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野心勃勃的徐校长
    徐元化的办公室在六楼。    两个人一路走来,遇到不少赶着去上课的教授。    这些人无一例外,离着老远便会跟徐元化打招呼。    看得出来,徐校长在他们心中的威望很高。    徐元化也不摆架子,总是笑眯眯的一一回应。    两个人爬楼梯,到了办公楼六楼,。    走廊尽头,一间挂着副校长牌子的办公室,徐元化当先推门而入。    张信还是第一次到他这里,忍不住好奇的打量着办公室的陈设。    出乎意料。    徐元化这间办公室,竟然简朴的不像是一个身居高位之人所居。    屋子中间,除了一桌一椅之外,只有靠门口的墙边,摆了一张待客用的沙发。    沙发还是八十年代的老款式。    整间办公室,除了正对门口一幅装裱过的行书字画之外,没有其他的装饰。    徐元化进来之后,笑眯眯的道:    “张信,不要客气,随便坐。”    张信目不斜视,回了一句:“多谢校长。”    他的注意力,完全在对面墙上那副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下面落款是龙飞凤舞的徐元化三个字。    这是清代蒲松龄最著名的一副励志对联。    张信心中一动。    字如其人。    从这副徐元化亲笔写的字来看,这位徐校长自比勾践项羽,是一个心中有大抱负的人。    这可跟他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沉稳,不太一样。    看到张信在对着自己那副字沉思,徐元化目中精光一闪,笑呵呵的道:    “张信,喝点什么?抱歉,我这里只有茉莉花茶!”    张信沉住气:“茉莉花茶很好,我外公也喜欢喝茉莉花茶。”    这位徐校长叫自己来办公室,肯定是有所图。    在不知道他目的的情况下,张信只能见招拆招。    徐元化笑道:    “是啊,几十年的老习惯,想改还真是不容易!”    说着话,他亲手倒了一杯茶水,递给张信。    “张信,刚刚进屋的时候,我发现你对身后这副字很感兴趣,怎么样,说说你的见解。”    张信接过茶杯,笑着摇摇头:    “校长面前,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徐元化深深看了他一眼:    “不用这么见外,就当我是你的一个至亲长辈,咱们随便聊聊就好!”    张信嘴角扬起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    “既然校长您这么说,我就谈谈自己的拙见。这副对联,应该是蒲松龄挂在书斋激励自己用的……”    徐元化微笑中带着鼓励:“不错!”    看来这位徐校长,不达目的是不会罢休的。    那我就陪你演下去。    张信继续道:    “史书记载,蒲松龄十九岁入童子试,连续考取县、府、道三次第一,以神童之名震动一时,却在接下来的院试中,屡次失败,    这副对联,就是他落第之后,写来自勉的。    只不过就我所知,这位蒲松龄除了一本聊斋志异之外,却并没有如同对联所写那般励志。    他直到七十一岁,才勉强混了个岁贡生,算得上是一位怀才不遇的典型。”    徐元化哈哈大笑:    “不愧是少考一科,依然能考进科大的神童,张信你果然是博闻强记。”    他面上虽然在笑,心里却暗暗叫苦。    难怪眼前这个小子,能得到老岳父和小舅子内侄祖孙三代人的认可。    光凭这份滑不留手的机智,就算是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也是比不过的。    自打进屋以来,张信每句话的回答,都让人觉得无懈可击。    仔细想想,这些话却又空洞无物,并没有实质性的意思。    张信弯腰鞠了个躬:“校长您过奖了。”    徐元化回头凝望着自己亲笔写的字,有些感慨的道:    “是啊,蒲松龄志向远大,奈何造化弄人,屡试不第,空有满腔抱负却无法施展。”    来了来了,这位徐校长果然忍不住,要图穷匕见了。    张信默不作声,装出一副什么也没听懂的表情。    徐元化暗骂了一句小王八蛋,忍不住心里有些郁闷。    自己自诩睿智,却在一个半大孩子面前,连续吃瘪。    好,今天我就跟你好好斗一斗。    看看到底是我这老家贼厉害,还是你这小滑头手段更高明。    想到这里,徐元化的心境重新稳定了下来。    他站起来,在屋子里负手来回踱了几步:    “张信,我也不跟你绕圈子了,相信你也听到消息,咱们的老校长马上就要退休,接他班的人是我。”    张信笑嘻嘻的道:    “原来最近学校里疯传的小道消息是真的,徐校长,那可真要恭喜您了。”    小兔崽子!!    儒雅睿智的徐校长,差点儿被张信的反应整破了功。    我说这个,是让你来恭喜的?    徐元化压了压怒气,声音平和的道:    “有什么可恭喜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坐在那个位子上,所要操心的事,也就更多了,张信,这种感觉,你应该是了解的吧!”    张信继续装傻:    “校长,您说的话我不懂,科大只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有什么需要操心受累的地方?”    徐元化沉声道:    “张信,我也不瞒你,科大在京城的高校中,算不上顶尖的,甚至连第一梯队都算不上。”    这倒是实话。    96年的科大,只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不要说跟五道口和未名湖比,跟其他京城的双一流大学,也是比不过的。    张信默默点点头:“校长,这是历史遗留的原因,怪不到您身上。”    徐元化吸了口气,摇摇头:    “老校长曾经对我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带领科大跻身双一流,张信,你能帮我吗?”    张信吓了一跳。    我就知道,这位老奸巨猾的徐校长,找我来果然是没安好心。    他的意思,应该是冲着红薯电子老板的身份来的。    只要张信公开宣布,未来集团是自己的产业。    作为他的母校,科大的地位肯定会水涨船高。    可以说,这个秘密,是徐元化最大的底气,也是科大的杀手锏。    可这和张信苟起来过个快乐大学生活的初衷严重不符,他怎么可能同意公开自己的身份。    “校长,对不起,这件事我帮不了您……”过尽千帆11的重生:我的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