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一窝蜂、九头鸟、神火飞鸦!挖到了大明的先进火器!
书迷正在阅读:蚀骨诱情:总裁的有罪新娘、穿书七零:开最牛的挂撩最糙的汉、快穿:大佬虐渣,狠起来自己都杀、乖,别怕!病娇反派致命撩宠女配、盘和古、快穿之炮灰不甘心、七零:下乡知青被村霸糙汉抱回家、全网黑后,她回乡下养老了、山村桃运逍遥傻医、快穿攻略:病娇在线捕捉天鹅公主
		
		    在三眼火铳、四眼火铳的旁边。    整齐摆放着一堆横切面为等边六边形的木桶。    “怎么还有桶,不是说这一边都是热兵器的吗?”    “其实刚刚老程说这边堆的都是热武器,我以为我会看到成堆的火铳,结果我从第一个开始就认不出了。”    “三眼火铳我倒是认识,在电视剧里出现过,这个大木桶我是真不认识。”    “季老的动作能不能快一点啊。”    程泽拍了拍木桶的侧边,发出“砰砰”的动静,在空旷的洞穴中发出阵阵回声。    接着将木箱端部的拉环一拉,想变戏法似的变出三十二支神机箭。    指着内部的构造,程泽开口道:    “看到这些神机箭大家肯定都眼熟了。一支这样的神机箭要命中目标有点难度,但是成群这样的箭矢就会称为骑兵的噩梦。”    “里面这根总线看到了吗?这些神机箭是由它来连接。”    “总线一燃,神机箭齐发,是一种很厉害的大面积杀伤性武器。”    “曾经有学者复原过‘一窝蜂’落点覆盖范围,实用射程可达120米,横向宽度四十米。”    “势若雷霆,无人可挡!”    “这种木桶就是明朝南方军队的杀手锏,如同它的杀敌效果,它的名字也十分凶狠,‘一窝蜂’。”    矿灯和手电光同频切换照射物。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光线一溜地扫过去。    “‘一窝蜂’只是明朝集束火箭的一种,这两排都是不同的集束火箭。”    “三十支的‘长蛇破敌箭’、四十支的‘群豹齐奔箭’、到百连发的‘白虎齐奔’,这里基本都能看到。”    说完不给网友们反应的时间,又将光线聚焦到一只用细竹做成的黑色乌鸦上。    “我了个去,刚刚那些齐发神机箭看得正上头呢,怎么突然混进来一只乌鸦手办?”    “还挺逼真的,明朝的手办制作工艺就已经这么好了吗?”    “看着有点萌萌哒。”    程泽笑了笑:“萌萌哒?这只手办肚子里可全都是火药。”    “两只翅膀,就是它的起火装置,底部和乌鸦肚子里的火药用药引相连。”    “点燃后,翅膀的推力将乌鸦推飞到百丈开外,落地的同时火药被瞬间点燃,杀伤和焚烧敌方的人马。”    “这只萌萌哒的乌鸦可是攻城破阵的利器。”    直播间立刻一片的感叹号。    “惊!我为我刚才不严谨的措辞,向乌鸦大人道歉。”    “现在看这只乌鸦,不仅不觉得萌,还充满了一股肃杀之气。”    “老程啊,刚刚那些集束火箭每个都有霸气的名字,这只乌鸦叫什么?”    程泽随口答道:“神火飞鸦。”    “果然霸气侧漏!”    “能攻城的武器肯定不能差事儿。”    “神特么不能差事儿,哎,老程现在看的这个我在《鸦片战争》电影里头见过。”    “靠,我读书是少,但也知道鸦片战争是清末时期了,这里不是明朝地下堡垒吗?”    程泽将枪身在三角支架的旋转装置上左右摇了一下,锈蚀得厉害,阻力比较大。    “这种抬枪,最早的记载见于明朝的《天工开物》。”    “是咱们龙国独有的武器,同时也是抬枪的始祖,名曰‘九头鸟’。”    “相较于火炮而言,无需马驮车载,灵活性高,埋伏一起,关键时刻给与敌方致命一击,可以类比成明代的狙击手,是战车的克星。”    镜头给到枪身下的三脚架结构,印证着程泽说的话。    “能徒手拆手雷和地雷,果然不一样!老程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兵器专家,不仅懂二战时期的,这些几百年前的明代武器也是信手拈来。”    “正能量主播真不玩虚的。我玩手机我妈就会念我,但是看老程直播就没话说。”    “那是!在这里,你能学到包括但不限于动植物、药材、土壤地质、珠宝、国术、烹饪、编织、武器等等方面的知识,上什么课能学这么全乎啊?”    “有老程这本活字典在这儿,季老就没必要过来了吧。”    “季老:那我走?”    热武器堆放区剩下的,同时也是数量最多的,就都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火铳和鸟铳了。    光线一扫而过,程泽没有停下介绍。    大家都认识,而且锈蚀地也比较厉害,清点估算的工作就交给季老他们吧。    另外一边的冷兵器堆放地,程泽更没有详细介绍的打算。    但是因为网友们终于来到了自己的知识区,讨论的十分起劲。    “哇靠,绣春刀!成捆的绣春刀!”    “锦衣卫的标配哇,难道这个神秘堡垒是某个锦衣卫首领?”    “那旁边还有东厂双刀呢,武器不是关键,关键的是用武器的人。我这句话说的还怪有哲理的,老程直播间没白看!”    “这些开元弓和穿甲箭和老程刚刚在上面挖到的一样。”    “连绣春刀都锈得那么厉害,这些角弓倒是保存状态好多了。”    开元弓的造型很是奇特,程泽拿起一只轻送就拉了个满弓。    接着手下一松,弓弦发出阵阵嗡鸣声。    在大家震撼于他的臂力时,程泽解释道,这种角弓弓片更加宽,弓梢更加细,所以耐久度,这样骑兵即便在远途奔袭无法好好保养弓箭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足够的战斗力。    “等等!不管是热武器还是冷兵器,都这么先进,为什么还是亡了?”    “傻了吧?明朝武器再怎么先进,也没有比清军先进多少。”    “你们都说岔了,根本就不是武器的问题。你们也不想想明末面临的天灾和瘟疫。”    “明末小冰河期可不是开玩笑的,持续了数十年,这谁受得了啊?”    “关键还是战略和军事上的急功近利,崇祯逼迫仓促决战,家底都输光了。”    ......    在这个问题上,讨论个三天三夜都没有定论。    程泽倒是想起明末沈起堂的一句话:“明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    再联系系统的提示,【厂卫地下堡垒】。    这些本该守卫大明的先进武器,出现在了亡了大名的厂卫堡垒里。    不得不让人有些感慨。    冷兵器处只停留了五六分钟,程泽便迈步走向靠南的那排石屋。咔咔一顿炫的疯了吧,你管这叫民间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