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这怎么可能呢?
书迷正在阅读:洪荒:证道大罗了金手指才来、开局,鸿蒙圣朝少帝、剑道凌天、我有一柄摄魂幡、碎星物语、手撕个巨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诸天万界、极品花都医仙(又名:天行医尊)、全星球都闻不到我的信息素、时时寻寻,何暮辞
		
		    “萱萱小姐,你这就认了两场了,下一场,你是不是就直接输了?”    王羽看着赵萱萱,眼神玩味,嘴角冷笑。    完颜康和姬凝的脸色,都变的极为的难看。    这要是真输了,那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可就大了。    甚至是他们说无法承受的。    他们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唐斌。    唐斌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不过倒是并没有太过惊慌。    只是非常惊诧。    怎么可能这么巧?    两首都命中题材了?    王羽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他给了姬凝三人一个放心的眼神。    据他掌握的情报,目前王羽最多,应该也就掌握了两首诗句而已。    就算还有第三首,也不可能还命中题材吧?    且赵萱萱也不是白给的。    只要不是千古绝唱,她应该能斗上一斗的。    千古绝唱,又不是大白菜。    然而几人却还是有些担心,要知道,王羽还有一道自由发挥的题目的。    只要他好掌握一首同等级的诗句,那三比二,他们可就输了。    “第三首,我以征战为题。”    不及他们多想。    王羽拿起了酒杯,饮了一口,已然开始念第三首诗了:“葡萄美酒夜光杯。”    此句一出,众人眼睛,皆是一亮。    这不就是在描述现在的场景吗?    难道王羽真的是在即兴作诗?    短短七个字,就在他们脑海中描绘出了一副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只是这一句,跟征战似乎扯不上什么关系啊?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羽目光锐利,再次吟唱道。    几位大儒,浑身皆是浑身一颤。    这句的意思是,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但是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人有些浮想联翩了。    是号角响起,在催出发吗?    意思是我们将士喝酒,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    这可就有些问题了啊!    你这是在挑衅皇权吗?    又或者这个字是与前面的马上二字相连的,一次是在马上弹琵琶,以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几位大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吃不准。    只能屏气凝神,等待着王羽后面的句子,然后前后联想,再进行判定。    王羽突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嘶————”    几位大儒,不禁轻吸一口凉气。    眉宇间的疑惑,更甚了。    他们口中默默念着王羽所作诗句。    王羽这最后两句,若是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应当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    整首诗,似在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    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    但仔细琢磨,却又似有另外一层意思。    似是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表达了王羽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什么东西,一旦有了争议,就容易激起人们的探知欲,会下意识的想要研究透彻。    这一首曾经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的千古绝唱,本身就有这不少的争议。    王羽抄这首诗,就是要让这些个老家伙,多掉几根头发。    “呼~~”    不知过了多久,一些人长长呼出了一口浊气,从诗的意境之中,回过了神来。    看向王羽的目光,皆是变了很多。    从王羽的经历来看,第二种似乎更加贴合这首诗。    他一路征战,雷厉风行,杀人无数,见惯了太多的生死,能作出如此诗句,亦属正常。    没有等赵萱萱说话,亦没有给大儒们发问的机会。    王羽嘴角冷笑:“下一首,我以思乡为题!”    这......    众人都感觉有些懵逼。    这些千古绝唱,在王羽这里似乎就跟大白菜似的。    这怎的一首接一首,根本不带喘气的?    唐斌此时,彻底呆住了。    怎么可能?    王羽怎么可能吟诵出第三首诗?    而且还是如此的千古绝唱?    赵萱萱的额头,此时已然浮现了细密的汗珠。    这么长的时间,她心中也作出了诗词,然而跟这首,乃至前面两首都差了不少距离。    这一次,她决计不能再认输了。    她蹙起了秀眉,开始凝神思考了起来。    想要作出一首,可以与这首诗相媲美的诗句。    然而这又谈何容易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当王羽吟唱出这两句诗句时,还在回味之前诗句的大儒们,眼睛瞪得大大的。    这两句诗,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这个疑字,用的好啊!”    一名大儒,忍不出开口说道:    “它生动地表达了小侯爷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小侯爷漂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打断吟诵,是很不礼貌的事情,甚至很过分。    作诗是讲究灵感的,灵感一旦被打断,很可能就消失了。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这大儒的身上。    这种事情,就算是普通人,也不敢随意去做的。    更不要说是德高望重的大儒了。    大儒面色微变,赶忙对着王羽,微微一揖:“抱歉,老朽一时情难自禁,希望没有打扰到小侯爷。”    “没事儿!”    王羽笑着摇了摇头,但却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仿佛要将这大儒的容貌,刻在脑海之中。    情难自禁?    这种骗鬼的话,信了用不了多久,自己就成鬼了。爱吃包包的这个反派异常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