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开启民智的底气
书迷正在阅读:反派:谁规定一定要按剧本演?、我最喜欢穿越啦、重返1989、隐婚虐爱:慕少私宠小娇妻、重生后寒门医妃被迫在京城搞内卷、穿成怀崽农家女,忠犬王爷找上门、娇华、乡村邪医、豪门战神狂婿、冬夏莫言(父女,1v1,H)
		
		    一声询问。    孔子皱眉,随后却是深深的看了李烨一眼,缓缓点头:“人之聪慧也有别。有生而知之者,称上智;有生而愚笨者,称下愚;上智者下愚者寥寥,余者皆为中人之姿。”    说着上智之人的时候。    孔子连眼睛都没有眨上一下。    直勾勾的盯着面前的李烨。    很明显。    在孔夫子看来。    李烨这位大夏的天子,便是他所说的上智之人了。    否则。    他实在是不明白。    李烨以不到双十之数的年纪,为何会懂得这么多的东西。    甚至仅仅一番话,便是将他坚守了这么多年的东西,全都打破了。    而面对孔子的回答。    李烨却并未有什么过多的解释,而是点了点头,顺着孔子的话继续说道:“生而知之者于天生愚笨者皆是寥寥。就连夫子你也曾言,你非生而知之者,不过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夫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    “聪慧如此,人之善恶亦如此。多有不同,需得因材而施教。”    顿了顿。    李烨抬头望向孔子,是细细道:“就连夫子你这样的当世圣人,尚要学习半生,才能从心所欲,而不踰矩违礼。更何乎常人?”    “是故,若期百姓人人知礼、懂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重而道远也。在此间,必以刑法框束,则尽善尽美矣。”    一语之后。    孔子点头苦笑:“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善。”    深呼一口气。    孔子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目光灼灼的望着李烨,是朗声道:“那么,老朽便只剩最后一个请求。”    李烨依旧是微微欠身:“夫子请直言。”    “陛下何以待民?”    这一次。    孔子眯着眼睛,浑身气势高涨了起来。    连眼睛都不眨上一下,直勾勾的盯着面前的李烨。    而李烨也明白。    此刻。    已经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孔子周游列国这么多年。    可以说。    其足迹几乎是踏遍了中原四国的每一个角落。    可谓看遍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    如秦,唐,隋,汉四国。    国力强则强矣。    各国天子,也是雄心勃勃,堪为一代雄主。    然而。    在雄心的加持下。    是各国为了一统,近乎疯狂的扩充军备。    如今中原四国。    国力,军备,可谓是空前的强大。    然而在这样的繁荣之下。    却是四国的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    在四国近乎竭泽而渔的重税重赋之下。    早已经是苦不堪言。    而孔子对于此,痛恨之际,却更多的是无奈。    即便是他,也根本无力改变这样的局面。    所以。    眼下面对李烨,孔子问出了他心中藏在礼仁主张之下,最深层的一个思想——民本。    面对孔子的询问。zWWx.org    李烨却并没马上回答孔子的问题。    反而是抬头,笑着反问道:“那么夫子觉得,此刻朕当政,当以何而兴大夏?”    孔子不假思索,当即便是朗声道:“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李烨缓缓点头,却又再次询问:“若必不得而去其一,斯三者何先?”    孔子微微皱眉,继续道:“去兵。”    李烨颔首:“必不得再去其一,斯而者又何先?”    这次孔子没有犹豫了,当即答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而不立。故去食矣。”    李烨笑着点头:“夫子此言大善。”    这一句之后。    孔子原本紧绷下来的神色,也随之带上了笑意。    因为很明显,李烨同意了他方才的那番话,自然也就是同意了他的民本主张。    然而,还没等孔子松口气。    李烨却是话音一转,再次询问道:“然朕曾听得夫子曾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言,一直不得其解。”    “敢问夫子,此言何解?”    仅仅是寥寥数语,孔子的神色则是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因为李烨这句话,所询问的可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解读问题。    而问的是。    纠结在中原大地,依然数千年之久的根本问题——民智。    孔子这句话。    愚民还是惠民?    在这个问题上。    或许数不清的贤君圣主都曾为之头疼过。    然而最终,他们所选择的还是同一个答案,愚民……    无外乎。    这世界的大部分权力,永远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    而随着这权力带来的财富、知道,也是被这群人牢牢的攥在手里。    而这批人,几乎是不可能被打倒的。    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包括着各大世家,门阀乃至是孔子这样的学派首领。    甚至就连天子本人,也是要算在内的。    开启民智。    就无异于是将这中少数掌握多数的格局,彻底的打破。    不但是在革世家的命,同样无异于在革天子自己的命。    纵圣君贤主。    谁又能这么做,敢这么做呢?    开启民智后。    或许一代圣主能凭借他们的手腕和魄力,在他这一世暂时的压制着局面。    那么,圣主百年后呢?    圣主不常有,昏君也不常有。    然庸主常有。    当庸主不能压制住汹涌局势的时候。    也就代表着王朝的终结。    人都是自私的。    即便圣主也是如此,谁也不愿意自己辛苦经营的这一切,而为他人作了嫁衣。    更何况,开启民智,所需花费的精力和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根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    至此。    愚民,便成了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    此刻的孔子心中汹涌澎湃,惊疑不定的望着眼前年轻的大夏天子,思索良久,还是叹息着摇头:“开启民智,何其难也?”    孔子没有明说。    但李烨已经知道了他的答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李烨笑着点了点头,随后缓缓踱步,来到大殿的最中央,目光依旧是望着孔子:“夫子,朕此地却有一言,不知夫子,可否为朕评鉴一二?”    孔子犹豫片刻,缓缓点头:“陛下但说无妨。”    李烨转头,看着殿外广阔无比的大夏天空,澄澈透明,蔚蓝华美。    天空之上,朗日高照。    映照着大夏治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百姓。    也在李烨的脸上,余下点点光辉。    “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何如?”    孔子愣住了。    在场绝大多数的人也愣住了。    因为他们明白了李烨想法。    也知道,李烨想干些什么。    一个自古以来,无数的贤君圣主想干,却没一人干敢的疯狂事情——开民智……    众人愣愣的看着沐浴在阳光下的李烨。    眼中钦佩者有之。    茫然者有之。    不解者亦有之。    他们不明白。    李烨为何要这么做。    这么做,对于大夏,对于李烨而言。    根本是没有任何的好处。    而面对神色各异的众人,李烨却是继续一字一句的诉说着:“以朕看来,民智即国智;民富即国富;民强即国强。”    “自今日始,我大夏不需要再愚民了。”    李烨挥了挥手。    一旁。    便是有侍卫上前,揭开位于大殿左侧的帷幕。    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琳琅满目,几乎可以堆积成山的各式书籍。    而此刻。    在场的众人,也终于是明白了李烨的底气所在。萌妹冰冰的皇帝游戏:sss难度我推演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