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都是装糊涂的高手
书迷正在阅读:送首辅绿帽?穿书女配连夜改剧本、重生之资本巨鳄、团宠大小姐马甲又掉了、重生九零:十六岁小胖妞、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我的末世基地车、胎穿幼崽小奶团拯救男配哥哥、我带着亿万物资在年代文当孤女、救命!顶级特工她秀翻娱乐圈、综影视:疯批男主他没有心
		
		    “几十万漳州百姓,都是朕的子民,灾不能不赈,六部尽量缩减预算,挪出一些赈灾款。”景历帝道。    “皇上如天之仁!”杨和谦高声颂圣,“臣盘算过,礼部与刑部,约莫能缩减出十万两,户部也能缩减十五万两,吏部……”    杨和谦转头看着吕兴文,没说话了。    刑部与户部都是太子旗下,虽然礼部不属于太子与六皇子任何一党,但话语权向来不重,自然是任他拿捏,说缩减就缩减。    不过吏部就是六皇子那边的阵营了,他们太子党都以身作则,各自缩减出了二十五万两,吏部总不能一点血都不掉吧?    吕兴文此刻站出来:“回皇上,吏部欠着数省及京官的俸禄已久,预算的大头是发放欠俸,非要缩减,堪堪只能拿出五万两。”    这都要年末了,还不发俸禄,官员过不了好年,百姓反不反不知道,这些官员可能就要先撂挑子不干了。    景历帝也明白这里面干系的重大,挥了挥衣袖:“好。”    杨和谦收回了目光。    他是太子党,原本不好自己去动吏部的预算,扣多扣少这个界限很难把握,才把话头丢给吕兴文,让他自己决定扣多少。    要是吏部扣出来的太少,吕兴文名声就会有损,扣出来的太多,掉血就太厉害。    可没想到吕兴文居然搬出了欠俸一事,这样一来,倒成了官心所向,没人会觉得他小气了。    景历帝将目光投向杨和谦:“还有吗?只能挪出三十万两?”    杨和谦弓着身子,略微浑浊的眸子转了一圈:“若是吏部的预算不动,确实……只能挪出三十万两。”    “周围省份呢?可有粮食借调去福建?”    杨和谦摇了摇头。    景历帝紧紧皱着眉头,红了眼眶:“漳州百姓该怨朕……”    吕兴文弯腰作揖:“天地君亲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也无不是的君父,国库连连亏空,虽有天灾之因,主要还是我们这些臣子未能做好,百姓即便该怨,也应怨我们这些臣子,皇上一心为民,已是殚精竭虑。”    杨和谦也站出来:“吕阁老言之有理,如今漳州有灾民,是因为收成锐减,但福建其他府县都没上奏疏,或许灾民数量,并未有贺知州上说的如此严重,即便真是如此严重,这中间差的银子,百姓也可以将田地卖出,换取今年过冬的粮食。”    杨和谦在上朝之前,已经明白皇上的意思了。    工部的预算不能动,行宫的修建不能停。    若皇上真想挪动工部的预算,昨日就会召集内阁商议赈灾的事,没必要在今天上朝时将此事拿出来说。    若是私下里召集内阁商议决定好不挪工部预算,传出去,脸上总是挂不住。    景历帝向来要脸面。    杨和谦懂皇帝的意思,吕兴文也懂。    因此今天上朝,太子党与六皇子党难得的默契,没有一人站出来提缩减工部预算这件事。    不仅不能提,还要配合着演这出爱国爱民的戏,给皇帝台阶,把这事给圆过去。    要让其他人觉得皇上可不是不爱民,是真的对灾民的事情没办法。    戏到浓时,有一人高声打破了这画面。    “杨阁老,敢问百姓今年卖了田过冬,明年没了地,他们拿什么吃饭?”zWWx.org    大殿内气氛一凝。    所有人都看向秦渊。    杨和谦隐隐皱了下眉头:“瑞王殿下,漳州几十万百姓,大部分都是有家属亲眷的,比如兄弟三人,一个人将田地卖出,明年另外两兄弟接济他,这不就过去了吗?”    秦渊心中冷笑一声,如今漳州灾情人人皆知,一下子进行大规模土地交易,买田的大户们肯定会疯狂压低地价。    秦渊不打算与他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直指要害:“杨阁老刚刚说了四部,兵部与工部,难道就挪不出一点银子吗?”    “每年冬天至开春的这段时间,都是鞑靼和女真进犯的高发期,其他部的预算可以缩减,但若是苦了这些将士,延误边防,敢问王爷,这个责任,是你来担,还是谁来担?”    “那工部呢?”秦渊追问。    景历帝目光轻轻落在了秦渊身上,隐晦的阴暗一瞬。    六皇子站在秦渊旁边,用余光扫他一眼,心中嘲讽的笑了一声。    呵,就是如此,他才从不担心这位五哥会与自己作对。    逆着谁的心意不好,总是要逆着父皇的心意,不识时务,蠢的可怜。    就这副模样,能得圣宠才见鬼,永远只能当一个闲散王爷。    大冷的天,杨和谦背后都要出汗了。    秦渊可真是一如既往的擅长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过杨和谦也不是没有应对手段:“去年宫中大火,宫殿一直拖到如今都未曾修缮,工部的预算要用以维修宫殿,总不能让皇上一直住着破烂的宫殿吧?”    秦渊咬了咬牙。    皇上住在养心殿,起火的是嫔妃的宫殿,又如何叫住着破烂的宫殿?    可若往大了说,整个皇宫都是皇上的住所,也确实算住着破烂的宫殿。    秦渊正要反驳,景历帝再次开口了:“瑞王。”    “儿臣在。”    “朕看的出,你心里有百姓,既然你挂念着赈灾一事,那此次就点你为钦差,领着这三十万两银子,去南直隶向富户买粮,急运漳州,先解燃眉之急,其余不足之处,你再想办法筹款购粮。”    没等秦渊说什么,旁边杨和谦已经跪下高喊:“皇上圣明!”    百官也纷纷跟着跪下:“皇上圣明!”    其实秦渊不是看不明白皇上不想动工部的那些钱。    可太子党和六皇子党能装糊涂陪着演,他不能。    漳州几十万百姓,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替他们说话。    即便会惹得皇上不喜,他也要站出来。    可此时,他又无力的明白,他即便站出来,也无法改变什么。    君父?    呵……    哪有弃自己的子民于不顾的君父!    漳州几十万百姓的命……这大殿之上有几个人在乎呢?    秦渊满心悲凉,缓缓跪下,像是被什么无声的、沉重的东西,压弯了脊梁。    额头与青石板地面重重一触,他藏住哽咽:“儿臣……领旨。”    景历帝站起来往外走。    太监尖细的声音传遍大殿:“散朝——”    皇帝走了之后,官员们也齐刷刷的起身往外走。    其他人都走出了大殿,唯有秦渊与兵部尚书姜开成留在了大殿里。    秦渊收拾好情绪,这才起身往外走。    姜开成踱步到他旁边:“王爷刚刚所为是对的。”    殿上这出戏,不仅是秦渊看的明白,他也看的明白。    “可所有人所向着的……却是错的。”    因此逆着所有人,向着对的方向前进的,便成了错的。    姜开成闻言垂了垂眸:“老臣刚刚该帮王爷的。”    “不,兵部一职干系重大,姜大人不出来帮我才是对的。”    虽然姜开成没有站出来,但秦渊并不怪他。    他领着兵部,于两党的夹缝中生存已是不易,若还惹得皇上不喜,之后丢了位置,让太子与六皇子那边的人得了这个位置,不知道又要生出多少事端来。    这种事情,有他一人站出来就够了。    再多一个,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秦渊已然看透了。    “王爷此去漳州赈灾,要多加小心。”    三十万两,差了整整一半。    说是想办法募捐筹集,可找富户募捐哪有这么容易。    而且江南地区被太子和六皇子控制已久,再加上和贺临的旧怨,他们估计巴不得福建乱起来,好借此发挥,弄死贺临。    “我心里有数的。”    ——作者的话——    秦渊是真正的聪明人,知世故而不世故。    六皇子那样的,不是聪明,是精明,因为精明,所以时时刻刻计较着自己的利益得失,当一个识时务者的“俊杰”良宵的七品逆袭:最强女首辅