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夫子,你的路,走错了
书迷正在阅读:反派:谁规定一定要按剧本演?、我最喜欢穿越啦、重返1989、隐婚虐爱:慕少私宠小娇妻、重生后寒门医妃被迫在京城搞内卷、穿成怀崽农家女,忠犬王爷找上门、娇华、乡村邪医、豪门战神狂婿、冬夏莫言(父女,1v1,H)
		
		    事实上。    孔子和李烨最终的终点,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那便自然是孔子口中的大同之世。    毕竟。    李烨最后的目的,是一统整个天下,乃至是后面和其他皇帝游戏玩家之间的国战。    所以。    李烨自然是要整个天下最后,越强越好。    实现大同。    自然是必须的条件。    然而。    因为皇帝游戏的缘故。    却注定了。    李烨不可能,以孔子所想的那种方式,来实现那所谓的大同。    虽然对方乃是千古圣贤。    然而。    在李烨看来。    因为目光和历史的局限。    孔子的思想,或者是梦想,虽然有很多的可取之处。    并不适合,或者几乎没有可能实现的那一天。    孔子的思想。    从来就不主张战争,或者是主动的入侵别的国家。    而是通过人性的善,仁。    教化人心,从而实现真正的大同。    然而。    却忽略了人心这种东西。    世上有善人。    有仁者。    自然也有恶人。    只有始终有恶人。    以孔子的办法,这世上便根本不可能有实现大同的一天。    而这。    便是李烨和孔子现在最根本的矛盾所在。    眯着眼睛。    李烨神色略微的凝重,缓缓开口:“所以,夫子是觉得,礼不可废?”    孔子将目光,从觚器的身上,缓缓的移到了李烨的身上。    脸上怀缅的表情,消散些许。    面对李烨的询问,点了点头,是沉声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礼乃立国之本,自不可废。”    一番话。    几乎是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彻底的展露了出来。    以德治国。    以礼治国。    虽然在李烨看来。    孔子所说的,确实是有几分可取之处。    却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过度的迷信道德和礼法的作用,从而忽略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只有有国家这个概念在的一天。    刑、法这样的东西,便拥有不可能消失。    李烨闻言。    只是轻轻一笑,缓缓点头:“是也,夫子之言,朕亦欣然。”    “周礼甚善,颇多可取。”    “然朕曾听人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克行也。”    此话一出的一瞬间。    孔子便已经是微微皱眉。    虽然李烨话语之中,依旧是大赞周礼。    但是隐隐约约间,孔子已经是有些觉得不对了。    事实上。    对于前面李烨所言。    甚至赞同他对于仁之言。    为了迎接他,以最正规的周礼接待。    已然是让孔子心中大喜。    甚至隐隐有些兴奋了。    毕竟周游列国这么多年。    第一次在李烨的身上,看到了实现理想的希望。    然而此刻。    却不知为何。    随着李烨的这番言语,感觉到了一些不对。    而事实上。    也没有出乎孔子的意料。    这边李烨正说着,却是突然话音一转:“然而,吾亦曾听闻。有祭土神而立社。”    “夏人以松,殷人以柏,而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以夫子之言,依旧是觉得,周礼尽善尽美乎?”    孔子凝神,面色微变。    很明显。    李烨突然的发难,让孔子一时之间。    却是有些措手不及。    而周边。    无论是孔子麾下弟子。    还是参考考生,亦或者是大夏的百官们。    皆是相视一眼。    神色凝重。    到了这个时候。    他们哪里还不知道。    李烨这是要对孔子发难了。    也就是说。    方才的一切。    都不过是铺垫。    现在的李烨。    已经是图穷匕见了!    这场别开生面的殿试,也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沉吟良久。    孔子才是缓缓抬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很明显。    此刻的孔子,和方才的兴奋相比。    言语间已经是多了一些的暗淡。    此刻的他,哪里还不知道。    李烨以土神社之事。    意不在栗。    而在抨击周礼罢了。    很明显。    对于周礼。    李烨并没有孔子想象中的赞同。    而这边。    李烨在得到孔子的回答之后,语气也是愈加的沉重:“既往不咎?所以,夫子你也觉得,此事乃是周礼错了?”    下意识的。    孔子便要辩解。    但踌躇良久。    终落得个无言以对。    因为他知道。    在此事之上。    终究是周礼没有占理的。    孔子乃是圣贤。    一身都是恪守仁,礼。    明知错而狡辩。    自然不是礼之道也。    半晌,唯余一声叹息。    而李烨这边,却是自顾的一字一句道:“对于周礼,朕却有不同见解,请夫子赐教。”    正说完。    李烨再次朝着孔子作揖。    而孔子深深的看了李烨一言,缓缓点头:“陛下但说无妨。”    在当下所有人的注视下。    李烨便是沉声道:“朕以为,若成大事,筑大同之世。民富,国强,如此而是。”    孔子眯着眼睛,语气也是愈加沉重,望向李烨的眼中同样带上了一丝失望之色:“所以,哪怕因此,礼崩乐坏,陛下亦不足惜?”    李烨笑着摇了摇头。    望着已经笼罩在失望之下的孔子,却是突然没由来的询问了一句:“夫子能用一言而概之己身?”    孔子愣了愣。    沉默半晌,才是下意识的回应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老彭。”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李烨笑了笑,随后语气却是带上了一丝感叹:“夫子,你的路,错了……”    一言既出,瞬间便是满堂大惊。    所有的人都是瞪大了眼睛。    不可思议的望向了李烨。    如果他们没听错的话。    李烨刚才说的是。    孔子的路,走错了!?    开什么玩笑!    孔子是谁?    乃是如今的儒家领袖。    天下世子之师。    还在世,便被誉为绝对可与上古圣贤比肩的当世圣人。    而李烨方才,却当着他们的面,当着孔子自己的面,说孔子的路走错了!?    莫名的。    众人便感觉到一丝荒谬。    如果说。    孔子的路都能算是走错了。    那么这普天之下,还有谁敢说。    自己的路,是走对了的?    更直白一点。    即便李烨乃是这大夏的天子。    但真的就有资格去否定孔子的这道么?萌妹冰冰的皇帝游戏:sss难度我推演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