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75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规事件调查组、漂亮炮灰美又癫,沙雕勇闯娱乐圈、死遁重启后,人人都以为我是幼崽、喜欢成绩好的?早说啊、睡前小甜饼短篇集、作精少爷下乡,村霸你别太宠了、在卡牌世界造机甲、劝你不要得罪我、[HP同人] 一切为了可乐
还有各种群, 特别是班级群, 夺冠当天晚上是国内的凌晨, 半夜两点, 一群人出来艾特丛澜。 第二天一早上课的时候, 大家喜气洋洋的,早读的话题全是“哎你知道吗丛澜夺冠拿金牌啦”。 连来上课的老师们,看到那个总是空着的位置时, 都忍不住笑起来。 学生们会心一笑, 师生的默契在此刻达到了巅峰。 在丛澜不知道的地方, 有无数人为她而高兴、骄傲。 2月26日, 凌晨两点飞机落地, 丛澜出了通道以后发现现场有不少人接机。 “啊啊啊啊啊丛澜!” “欢迎回国!” 一出来就听到了大家的欢呼声,还有媒体在这里,闪光灯不断。 丛澜眯了眯眼睛, 有点不是很适应。 她抱着花束:“谢谢谢谢!” 大晚上正是睡觉好时间, 她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人等在这里。 短道的几位在前面走着, 丛澜放慢了速度,等了等大家。 记者在一旁询问:“欢迎回来, 回国有什么感想吗?” 丛澜:“很开心, 回家了。” 记者:“接下来有什么安排吗?” 丛澜:“马上世锦赛了, 今年我可以参加,就, 好好备战,争取拿第一。” 于谨在后侧方听到她的回答,没忍住笑了起来。 孩子这么出息,他当然高兴。 记者:“祝你能够得偿所愿!” 丛澜:“谢谢谢谢!” 褚晓彤行动不便,在机场的时候就被家人接走了。 丛澜直接回了首体,行李简单收拾一下,带着冰鞋又跑去了训练馆。 时差四个小时,按照她之前在索契的作息,这会儿正是最精神的时候。 于谨带着她在冰上又练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把人赶走,各回各宿舍。 运动了以后睡觉就是香,丛澜把自己从索契带回来的东西翻了翻,先归置了一半,她有点困了,剩下的打算明天起来再说。 一觉睡到了中午,好在她不用早起上课,时间还算自由。 摸了饼干垫吧垫吧,丛澜去食堂吃了饭,回去写了两张卷子,下午被于谨薅去看行程表,未来几天她得参加不少的访谈、节目录制等等。 冬运中心这里还给她接了两个不错的商务,到时候得去拍广告。 “趁着你这块金牌还热乎,先赚点小钱钱。”于谨道。 丛澜:“可以可以,很圆满。” 冬奥不发钱,但是得了金牌以后,从国家到地方都会发点奖励,钱加起来也不少。 丛澜打算一半买基金一半给爹妈。 她现在小金库颇丰,纠结过怎么赚钱,后来懒得搞那么多了,就挑着买了基金和一些股票。 有赚有赔,整体是赚的。 于谨也很圆满,他能从丛澜的奖金里抽成,虽然这些是过了冰协的手。 名利双收,快乐。 回来待了一天,不少人来看新出炉的女单冠军,丛澜再度成为了花滑著名景点。 网络上很快就出现了丛澜的各种照片,她日常不化妆,随便扎个马尾辫,穿着队服站在那里,完全就是邻家妹妹的模样。 粉丝们嗷呜起来:“谁家冠军这么可爱啊!” 28日,丛澜跟舒傲白俞寒上了一个访谈节目,原定是冬运中心主任带着他们去的,后来被张简方抢走了。 张简方:“我去!” 主任:“……” 你就野蛮土匪做派吧你! 坐在演播厅里回答问题,主持人很友好,提前看过了采访提纲,内容都比较的温和。 这样的采访在之后两日又来了一次,丛澜后来才知道,想采访她的媒体有不少,部里推掉了许多。 15岁、第一块花滑女单金牌、世界最高难度……无数个标签堆在了丛澜身上,她一跃成为了冬奥最有热度的选手。 体育频道的人还要来给丛澜拍摄纪录片。 其实她还在索契的时候,央视就紧急出了一期花滑专题,将以前拍摄的赛事片子拿来剪辑了一番,好在资料多,许多带子都是未曾发布过的内容,放出去以后大家还挺爱看的。 粉丝:废话,我们找资源都快累吐了好吗! “冰上精灵——丛澜”,在她夺冠之后出的片子是这个。 丛澜看着这个纪录片的名字,觉得脚趾有点发痒。 她想抠一个芭比梦想豪宅出来了。 好在新纪录片比较正常,主题暂定《剑指索契》,名字听着就很帅气。 需要拍摄的是丛澜的一些日常,比如在首体的生活、训练上冰、体能锻炼,偶尔还要加一些她学习的场景。 所有人都知道丛澜今年六月份要高考了,在家长们看来,金牌和大学都拿到手,丛澜才是真正的赢家。 “高考有压力吗?”有人问。 丛澜:“还行,我成绩还不错。” 等到播出了以后,大家纷纷表示:你这哪儿是不错,你这分明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啊! · 丛澜觉得自己的生活都按了快进键,夺冠之后就没有什么休息的空闲。 冬奥热度正酣,丛澜也想为花样滑冰做些贡献,累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她没有埋怨,被喊去录节目的时候也很积极配合。 等丛澜终于能够喘口气回家的时候,她正式的、最新的单人纪录片出来了。 《剑指索契,花滑女单选手丛澜》,配乐很大气,时长一个半小时,里面的内容很是丰富。 丛澜第一次参加国内赛、她第一次站上领奖台、她的第一次国际赛…… 中间有一段比较燃的地方是丛澜的采访拼接,从10赛季到13赛季,四年的比赛里,她说出的话几乎一样。 “想要拿到冬奥女单金牌。” “目标当然是索契金牌。” “第一,我想在索契拿到第一。” 剪辑节奏偏快,一个个不同赛季的丛澜接连出现,她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在尘埃落定的现在看来,语气显得更为笃定了一些。 最后配上丛澜跳上索契冬奥领奖台的一幕,bgm推向高潮,视频主旨升华。 旁白讲述着丛澜的故事,字正腔圆。 丛澜在家里抱着草莓在吃,丛凛郁红叶看这个纪录片看得津津有味。 “不是说有你俩的采访吗?怎么还没有到?”丛澜随口问道。 她也是回家了才晓得,媒体在夺冠次日清晨就来家里找过人了,可惜那会儿郁红叶他们都在索契现场,连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媒体们扑了个空。 等他们回来以后,就被迅速地抓住,逮着做了采访。 郁红叶:“后面呢吧,慢慢看呗!” 提到父母就难免会问到子女教育,丛澜爸妈倒是洒脱,半点不掺假。 “孩子自己管自己,我们不怎么掺和。”丛凛道,“可能遗传了她妈,自制力比较强。” 郁红叶:“孩子省心,自己安排自己,花滑和学习上从来不用我们操心。” 记者:“……” 木了木了。 电视机前等着学习经验的各位家长:“……” 别吧!给条路啊! 怎么别家孩子就那么厉害啊! 深雪俱乐部的老黄笑得牙齿漏风:“丛澜是我带的一个学生,很刻苦,很有天分。” 于谨也是满脸的笑容:“她是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不断为之努力的运动员,天生的花滑女单。” 高中的校长乐开了花:“丛澜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她在校内的成绩优异,体育、学习两手抓,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花滑相关问的是国家队,学习就要去丛澜的学校了。 镜头里出现了她高中的校门口,入目的就是上面那个硕大的红色横幅。 “热烈庆祝我校学生丛澜在索契冬奥会上获得花样滑冰女单金牌”的字样,金灿灿的。 丛澜咬着草莓的动作顿了顿。 等等,校长,这个横幅是不是比之前的都要大? 郁红叶皱眉,有点担心:“澜澜这信息都泄露了……压力会不会很大?” 丛澜:“诶?” 看到妈妈望着自己的眼睛,丛澜一愣。 信息泄露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免的,从她参加第一个花滑比赛,就注定了。 花滑相关的论坛圈子里,丛澜是哪个学校的、考试第几名、校运会照片等等,早就被传得到处都是了。 但冬奥不一样,奥运的受众面更广一些,现在冰协更是直接把丛澜打成了花滑的招牌,以后的宣传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