中—— 跳跃3a 3lz 3f 3lo,是24.1分; 旋转姿态多,但最后三个也就是3.5 3.2 2.7,是9.4分; 接续步四级满分3.9; 这样,按照 5的goe系数来做乘积,那么短节目七个技术动作的goe满分是16.25分。 (连跳只能是连lo,所以3lo的bv不算进goe的乘数里) 是远远超过三分制时代的。 ***** 她提到不加系数的tes是因为,新规则之下的goe整体而言增加了不少。 cop1.0在温哥华冬奥前后分作了两个阶段,之前是三周跳四周跳满分3分,两周跳满分1.5,一周跳满分1分; 之后就增加了系数0.7,3a及以上的跳跃才是满分3,其余的都是要更低一些的。 两个阶段中,总的goe是不同的,后者要少一点。 当时,cop1.0规则修改后,女单短节目最高配置的满分,七个动作加起来也不过是13.8的goe。 也就等于,丛澜在她过往八年所得到的wr,凭借的是被减少后的总goe(sp和fs),但她要破的前辈们的wr却是在tes总分更多的情况下创下的。 很早之前就有人提过,丛澜这个行为类比一下,就像是在超难的卷子里,学神考了满分100,超越了隔壁学校得分99但卷面分满分是110的学霸。 ***** 巧克力蓝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