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开朝会啦
书迷正在阅读:真!只想收集异兽却成了白月光、寒门枭雄、让你代管特长班怎么全成学霸了、跑路后,吃定圣君轰动九重天!、全民转职:神明都是我的练蛊材料、玄学大学、玄门医圣、木叶的这个宇智波体内有怪兽、撩欲、闪婚成宠:误嫁千亿老公
		
		    许墨辰回到了京城。    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回来安顿好,就要开朝会了。    京城的夏天非常热,鸡蛋丢在石板上晒半天,估计也有几分熟。    朝会的地方虽然大,但是参与的朝臣也多,加上官服,其实也是一种煎熬。    好在许墨辰作为仁君,一向体恤众臣,这回也花了心思布置。    朝堂的四周围,放着一盆盆的冰块,这制冰技术对于许墨辰而言,那是很简单的。    然后冰块的后面,内侍们拿着大扇子挥动着,将一阵阵凉气送进去。    因此大臣们到的时候,都觉得一阵清凉之意。    这修仙者,其实无所谓严寒酷暑的,不过要的就是这份体面。    你看看,陛下还是关爱我们的。    自然了,坐的全部换成竹藤椅,摸上去都能解暑。    等大臣们坐好,立即有宫女端着冰镇的酸梅汤过来。    “不得不说,陛下这些心思,还是很到位的。”    “宁州搞了一通又如何,回来还不是要看我们脸色。”    “别说,宁州的事情,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天子嘛,就是不知道动用了多少国运。”    “纳人家女儿进宫,杀了她父亲,嗨!怎么说这事。”    “丞相还在卧病,先看看吧。”    一个个都是交头接耳,探讨军国大事。    许墨辰到了,他满脸春风地走上御座,见大家又要行礼,急忙伸手示意:“免了免了,大家都是大乾的重臣,齐心协力为国为君分忧,这段时间又辛苦诸臣工了,你看看,都廋了。”    群臣表示为国为民理所应当。    许墨辰坐下:“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朕非常悲痛。    尤其是通政使沈长风沈大人,不幸身染重疾而亡,是大乾的重大损失。    况且沈大人又是贤妃的父亲,于情于理朕都应该有所表示。”    静默。    身染重疾?那不是你弄死的吗?    大乾的重大损失,陛下别逗了,谁都知道沈长风通敌卖国,不仅人族、大乾修仙界都想出卖呢。    这种货色早应该弄死。    许墨辰满脸悲戚,回头朝唐德润示意:“宣旨吧。”    唐德润领命,上前开始宣读圣旨。    首先肯定了沈长风这么多年的付出,认定其为大乾不可缺失的良臣,如今病逝,念其劳苦功高,加上又是国丈,择日风光大葬。    死了就好办事了,他尸体都不知道在哪里,无非就是抬着棺椁做个样子。    其次表彰沈长风教女有方,贤妃很得朕心,对于沈家选出新的家主,依旧位列朝臣。    当然了,这新的家主妥妥的人族。    至于通政司,许墨辰也宣布进行调整。    大臣们一个个俯首听着,谁也没有反对。    左右不过一个沈家、一个通政司,无关痛痒。    陛下喜欢权力,都察院通政司就送给你玩玩吧。    要是过分了,那就弄死你们。    许墨辰目光扫过去,心中很满意。    沈长风的事情,如此了结在他预料之中。    只不过,接下来的事情……    唐德润宣旨完毕,朝臣们一个个也是唏嘘感叹,附和几句忠言渲染气氛。    许墨辰等他们说完,点头认可:“所以诸臣工,今后只要尽心尽力,将来的话,朕一定给你们好交代的。”    陛下,我们不需要,因为我们活得肯定比你久。    但这种实话是不能说的。    “此外还有另外一件大事,”许墨辰转入正题,“朕去了趟宁州,遇到不少事情,让朕有了新的思路。    宁州靠海,异域国海运发达,我们大乾在这方面也要追上去。    因此朕决定,开放宁州作为和异域国贸易的地点,不知道诸臣工以为如何。”    来了来了,总算到了这事情了。    相关的风声,他们也都收到了,只是丞相一直没有表态。    这种事情,陛下肯定是有和丞相商量过的。    丞相没有表态,就可以说明,丞相不同意。    “陛下,”兵部尚书出列,“大乾乃天朝上国,上古以来历代传承,都不轻易打开边关,这是祖制,还请陛下三思。”    “兵部尚书所言极是,”户部尚书也出列,“大乾立国根本在于农,农业兴盛则百姓富足。    士农工商如此排列,是先哲所定,此外宁州乃是南方产粮重州。    微臣以为陛下的国策,应该注重鼓励宁州进一步开疆拓荒。”    “两位大人说的都是治国之理,”吏部侍郎也出列,“陛下,异域国和大乾毕竟文化不同,他们只不过是觊觎大乾富足的资源,这打开国门交易,损失的是我们大乾。    况且,一旦国门大开,异域国的人纷纷到来,往来混杂,不利于陛下掌控万民。”    许墨辰的笑容有点僵。    闭关锁国,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毕竟在不发达的时代,靠着这个避免异族文化入侵,还是很有效果的。    但宁州一行,许墨辰发现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    比如说普兰国,许墨辰认为,不说修仙界,其人族拥有的技术,有的已经超越大乾。    只有通过贸易往来,他才能得到他想要的技术。    毕竟全部都靠他自己,一手把大乾拉到现代化,需要太大的精力。    况且他以为,修仙界之间,彼此也是需要往来交流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大臣们清一色的反对。    有了三部门的领导带头,其他大臣更加活跃了。    “陛下,我大乾乃天朝上国,所出来的东西远远超过异域国,和他们交易,是暴殄天物。”    “是啊,况且此风一开,容易让百姓重商轻农,那是动摇国本的,请陛下三思。”    “宁州本来就是前南卫首都,加上新进的宁王之乱,微臣以为如今之计,应该以严防内治为主,不可轻易开放。”    “陛下,此事必定是宁州太守鼓捣出来的,实属欺君误国之罪,微臣恳请陛下下旨,严惩太守府相关人员。”    “治大国如烹小鲜,陛下不可轻易动摇祖制啊。”    “我大乾数千年传承,异域国一切,不过是大乾分流出去的分支,现在如何敢对等和我们交易。”    “陛下,微臣等都是肺腑之言,恳请陛下采纳。”    ……    在他们看来,并不需要什么往来贸易。    这天下仙术,起源是大乾,一些枝节末流如何能登大雅之堂。    没有一个人赞同。明镜不止水的恭请陛下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