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活着不配拿奖
    第670章 活着不配拿奖    微博。    #活着不是文艺片#    登上了热搜。    网友感觉很奇怪。    “不是,你跟我说《活着》不是文艺片?”    “看完电影我都哭瞎了你跟我说不是文艺片?”    “如果《活着》不是文艺片,那还有哪部电影有资格称为文艺片。”    “我不太懂你们这些圈内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如果说《活着》不是文艺片我第一个不服。”    “《活着》不是一开始就说是文艺片,怎么现在都说这不是文艺片了。”    很快有人反驳。    “说了《活着》不是文艺片就不是。”    “我是学电影的,《活着》不是文艺片,而是伪文艺片,只是打着文艺片的旗号宣传而已。”    “张燕歌都说了《活着》不是文艺片,难道伱们还能比张燕歌更懂?”    “我有一个发小就是在电影圈混的,我听他说,许南的文艺片采用了取巧的方式拍摄,其实根本不是文艺片。”    “大家都知道,文艺片普遍票房不高,现在《活着》票房都已经三十亿了,你跟我说这是文艺片?”    “文艺片票房都不高这难道不是常识嘛,《活着》票房这么高很明显不是文艺片埃”    网络上,讨论《活着》是不是文艺片的话题如野火燎原一般迅速的蔓延。    微博。    某专业人士发文。    “文艺片是高雅的艺术,是不被大众所理解的艺术,所以文艺片的票房都不高,《活着》票房这么高,说明这部电影能够被大众所理解,所以这部电影不是文艺片。”    下面一群人回复。    “所以到底什么是文艺片?”    “一开始没人说《活着》不是文艺片,现在电影火了突然一大堆人跳出来说《活着》不是文艺片,我真的就很奇怪啊,《活着》是不是文艺片跟你们有关系嘛?”    “我记得你也拍过一部文艺片的吧,感觉还不如网络电影呢,你个专业人士似乎水平也不怎么样,我甚至觉得我都比你强。”    “所以什么是文艺片,能不能说一个具体标准出来,我都感觉糊涂了都。”    “好奇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么急着出来说话。”    贴吧。    某博主发帖。    【震惊,《活着》不是文艺片,而是伪文艺片。】    一楼:打个脚先。    二楼:一眼丁真,跟我没关系。    三楼:【经验加三,告辞.jpg】    四楼:这跟我月薪三千有关系嘛?    五楼:感觉很莫名其妙,《活着》是不是文艺片很重要嘛,突然舆论就起来了。    六楼:我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七楼:估计是《活着》挡住其他电影的路了,有人有预谋要黑他。    八楼:电影是一部好电影就够了,其他都是多余的。    九楼:继续看吧,总感觉这只是一个开始。    某条。    自媒体发文蹭热度。    【原来活着不是文艺片。】    “小编刚刚知道,原来《活着》这部电影不是文艺片,而是一部伪文艺片。    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活着》是一部文艺片,却没有想到,原来《活着》这部电影不是文艺片而是伪文艺片    这个消息,小编也是非常震惊,谁也没想到《活着》这部电影不是文艺片而是伪文艺片。    《活着》竟然不是文艺而是伪文艺片,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让小编惊讶了,对此,广大网友怎么看呢?”    有关于《活着》是不是文艺片的争论,很短的时间内就在网络上爆火,让人莫名其妙。    很多网友都觉得不可理解。    《活着》是不是文艺片,有那么重要嘛?    电影好看不就行了。    而且,一部电影是不是文艺片,至于费那么大劲争论和关注嘛?    你们是不是太闲了。    这个时候,一则记者采访突然火了。    接受采访的是著名导演李平,他是这届金龙奖的评委会主席,有权利决定相关奖项的归属。    记者提问道:“网络上对本届金龙奖的奖项很是关注,尤其是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以及最佳演员三个奖项,经过调查,网友普遍认为,《活着》这部电影是本届金龙奖最有力的竞争者,请问你怎么看?”    李平:“感谢大家对本届金龙奖的关注,我们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会挑选出最优秀的电影,把奖项颁给最好的电影。”    记者:“请问《活着》这部电影能拿奖嘛?”    李平:“对不起,这个我不能透露,我只能说,评委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出最合适的电影。另外,电影能不能拿奖,不是看受不受观众的欢迎,而是要看一部电影的艺术性。”    记者:“你的意思是《活着》不能拿奖对嘛?”    李平:“我没有这么说,目前奖项还没有确定,我并不知道《活着》会不会得奖,但我想说,电影票房高,受欢迎,并不一定就能拿奖,能不能拿奖,关键还是要看电影够不够艺术,能不能打动评委。”    采访的视频传到网络上之后,迅速引发了轰动。    “什么意思。《活着》不能拿奖?”    “爷笑了,《活着》这部电影都不能拿奖,那还有哪部电影有资格拿奖。”    “艺术是什么意思,麻烦你跟我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艺术?”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电影好坏,全看艺术。”    “金龙奖真的是越来越垃了,一年比一年垃圾。”    “感觉这帮电影节的评委都特么有病,越是观众喜欢的电影就越是不给奖,每回都是给些乱七八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电影颁奖。”    “艺术嘛,要是把奖项颁给观众喜欢的电影,还能彰显评委的眼光嘛?”    “说你不懂艺术,你就不懂艺术,懂也是不懂。”    “不看了不看了,本来还对金龙奖奖项有点兴趣的,现在搞得我都不想看了。”    “谁说不是呢,国内各大电影节是越来越离谱了,这几年奖项颁的都是些什么玩意。”    观众都觉得《活着》不能拿奖这件事情很离谱。    也许他们不懂所谓的艺术,但哪部电影更优秀,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很明显,今年入选金龙奖的电影,没有一部能够超越《活着》。    说的夸张一点,其他入选的电影,连给《活着》提名都不配。    但偏偏李平暗示说《活着》不能拿奖,就因为所谓的艺术?    观众其实懂艺术,只是某些人觉得观众懂的艺术不是艺术而已。    而且好电影拿不到奖项的情况不是偶尔出现,而是频繁出现。    近几年,国内各大奖项老是颁给一些乱七八糟的电影,观众早就不满了。    奖项的权威性也因此受到了质疑。    《活着》因为所谓的艺术原因不能够拿奖,更是让观众的不满达到了顶峰。    圈内都被这件事情给惊动了。    “我说最近几天《活着》不是文艺片这个话题怎么这么火呢,原来伏笔搁这埋着呢。”    “先是舆论造势炒作,说《活着》不是文艺片,把电影挤出文艺片的行列,然后就可以借口说《活着》不够艺术,不给奖项,金龙奖评委里面有高人埃”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最终损害的还不是奖项的公信力嘛?”    “某些人可不管那么多,只要自己能够得利就行。”      “一颗老鼠屎就这样坏了一锅粥。”    “本来近几年就因为颁奖不够公正导致国内奖项权威性和公正性受到普遍质疑,本来今年金龙奖颁奖给《活着》是一个挽回奖项公信力的大好机会,现在却.唉。”    “没办法,这个圈子就是这么黑。”    “最绝的是,你明知道他们黑,还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圈内人对这件事情也很不满。    别以为圈内人都支持评奖黑幕,实际上,潜规则这种东西,受益仅仅只是一小撮人。    危害的却是整个圈内所有人的利益。    对于评奖不够公正这种事,圈内人也很讨厌。    但偏偏,出于种种原因,不能拿这些人怎么样。    米国。    许南也看到了这几天国内舆论的变化。    只能说,国内这帮虫豸真是一如既往埃    居然想用这种手段不给他颁奖。    呵呵。    还好他早有心理准备。    国内那帮评委的调性许南再清楚不过了,这次拍摄《活着》是他拿奖的一次尝试。    成功了固然高兴,失败了也能接受。    没关系,他还年轻,可以继续等。    等那些看他不顺眼的老顽固下来了,奖项自然而然会落到他的手里。    只是到了那个时候,别怪我有样学样,给你们的徒子徒孙看点颜色。    等着瞧吧,看谁能笑到最后。    许南之所以来米国,原因很简单。    《活着》成功入围了米国奥斯卡,正在向最重要的几个奖项发起冲刺。    许南来米国,就是来拿奖的。    而想要拿奖,就必须要花钱。    “许,奥斯卡是一门生意,如果你想要拿奖,就必须准备足够的金钱。”    专门负责公关的马克耸耸肩道。    许南微微点头。    是的,奥斯卡是一门生意。    这个道理,好莱坞所有人都懂。    想要拿奖,就必须要花钱,想要拿重量级奖项,那就必须要花大钱。    围绕着好莱坞拿奖这件事情,甚至还产生了一整条产业链,从明星到影视公司再到公关公司再到评委,每一个环节都是这条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产物。    每一个环节都明晃晃的写着要钱这两个大字。    以前的许南觉得这种靠钱决定奖项的事情很不公平,是对艺术的亵渎。    但现在他却觉得,只要钱的好莱坞实在是太公平了。    毕竟,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可以赚,都可以花,无非是多和少以及愿不愿意花的区别。    总比某些奖项几个人通个气就可以决定归属,连花钱都找不到门路要好。    “需要多少钱?”许南问道。    马克很利索的拿出了一张表:“这是报价单。”    不愧是资本国度,奖项居然还可以报价的。    只能说,相关的传闻实在是太保守了,现实比你想象的更加离谱。    许南看了看价格。    最贵的是三个,分别是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和最佳演员,通通都在四千万美金以上,而且这还是最低价,不保证一定能够拿到,想要拿到就必须加钱。    剩下的最佳特效,最佳动作,最佳道具之类的杂七杂八的奖项就很便宜了,几十万一百万几百万的都有。    许南叹息道:“没想到居然要花这么多钱。”    马克立刻说道:“这个价格非常公道,而且电影拿奖之后,你可以通过票房来弥补损失,这方面,我们是专业的,可以帮你后续宣传电影。”    各大影视公司之所以愿意花费重金公关好莱坞奖项,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能赚钱。    本来一部平平无奇的电影,一旦拿到重量级奖项,立刻就能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从而获取巨额票房收益。    这方面,好莱坞有无数先例可以证明。    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影视公司愿意花钱公关奖项的原因,因为这能够赚到钱。    当然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首先万一没拿奖怎么办,还有就是拿到奖了,但公关花的钱太多,很容易亏钱。    许南也在好莱坞混过一段时间,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他的《活着》和别的好莱坞电影不一样,不太对米国观众的胃口。    如果他选择花钱公关拿奖,投入顶多就能够收回一部分,大部分钱估计都会被打水漂。    所以马克努力想要劝说他花钱,免得打退堂鼓导致这单生意泡汤。    许南伸出手阻止了马克劝说。    他轻笑道:“不,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很早之前,我因为十几万美元的欠款,不得不选择走歪门邪道,绞尽脑汁赚钱还债。”    “那个时候真的很艰难。”    “但现在我想说,区区几千万美元,就能换来世界电影的最高荣誉,实在是太划算了。”    “这个,还有这个,我要了。”    许南选择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个重量级奖项。    不就是钱嘛。    以前许南很缺钱,但现在他可以明目张胆的说,我对钱没有兴趣,我这辈子最讨厌的事情就是赚钱。    马克瞬间露出灿烂的笑容。    资本国度,有钱就是大爷。    “许,请你放心,我们是专业的。”    马克一边热情的握手一边说道。    正如马克说的那样,他是专业的。    奥斯卡奖项有几千个评委,每一个评委的票数权重都是一样的,所以想要拿奖,就必须要想办法同时公关几千人。    具体操作,许南不是太清楚,只知道这个过程花钱如流水。    刚开始公关公司说只要八千万就能搞定,后来说太难了,加到了一亿美金。    而付出这么多钱的后果是。    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大重量级奖项,他都拿到了手。    奥斯卡之夜。    许南接过奖杯,说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感言。    消息传出,米国电影圈炸了。    正在讨论《活着》是不是文艺片的国内娱乐圈直接天崩地裂。    许南居然拿了奥斯卡!!!    有没有搞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