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72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规事件调查组、漂亮炮灰美又癫,沙雕勇闯娱乐圈、死遁重启后,人人都以为我是幼崽、喜欢成绩好的?早说啊、睡前小甜饼短篇集、作精少爷下乡,村霸你别太宠了、在卡牌世界造机甲、劝你不要得罪我、[HP同人] 一切为了可乐
旁边听得一清二楚的其他选手。 以及不远处的那位阿美莉卡的morton he。 自己不行还怪赛场氛围?没病吧?观众给你面子象征性欢迎欢迎,还被你嫌弃? 两人就差明说这句话了。 齐妍和孙娅然笑着介绍了丛澜和褚晓彤:“我们的国家集训队成员,丛澜、褚晓彤……” 六人被现场的播音员念过了名字,稍后,就散开进行六练。 尽管看了一天的比赛,尽管现在已经是晚上九点,每个人都很疲惫,但见到了丛澜,她们还是给出了最强烈的热情。 有的人就是这样,在你最累最疲惫的时候,在你最难受最悲伤的时候,只要远远地看一眼,隔着屏幕都行,就会让你充满力量。 而丛澜,哪怕wings的热闹再大,她一出现,立刻碾压。 #丛澜# #丛澜coc# #花滑大奖赛丛澜# 一个人,只要她站在冰上,就是最亮的存在。 大家想看wings揪出水货不假,但更想看的,是它为女王加冕。 那40台摄像机,不止可以记录下水货们的丑陋,亦可以刻录丛澜的卓绝赛场。 在作弊技术的选手那里,wings是不受欢迎的,可是在正确技术的选手这里,它们只是锦上添花。 第325章 女单开始 在现如今的国家队里, 齐妍最熟悉的其实还是褚晓彤,两人当初也是相互支撑着走过来的,对彼此都更为熟识。 见到老友还在冰上, 自己却已经坐上了场边解说席,齐妍扯了扯嘴角, 心里多了一片苦涩。 她在进入国家队的时候就知道, 自己比不过褚晓彤。 褚晓彤是当年的紫微星, 也许大家觉得这个形容词跟大批发不要钱似的, 谁都能用一用, 也太廉价了! 但当年真的是。 温哥华周期那四年,已经十余年没有女单一姐的国家队,迎来了褚晓彤。她的3lz3t虽然有错刃和不稳定的劣势, 可她有这样的技术储备。 这个技术高度, 是当时的一线女单才有的。 又怎么不算紫微星呢? 所有人都盼着她升组, 又在第一时间为她准备好一切, 见到“褚晓彤”三字出现在isu的成年组名单之后, 众人才长舒一口气,心里稳了稳。 包括丛澜露面最初,她是索契周期12岁出现在国内大赛上, 13岁开始出去比国际赛, 这些年来她确实是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但在她未升组以前,仍旧是褚晓彤扛着国际赛名单和名额的。 齐妍:“我依然记得2013年世锦赛上, 褚晓彤以优异表现、超常发挥拿到了她的首个世锦赛银牌, 同时也为我们的索契冬奥女单项目夺得了三个参赛名额。那是她的最好成绩, 也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完美成绩。” 她这么一提,许多人就想起来了当年守着电视机蹲比赛的紧张。 【那会儿觉得俩名额差不多能行, 三个没戏,结果彤姐摆烂了两年,突然就支棱起来了】 【彤姐的33当年还是队内唯一的高级连跳,现在没升组的小女单都有这个了】 【细想想,彤姐被骂得最惨,也是最坚强的】 她带给大家的感动不比丛澜少,温哥华前怯战训练失误伤病退赛,如云的骂声在网上不断,所有人都以为她要退役了。 结果她走到了现在。 看样子还很有可能继续去平昌。 【我想起来索契之后,彤姐有个赛季也跌得很惨,以为她要跟其他女单一样,flop然后退役,没想到她又支棱起来了】 【诸葛亮七擒孟获,我们彤彤是三次支棱】 【所以啊,那些骂彤姐矫情作精的人赶紧滚吧,她走到现在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最后一组六人里,褚晓彤第一个出场。 她深知这个赛季是自己的运动生涯末期,坚持到平昌,站在平昌冬奥的赛场上,这是她此时站在这个赛场的动力。 孙娅然介绍着她的节目:“短节目《我用所有报答爱》,选自电影《夜宴》,编舞师堂溪、sally luke,教练丁问振。” 是一个全新的曲目。 十月份褚晓彤去参加了b级赛,竞争性一般,她以领先第二名近20分的分差得到了第一,当时用的短节目是她前几个赛季的《春》,九月份的时候她才确定想换曲子,只是来不及学编舞了,就先用她启用的这个节目顶上。 《我用所有报答爱》,是刚练出来没多久的节目。 【换新曲子啦!其实春神也好看的,就是太薄了】 【古典乐是美的,彤姐的古典美没话说】 【op时听到啦,钢琴和竹笛的合奏简直美翻】 褚晓彤闭上了眼睛。 她的考斯滕是白色,上面有两抹浅淡的颜色,蓝和紫,追溯到最早最早的时候,她参加的第一场novice国际赛时的考斯滕就是这两个颜色。 这个比赛现在已经不举办了,也就是办过两次,现场的安排都挺粗糙的。 褚晓彤记得,那时连音乐都卡了两次才能播完。 可那是她第一次参加国际性质的比赛,也是她第一次拿到第一名。 左眼眼尾是氤氲而出的蓝白水纹,右眼之下是扫开的大片清浅青兰,点缀着几颗大小各异的银白水钻。 金色闪粉在眼线眼影上下勾勒,她垂眸复抬之时,似女神下凡。 女单的妆容这两个赛季就跟跳跃一样卷了起来,丛澜九月份b级赛玩妆一起,大家齐齐跟上,近水楼台的褚晓彤又怎么会错过? 这眼妆还是在后台热身之前,丛澜给她画的。 不甚熟练的音符响起,这是曲子录音室里褚晓彤自己弹出来的一个八拍。 她参与了这个曲子的录制,就跟丛澜的《霞光》一样,不过也只是这么一个八拍而已,后面的就都是请来的钢琴家演奏的。 效果方面的呈现果然如最初设计的一般,就像是经过了修炼,琴声在这四个八拍中逐渐地从生涩到精通,宛如她整个人,从novice到jr再到sr。 褚晓彤起跳3a。 落冰之际,现场欢呼声震天。 清亮穿破云端的竹笛声猝然响起,她踩在这道婉转之音上滑出,高高的浮腿,延伸出去的手臂,后滑离开时的表情是高傲也是欣慰。 没有去管周围的人有多激动,也没有去想疼得要死的膝盖和脊背,褚晓彤翩然滑走。 她想换曲子,是因为她想慢慢地告别这个赛季。 【好感动,这歌真的好好听】 【钢琴好清脆,竹笛搭得也好,后面多了长笛,就感觉氛围一下子变得沉了许多】 【唉,彤姐的比赛真的是看一场少一场了】 这句话一下子就戳到了所有人的心上。 齐妍:“她是国内最好的古典风格女单,这些年来也尝试过爵士、流行、传统文化,很干净的阿克塞尔三周,虽然勾手三周接外点三周有个失误,不过她的表演是很整体的,就跟这首曲子的名字一样,她用所有报答爱,她用所有报答这块冰面。” 是写在冰上的离别。 时间滴答滴答地走着,人一个个如云烟一样慢慢消失,褚晓彤也会在这个赛季后离开,所以现在的每场比赛,都是一个倒计时。 浓厚而炽烈的情感,娴熟而流畅的表达,也许她年纪大了伤病多了,导致她的动作没有十五六岁时那么的轻盈柔韧,肢体上也不如当年,但这只是一点点,丝毫不影响她的完成度。 层层叠叠,纷纷扰扰,现实带着梦的投影,当年九岁半的褚晓彤,和十四年后的她身影重叠,一起定格在这个似乎永远不变的雪白冰面之上。 孙娅然:“59cm的高度,2.87m的远度,这是她最好的一跳。” 3a的数据,为她轻轻戴上了独属于褚晓彤的金色王冠。 齐妍:“节目内容分34.85,她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力。” 33连跳里第二跳被抓存周,躬身转有点小失误三级,总分75.67,褚晓彤在已经出场的七个人里暂列第一。 她一直排在第一的位置。 后面的四人有刚升组的十五六岁小女单,也有一直坚持在赛场的二十岁大女单,无可否认,小女单们是灵巧的、可爱的,她们有着后者不能比拟的年轻优势,但也有着艺术表现力稍显缺乏的劣势。 一腔热血和留恋,褚晓彤的这个短节目所赋予的情感,是已出场女单里的最热切,也是最强的表达。 所以她一直守在第一的位置上,不管是总分还是p分。 直到第十二人出场。 一身黑色的丛澜,站在了整个场馆的中心点。 观众们的疯狂呐喊里,播音员广播了她的短节目信息,媒体们的各个直播平台中,解说也提高了声调,喜欢她的完全不吝啬夸赞,一时间吹出了无数的彩虹屁。 【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连鼓掌都不觉得手没劲儿了】 【我要是在现场我更疯】 【气势凛然,一出场就是王者】 褚晓彤抱着一束花,站在后台的显示器前,认真地看着前场返回的画面。 她总是会在丛澜这里感受到心静。 就像是鸟儿看见了巢穴、脱单的小动物找到了同伴,那是一种在心里潜藏的依恋、庆幸,褚晓彤想了想,觉得是寄托。 压力被分担,目标被具象化,她会笑着说“放心有我”,也会在训练里催促着自己赶紧练,还会时不时带着大家玩耍放松。 褚晓彤至今记忆犹新,年初世锦赛前她伤病无法参赛,夺取冬奥名额的责任只能压在丛澜身上,那个时候,她笑着对自己说,你放心,冬奥我们三人一起去。 那个时候,丛澜也只是伤病刚好到能上冰而已,留给她恢复训练的时间并不长。 可她的自信强大到能为同伴撑起来一整片天空。 其实相比自己,丛澜在队内更像是大姐大一样,她被所有人羡慕,也被所有人依赖。 可她呢?可她的压力,会被谁分担呢? 褚晓彤蹙眉,突然为丛澜担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