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知青点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之步步高升、穿书反派,这届女主都自带系统?、穿成冷厉权宦的掌心娇、长剑无言、王爷,王妃喊你去做梦、重生七零改嫁隔壁老季、重生之驭猫少女的复仇笔录、重生九零之锦鲤福妻有空间、惊悚游戏:当剑修被拉进游戏、穿越三国:开局融合项羽
		
		    阳光村的知青点是他们村曾经的首富留下来的,是足足四进的一个大宅子,    当初建的时候,是特意建了用来做祖宅的。    实际上,据说以前这富豪家也只是每年祭祖时才有主人家回来住。    平常都是家里的世仆在打理着,顺便还打理着周围很大一片祭田。    这个富豪曾经是整个省内都有名的大富豪,听说祖上还当过不小的官儿。    现在整个阳光村,以及周围几个村大部分土地,曾经都是他家的用来做家族最后延续机会的祭田,    阳光村里的小部分人就是他们家祖宅的世仆,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庄子上的家仆,剩下的才是后来或主动或被动迁过来的。    而且周围的几个村里人,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们庄子上的细户。    当初,这一家子得到消息的早,听说早早的就带着少数的几个忠仆逃到对面去了,    这宅子,自然就被充了公。    最初,上面还来没收了一番,该拉走的基本都拉走了。    那时,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他家的仆从,自然没有人去动那宅子,    更何况,那时也只有一座空宅子,基本上什么也没有了。    后来,村子里外迁进来的人多了,就有人提出想要把这宅子分了,    因为这个提议,整个村子,甚至是周围村子里的都轰动了。    分宅子的细节还没有商讨好,就有人趁夜去把宅子里的东西拆了一些跑,    这一开始,那不得了,    不到半个月,宅子里能拆的全都拆完了,    眼看再继续下去,说不定连瓦、墙、青石地面都保不住。    村委干脆就直接找上了公社领导。    要知道,整个公社可都没有比这个宅子更好的房子了!    如果不是公社实在是太远,估计公社领导就直接用来坐公社办公室了。    但想想这房子真的让人给拆了也是浪费,    于是,公社领导出面,这房子就这样留下来了。    后来知青下乡,先是住老乡家,后来闹了矛盾,村子里一时又没有时间给他们建知青点。    于是,不知道是谁给他们出了个主意,干脆就直接搬到这个大宅子里来住,    虽然这里面的炕也被砸了,但修一修比建房子轻松多了,花费的钱也少了。    那时,村子里也有好几家实在是被知青烦的不得了,    在他们的主动带头之下,这个大宅子的第一进,才变成了知青点。    至于后面的两进,后来知青越来越多,再加上这宅子墙建的再厚实,还是泥砖,长久没人住,偏僻的几间都破了,    村委叫齐了大家商量了一下,也就干脆把第二进也变成知青点,并且跟第三进相同的路完全封死。    至于第三进,在阳光村也颇为有名。    把这里设为知青点,有的支持,肯定也有反对的。    特别是村里后迁进来的一部分人,    他们借着家里孩子多,房子不够住,村里的大宅子还便宜外人的借口,闹出了不少的事情。    闹到最后,村委不只承诺把知青的一部分安家费归到了村里的公账上,还把这宅子的第三进隔成了两部分。    在那些闹的人准备迫不及待的搬进去的时候,村委突然间宣布,    那里,是村子里的孩子屋。    同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村委已经安排人,把每间房间全都铺成了大通铺。    同时通知村里未婚年轻人人、小孩子,家里不够住的才允许住进去。    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那里又变成了只有十二岁以下,六岁以上的才给住。    并且,村子里的几个孤寡老人也被安排了过来。    一来是晚上有他们看着这些孩子安全,    二来是公共的地方,没有人专门看着,不管是卫生还是其它,都很难凭自觉来实现。    当然这其中多少也有照顾这些老人的想法,    老人们住在这里,不只可以互相结伴,晚上还不缺人,    如果真有什么事情,至少也能有个人去通知村里的其它人。    姚冬雪还在回忆着这个知青点的神奇的时候,何建国一本正经的说明了起来:    “也不是随便选都可以,第三进不能进去,不过也没事,门都封着呢!”    至于为什么不能进去,他却并没有多解释的意思。    几个知青才刚来,人生地不熟的,即使心有好奇,也不好跟着打听。    何建国先让大家把行李放下,带着大家先绕过了显得格外残旧的影壁,进入了第一进。    第一进明显是整座宅子最大面积的,中间有一个又宽又大的院子,里面整齐的种着各种蔬菜。    西厢房据何建国介绍厨房柴房,几人看了看,房间好似不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其它作用。    正对面看不太清楚,那里应该是正房加耳房。    东厢房也是一排房子,也是最靠近他们的位置。几人发现这里有不少房间都上了锁,何建国却没有解释的意思。    他指了指靠近他们进来的位置比较近的方向对众人说道:    “这边就是我们现在住着的,附近还有几间空房间,你们也可以选。”    “对了,要去二进住也可以,现在里面有一个比你们早来的女知青住着。”说到这里,何建国停了一下难得的解释了起来:    “后面二进原本也不是住一个女知青,只是其它人要么走了,要么嫁人了,所以现在才只有一个人住着。”    “如果你们想去住也是一件好事,里面有两间房空着的并且还不需要修坑!”    空着的……听着这三个字,姚冬雪下意识的看向了一进带锁的几个房间。    其它两个女知青听着也有些心动,在接下来何建国带着他们进二建时,看得格外仔细。    二进的进出口要经过东厢房,在与耳房相连的位置。    何建国带着大家看了一圈,又指了指墙上明显后开的口对几人说道:    “这后面是分给我们的自留地,从前面转出来太远了,后来我们有个老知青进城去刚好在废品站发现了一块门板,就顺便带了回来,然后才找人开了这个门。”    姚冬过看了仔细,这一进跟前面一进的格局明显没有什么差别。    只是房间更少一点,院子中间的空地上也没有种什么菜,倒是搭了晾衣杆。    这一点不只是让姚冬雪满意,其他两个女知青也很满意。    本身男女混住的知青点,在这一方面都容易让人尴尬。    可以分开来住,实在是她们下乡前想也没有想过的。    更何况还相当于可以一人一个房间……好吧,如果真一个选个房间,估计下批知青都没地方住了。    此时的姚冬雪以及其它新知青都不知道,在大东北这个地方,独自一人住,有时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佳奇的七十年代囤货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